4月15日,家住江苏如皋的伍先生(化姓)被自家饲养的两只成年犬撕咬,后被送医救治。医生发现,他全身遍布二十多处Ⅲ级暴露伤口,其中最大的不规则撕脱伤口长6cm,肌腱、血管外露。医生用了3个小时,缝合23处伤口。
△缝合伤口
被自家猛犬撕咬,全身20多处Ⅲ级暴露创伤
4月15日一早,如皋白蒲镇发生一幕惨剧:60岁的伍先生意外被自家饲养的两只成年犬撕咬,致四肢及左耳多处外伤,当即被家人送至当地医院就诊。据家属反映,“两只狗大约有半米高,体重约五六十斤,凶猛异常。”
△患者全身遍布二十多处Ⅲ级暴露伤口,其中最大的不规则撕脱伤口长6cm,肌腱、血管外露
伍先生全身遍布二十多处创伤,多处皮肤被撕烂,肌腱、血管外露,鲜血淋漓,当地医院无法处理,遂紧急转运至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急诊外科当班医生陈强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后,综合评估患者属于犬咬伤、狂犬病Ⅲ级暴露伤口,伤情十分严重。
历时3小时,缝合23处伤口
狂犬病暴露分为Ⅰ、Ⅱ、Ⅲ三个级别,就诊患者多以Ⅰ级暴露伤口(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及Ⅱ级暴露伤口(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居多,像伍先生这种全身二十多处严重咬伤的Ⅲ级暴露伤口(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极为少见。
被狗咬伤后最大的危险是可能感染狂犬病毒(RV)。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均易感染,而99%的狂犬病确诊病例由患狂犬病的犬类传播至人。目前,全世界针对狂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死率几近100%,因此,狂犬病暴露后重在及时正确地实施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暴露后处置。
△缝合伤口
针对患者伤情,陈强按照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疾控局最新发布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立即进行救治处理:安排动物致伤门诊护理人员彻底冲洗及消毒处理所有伤口;依次肌注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及伤口内浸润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之后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急诊局麻下行四肢及左耳多处伤口扩创+邻近皮瓣整复术。据了解,根据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具体要求,结合患者实际体重,总共为其注射8支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根据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具体要求,结合患者实际体重,总共为其注射8支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凭借精湛娴熟的技艺,陈强总共历时3个小时,将患者四肢及左耳共计23处Ⅲ级暴露伤口行一期闭合。
“应缝尽缝”!最新《规范》提出新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根据2016年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要求,对于严重大面积创伤(Ⅲ级暴露伤口)一般要求尽量避免一期缝合,以促进伤口引流,但这样会导致伤口持续出血、感染,引发创面软组织及皮肤坏死,甚至有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和残疾风险。2023年9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全面修订后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作为目前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最新“指南”,新版《规范》在伤口处置方面相较于2016年版理念上出现了显著变化。
新版《规范》明确指出:“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应尽量一期闭合伤口。闭合伤口前应完成清创及被动免疫制剂浸润注射”——该患者也是医院严格按照最新规范要求处置的首例全身多处狂犬病Ⅲ级暴露创伤病人。
据了解,相较于2016年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新版《规范》在伤口处置方面出现了显著变化:“应缝尽缝”成为Ⅲ级暴露伤口的处置原则。
目前,患者情绪平稳,正积极恢复中。南通三院医务人员及时跟进并严格遵循专业领域最新规范指示要求进行专业、科学处置,第一时间充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肯定与好评。
专家提醒:
春夏之交,猫狗容易暴躁不安
因动物致伤,如何正确处置?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如今春夏之交,天气转暖,人们衣着逐渐单薄,加上这段时期犬、猫等小动物处于发情期,情绪上容易暴躁和不安,猫抓狗咬事件呈递增趋势,需要加倍注意和当心,一旦不慎被犬、猫等小动物抓伤、咬伤,均应按照最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进行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
那么,若再次发生暴露,又该如何处理呢?根据新版《规范》要求,再次暴露后处置如下:
伤口处置:任何一次暴露,都要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
疫苗接种:①再次受伤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②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受伤,一般不需加强接种;③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受伤,应于第0、3天各打1剂狂犬病疫苗,共2剂。
通讯员 王晨光 陈强 曹雪英 王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严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