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定制餐”,智能化挤奶!看潍坊昌邑智慧牧场数字化养殖有多“牛”

图片
近年来,随着数智技术快速融入奶牛养殖行业,产业发展模式和养牛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于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养殖业的认知。走进位于都昌街道永安社区的昌邑市优然牧业养殖场,所见所闻倍感新鲜。1.4万余头“漂洋过海”来的荷斯坦奶牛正在享受着属于它们的“智慧生活”,触手可及的数字技术应用为牧场赋能的同时,也开启了昌邑奶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耳环”+“脚链”
每头牛有自己的“身份证”
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来到昌邑市优然牧业养殖场,只见一排排高标准牛舍内干干净净,一头头荷斯坦奶牛有的躺在稻壳“软床”上打着盹儿,有的正在用牛体刷做着“按摩”,有的悠闲地踱来踱去……
这里的奶牛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戴着“耳环”和“脚链”,这让我们有些不解。
“这是每头奶牛的身份证明,这个‘耳环’跟人的身份证是一样的,上面写着一串数字编号,就是相当于给奶牛取了一个名字。”昌邑市优然牧业养殖场负责人汤杰解答了疑问。
“因为牛舍里奶牛太多不好管理,还都是清一色黑白花的,给它起代号,有了‘身份证’号码,管理起来就会更方便、更规范。”汤杰说。
至于“脚链”,其实就是一个智能脚环。“这个脚环用于测量它们的运动量,就像人戴运动手环一样,可以做到一天24小时监督跟踪,实时监测牛的活动量,并及时反馈到电脑上,如果牛的活动量突然升高或者突然下降,就有可能是因为发情或者生病原因造成的,我们会迅速安排工作人员查看处理。”汤杰介绍。
吃“定制餐” 智能化挤奶
日产鲜牛奶260吨
在昌邑市优然牧业养殖场现代化挤奶厅里,只见一头头奶牛沿着特定通道,有序地排着队陆续步入挤奶转台。工作人员娴熟地为它们清洗、消毒、上杯等操作后,开始进入自动挤奶环节,奶牛便随着转台的慢慢转动轻松地完成了挤奶任务,一次挤奶用时不足9分钟,挤好的鲜奶则顺着真空管道流进了储奶罐,等待外运加工。
这里共设有三套自动挤奶设备,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作,7000余头已产奶的奶牛每天要进行四次定时挤奶,整个过程只需几名工作人员在现场辅助操作,相较人工挤奶既高效快捷、又干净卫生。
“传统的养殖方式,一个工人最多只能照顾十几头牛,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下,一台自动挤奶机仅需要7个‘牛倌’辅助操作就可以了。”汤杰说。
除此之外,奶牛饲喂的饲料也是经过智能“营养师”计算出来的营养配方。
据汤杰介绍,这些奶牛品种好,产奶量高,漂洋过海安家落户在昌邑市都昌街道。为了实现奶牛舒适、健康、产奶量高,养殖场对于每头牛的饮食起居,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标准化、智慧化、科学化管理。从小牛犊的饲料科学配比,到育成牛的健康成长,再到产后奶牛的‘月子’照料,智能科技贯穿了奶牛养殖全过程,通过智慧化管理,养殖场可实现日产鲜牛奶260多吨。
沼气发电 绿电自用
乡村振兴更有“犇”头
长期以来,受传统养殖方式影响,粪污是生态养殖的一大难题。而在优然牧业的养殖场内,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环保”优先,践行“科技、低碳”节能理念,实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程。
经过现场了解,昌邑市优然牧业养殖场使用的全混式沼气厌氧发酵工艺,无害化后的沼渣作为卧床垫料回填卧床,液态部分经过发酵制成液态肥还田,沼气收集后进行发电,实现了对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全部资源化利用。年产沼气量约为625万立方,年发电量约1150万度,可解决牧场运营60%的用电量。
此外,养殖场还致力于打造“牧光互补”生态养殖牧场,在牧场牛舍棚顶屋面上铺设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可以替代牛舍棚顶的材料,既降低牧场建设的费用投入,又能解决牧场运营用电。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有信心把养殖场经营好,让牛奶从这里香飘四方。”养殖场负责人汤杰信心满满。
产业兴则百业兴。谈及下一步规划,都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武雪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创新服务、激发发展动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用更大的底气、更足的信心、更强的能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全街道、全市经济发展蓄能,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引擎’。”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张平平 迟润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