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中国大型银行在全球重要性评级中逐步接近国际标准

观点网 上海报道:4月17日,惠普举行“中国TLAC债务:融资缺口、市场需求及评级考虑因素”的线上会议,会议就银行融资缺口、市场对TLAC债务需求以及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评级考虑因素进行交流探讨。惠誉评级大中华区银行评级主管胡月明、评级董事薛慧如和徐雯超为主将嘉宾。
观点新媒体获悉,中国的几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国有银行正计划在境外市场发行大规模债务工具,以提升其国际形象并进一步靠拢国际同业的标准。这一举措显示出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活跃程度和增长意向。
五大行均公布了一季度发行的TLAC额度,合计不超过4400亿元,其中中行是唯一一家在境内发行TLAC。
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启用了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将风险权重的设计更加接近国际标准。在新的框架下,高级债务工具和银行的2级资本工具都将适用150%的风险权重,而差异化的基本工具风险权重为250%。这标志着中国监管体系愈发趋向国际化和标准化。
截至去年11月末,中国一些大型股份制银行的全球系统重要性评分略高于100分,但与最低要求的130分相比仍有差距。短期内预计不会有更多的中国金融机构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同时,监管方面短期内似乎不会对五大行以外的银行提出更高的要求,部分原因可能与国内市场调整相关。
惠誉认为,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型银行他们2级资本债不赎回,风险在短期内很难缓解。2级资本债部署轨道高峰大概是2023年初,总量占到到期可赎回的量的25%,其中大多数都是规模很小的农商行,占到总体2级资本占全市场余额的量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