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为什么不叫“中国电网”?中国电力,在全球究竟有多牛?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图片
说起中国的电力工业,第一个印入脑海的机构,必然是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统筹全局,引领行业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然而,一个疑惑也随之而来:国家电网,为何不以“中国”二字命名?
实际上,这个特立独行的称呼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
图片
追溯往昔:中国电力发展史
在探寻国家电网的命名之谜前,我们不妨先聊聊中国的电力发展史。
人类使用电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
1875年,一座火电厂在巴黎拔地而起,周围瞬间明亮起来。四年后,旧金山实验电厂开始出售电力。随后,水力发电技术应运而生,到1913年时,全球的总发电量已经突破500亿千瓦时。
图片
越来越多的地区就此点亮,而清末民初的中国,俨然也是其中之一。
相较于欧美国家,中国发展电力的历史算不上漫长。但是,中国却用最短的时间,创造了最多的奇迹。上海,便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1879年,虹口的一家外商仓库里热闹非凡,人们伸长脖子,热切围观。人群之中,站着一个气喘吁吁的男人。这个男人,正是租界的工程师毕晓甫。
这天,毕晓甫干了一件大事,足以改变历史:他运转了一台直流发电机。
史料记载,这台直流发电机由蒸汽机带动,约为10马力。随后,人群爆发欢呼,发电机不断运行,中国最早的持续发电记录由此诞生。
图片
这台发电机的到来,似乎也为中国电力工业的起步按下了快进键。
1882年,上海电光公司诞生于租界内,从此之后,中国拥有了发电厂。但是,这家发电厂的实际控制者,却依旧是外国人。直到1897年,在华人的牵头下,中国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发电厂。
在当时,电力仍然是稀罕物,唯有达官贵人,才能感受到电到魅力。然而,奄奄一息的清朝很快走向了覆灭,中华民国接受政权后,电力逐渐走向了千家万户。
甚至,水电站也出现在了华夏大地的版图上。
图片
1912年,云南各界欢欣鼓舞,迎接全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随后,一条高压输电线腾空而起,在水电站与昆明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尽管后来时局动荡,军阀割据严重,但是,中国的电力工业,始终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
1920年,北洋政府更是在南京建立了第一家官方主办的公用电厂,将电力工业推向了新的小高峰。
但是,中国电力建设的真正腾飞,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崭新的篇章缓缓揭开,国家电网的雏形,也逐渐显现。
图片
横空出世:国家电网的诞生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财政紧张,方方面面都需要发展。其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搭建一套现代化的电力系统。
对新中国而言,这套电力系统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一方面,让每个国民自由用电,是现代国家最基础的要求。另一方面,电力系统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想要摆脱积贫积弱的状态,就必须发展工业,而想要实现工业的提升,势必离不开电力。
图片
恰逢此时,中国与苏联正处于“蜜月期”,于是,在苏联的帮助下,新中国的电力工程迈上了新台阶。
一大批发电厂,如同雨后春笋般,扎根于广袤的版图之中。发电厂的迅猛发展,令中国电力事业在民用领域大放异彩。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使用电灯电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尽管有苏联的帮助,但是,中国并没有一味的依靠苏联,始终不曾忘记自力更生。
60年代末,中苏关系出现了裂痕,不少国家等着看中国的笑话,认为中国一旦离开了苏联,恐怕连最基本的电力保障都成问题。面对这种恶意揣测,中国不做辩驳,只是以实际行动,给了质疑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图片
1972年,一条输电线的出现,令世界看见了中国电力真正的能量。
这条输电线途径刘家峡、天水与关中,电压超过了330千伏,是一条真正的超高压输电线,技术难度不言而喻。最重要的是,这条输电线由中国人一手打造,从设计到建造,都是纯正的“中国血脉”。
消息一出,众人哗然。
这意味着,中国电力工程实现了大容量、远距离与超高压三重目标,完成了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在中国电力工程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里程碑一般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图片
1981年,中国500千伏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了运营,而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的超高压电网元年。九年后,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真正迎来了超高压直流输电时代。
在这些颇具意义的时间节点里,2002年尤为关键。
这一年,我国电力发展找到了商业化的良机。当时,全国第一个核电站正式投入运营,为电力工程的商业化运作开路。与此同时,国家电网也诞生了。
图片
顾名思义,国家电网,就是掌控国家电力的骨干企业,不仅关乎能源安全,更与中国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家电网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平稳供应电力的基础使命外,国家电网还要负责搭建新的输电网络,并进行长期管理。
毫不夸张地说,国家电网点亮了中国人的无数黑夜,在国土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现如今,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家电网穿越风风雨雨,依旧是中国老百姓身边最忠诚的电力卫士。
图片
在此过程中,许多人也会感到疑惑:一般来说,这种掌控全国重要资源的国企,大多直接以“中国”二字命名,直白易懂,简明扼要。
但是,国家电网却偏偏不走寻常路,用宽泛的“国家”二字,取代了“中国”。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两个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
图片
命名之谜:漫漫出海路
其实,谜面即是谜底。
“国家电网”从建立之初,便怀着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正因如此,相比于特定的“中国”,更具普遍性的“国家”,更能契合企业的气质。
国家电网的出海之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国家电网持续对外投资,增强国际影响力。
国家电网将目光转向了菲律宾与巴西等国,与当地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合作。
图片
这些国家有着发电与输电的需求,但是,碍于种种原因,工业化程度不够,若只依靠自己,很难实现大范围的通电。因此,国家电网入场,实际上是一种双赢。
获得特许经营权之后,国家电网便可以在这些国家大展拳脚。比如,早在2009年,菲律宾的国家输电网便由中国运行。又比如,2010年的时候,巴西就有超过7家输电公司,被中国收入麾下。
中国通过国家电网,将最先进的技术与运营经验带去了这些地方,脚踏实地,打响了国家电网的品牌。
即使如今在南海狂妄放肆的菲律宾,也离不开中国的电力帮扶。
图片
其次,国家电网热衷于能源合作。
所谓能源合作,实际上就是发挥各国的电力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将利用率最大化。在与中国合作的所有国家里,俄罗斯的表现最为亮眼。早在2004年,中俄两国的电力合作便已经轰轰烈烈展开。
随后,中国更是放眼全球,与亚洲及欧洲的多个国家,签署了电力合作协议,甚至准备连点成线,搭建电力联网规划。
图片
最后,国家电网积极推动了国际采购平台建设。
所谓国际采购平台,实际上超越了普通的工程承包范畴,是一种更深层的出口。通过采购平台,国家电网能够全方位推广技术、产品与运营策略。
2010年,国家电网的特高压实验示范工程正式运行,很快,合作意向如同雪花般飞来,不少外国企业都表示,希望能够与国家电网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近年来,国家电网的出海战略,可谓是卓有成效。除了无形中扩大了影响力之外,也给中国的电力工程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图片
其实,早在多年前,国家电网刚刚对接菲律宾电网时,全年的项目回报就超过了4000万美元,足足占了当年投资收益的12%。至于巴西方面,更是成果喜人,平均利润率轻松超过1亿美元,潜力无限。
可见,国家电网的确“名副其实”,不仅在中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还昂首挺胸,走向了国际舞台。
这既是中国人自己的电网,也是全球电力系统里璀璨耀眼的明珠。未来,国家电网或许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中国电力,势必会闪耀全球,熠熠生辉。
图片
参考文献:
1、颜世富主编;葛健婷,李佳副主编. 能源互联网与社会发展[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3.03.
2、李桂芳主编. 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报告 2011[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