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冠县青年抢“鲜”蹚开水果“外贸”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同建 通讯员 王济峰 于清
今年1月,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决定》,冠县青年刘栋田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光辉村庄
先辈治沙种下生态梨园
刘栋田1989年9月出生在冠县清水镇刘屯村。刘屯村紧挨冠县“中华第一梨园”。刘屯村也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的村庄。
图片
上世纪60年代,刘屯村“大风一刮白茫茫,沙压庄稼民断粮,主食瓜干难果腹,户户住着破土房”,村民生存条件恶劣。村党支部书记刘兰盈带领300多名干部群众走上千年荒滩,开始了治理风沙、治穷致富的艰辛历程。他们肩挑人抬、车推人拉,冒酷暑、战严寒,一干就是18年。18年里,他们先后铲掉15个大沙岗和100个骆驼腰沙堆,填平36条大沙沟和11个大小沙坑,改造沙荒5000亩,营造大型防风林5.5公里,并修建了田间林网道路,打了机井,铺设了地下管道,他们种下梨树、苹果树,沙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生态果园,村民走上梨果致富路。1990年,刘兰盈书记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1年又被授予“全国治沙劳模”,并连续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返乡创业
土特产变成“金饭碗”
光辉的村庄,养育着一代代恋土爱家的子孙。
2012年,刘栋田毕业于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英语专业,刚刚大学毕业的刘栋田曾到一家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的他迷茫过、徘徊过。“我们冠县是著名的鸭梨之乡,家乡丰富的梨果资源始终是我的牵绊。我们的鸭梨果品相好、品质高,国内销售很好,但我们的国际市场还不大。在外飘荡了两年后,我决定回家创业,用我所学,为家乡水果开拓更宽广的销售渠道。”刘栋田说。
图片
2015年初,刘栋田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他依托大学英语专业,结合家乡“鸭梨”产业,创办了冠县东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他先后去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调研梨果市场,了解到城市消费群体更喜欢外形好看、甜度较高、包装精美的水果。经过多方考察,他引导村内种植户选择优质品种,从种植源头抓起,讲究品种、注重品质、筛选分级、精美包装,并与盒马鲜生、百佳、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建立了合作关系,搭建起从农户到商超的一体化营销模式,实现了产品增值、客户稳定。
瞄准出口
 冠县鸭梨飘香海外
 在刘栋田看来,冠县鸭梨品相好、质量高,完全能达到出口标准。“如果直接出口,可以再次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开销路的刘栋田迸发了开展出口业务的想法。他跑海关、搞对接,申请出口贸易资质、拓展海外市场,将冠县鸭梨首次出口至东南亚,打开了海外市场。
图片
 近年来,各种国际果蔬展览会越办越多,刘栋田也积极参加,了解行情、寻找客户、推销产品,创新了“国外客户/商超客户+公司+农户”的新模式。从2017年开始,他参加了中国国际果蔬展览会、香港国际蔬菜展、迪拜果蔬展览会等高端农产品展会。跟随他的脚步,家乡梨果出口到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孟加拉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刘栋田先后建立大型冷藏存储库房23座,每年销售果品近万吨,营收5000余万元。2018年10月,他的公司被山东省林业厅授予“齐鲁放心果品品牌”。2019年4月,刘栋田被共青团山东省委评为“山东省乡村好青年”,2022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齐鲁乡村之星”。
 近年来,电商蓬勃发展。刘栋田积极参加电商培训,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市场,让冠县梨果插上电商翅膀,形成产、供、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销售渠道畅通后,村民收入比前些年翻了一番,全村每年梨果收入就达一亿元。
带富乡亲
 乡村振兴有蓬勃力量
 在刘屯村,从前种梨,每年三四月开始忙,八九月结束,冬季没有事做,男人们外出打工,妇女们闲在家里。随着订单逐渐增多,大型冷藏存储库房陆续建成,刘屯村的农闲时节便没有了。
 梨果分拣、包装、储存需要大量工人。每年7月,梨果大量成熟后,刘栋田就组织全村乡亲开展梨果收购、冷鲜保存,有订单后随时出库销售,梨果销售周期也延至次年4月。村民除了自家种梨挣的钱,在家门口又多了一份打工收入。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超4万元。
 “我们正在谋划推动梨果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让家乡特产能够乘上中欧班列,进入中东和欧洲市场。”刘栋田说。目前,公司果蔬保鲜存储分拣包装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项目建成后可年创收上亿元,带动200余人就业。
 “农村大地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将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把事业越做越大,让更多的乡亲因梨致富,过上好日子,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刘栋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