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影迷集体等了八年的《寒战3》,就这?

全文2721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影迷等了八年的《寒战3》,却推出了《寒战1994》,名字让人难以接受。

02故事从警队的守城、高层人物的角力,变成了绑架富豪、混乱警队和O记的故事,时间线不进反退。

03电影的进程很快,宣布了《寒战1994》和《寒战1995》的立项公示,但演员阵容并不是“重磅”阵容。

04梁家辉与郭富城的角色设计有差异性,两位演员的演法不同,但都展现了电影的魅力。

05《寒战3》可能被搁置,导演销声匿迹,但《寒战》系列仍是港影史上的奇迹,郭富城和梁家辉的表演不可替代。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寒战2》之后。
影迷几乎是集体翘首以盼,不断揣测,《寒战3》究竟会何时出来。
但等了八年,来了一部《寒战1994》。
坦白说,第一反应是想吐槽这个名字,很难想象,它居然出自,昔年《寒战》编剧和导演之一的梁乐民。
再一眼看下来,整个“寒战”系列故事,从警队的守城、高层人物的角力、正邪难辨的悬疑,演变成了绑架富豪、混乱警队和O记的故事。
不但时间线不进反退,就连电影风格,也回归了港式警匪的传统。
所以等了八年,就这?
图片
这部电影的进程也很快。
在资讯而言,似乎刚刚宣布了《寒战1994》和《寒战1995》的立项公示,紧接着就官宣了首批参演演员的阵容。
新闻是这样讲的,“时隔8年,《寒战》系列回归,片方宣布将开拍前传故事。第一波演员阵容公布:吴彦祖、吴慷仁、刘俊谦,具体角色尚未透露。”
另外,官方还留了一个“小尾巴”,“其他重磅阵容将会陆续曝光!”
似乎会有“原班人马”的可能性。
所以有人讲,“这次公布的只是部分演员,重磅演员后面会陆续公布的,不用瞎猜谁言谁年轻的时候”,又接着补充,“大家放心,全阵容还会是最顶的香港阵容牌面。”
看起来煞有介事,言之凿凿。
实际上呢?
图片
其实只要稍微动动脑子。
我们就应该知道,片方只是在故布疑阵。
如果当真是“最顶的香港阵容牌面”,还何须用“其他重磅阵容将会陆续曝光”这样的话术,虚晃一枪?
直接把阵容扔出来,结合“寒战”两个字,瞬息间就是滔天巨浪。
而果不其然。
很快后续消息就出来了,有人讲,“《寒战》前传,演员还有谢君豪、夏文汐、廖子妤、陈家乐、魏浚笙。”
这个消息,得到了部分演员的确认,比如夏文汐就说了,自己参演了“寒战3”。
但这当然并不是什么“重磅”阵容。
所以也有人仍在猜测,郭富城梁家辉,会不会回归或者客串。
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估计很难,而即便成行,其实也不会带来什么额外的价值。
就像一个很戳人的评论,“强行续命”。
没法否认。
图片
这当然并不是,看不上《寒战》原班底之外的演员阵容。
但据实而论,从郭富城、梁家辉、杨采妮、刘德华、林家栋和钱嘉乐、李治廷、彭于晏和尹子维、马伊俐安志杰,到周润发、文咏珊、张国柱、杨祐宁等人的陆续加入,《寒战》系列电影,几乎堪称,汇聚了香港影坛老中青三代的“半壁江山”。
这种人员配搭和层次感,就非常好。
郭富城与梁家辉的惺惺相惜和各自为政,以及“刘处长”的成长史,是电影最大的看点,和故事的内驱力。
总体来讲,郭富城沉稳压场,而梁家辉则霸气外露。
而关于此节,也有人颇有异议。
比如有一种言论是这样的,《寒战》系列,只有梁家辉获得提名,并斩获了一座金像奖影帝奖杯,所以单以演技交锋论之,郭富城显然不及梁家辉。
更有甚者,说郭富城接不住梁家辉的戏。
当真如此?
图片
撇开各人立场。
从电影本身去深入,或会发现一些,在观影时被忽略的细节。
二人的角色设计有差异性。
李文彬类似《天龙八部》里的乔峰,一出场就满级,其胆识、魄力和人物三观,早就定型,无须打磨、更替和迭变,唯一需要做的,是临机应变。
刘杰辉则不然。
这个角色是成长型的,经历了从文职后勤,到临时掌控全局,再到行动失败、损兵折将等打击,后来再反思总结、屡经波折,最终才大权在握,得履高位。
所以两位演员的演法,并不相同。
这也是电影的有趣之处。
图片
一开始的刘杰辉,仅主理办公室后勤。
所以对于一线行动,他并不熟稔,也并没有足够的底气,于是我们看到,在故事的初阶段,面对李文彬的指挥若定和咄咄逼人,他处处受制。
但随着李文彬在指挥调度上的越权和操之过急,刘杰辉滋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其后那场办公室对峙,则不但有行政派的“紧扣法理”,也有行动派的“独断专行”,进而正面相争的二人,表现出来一种论辩上的“旗鼓相当”,但从身体语言和气势起伏角度,分明可以看见,刘杰辉在气势上,虽有刚猛之像,却也有一种“以下犯上”的底气不足。
原理很简单,尽管大家都是副处长,但按照惯例,在警务处长外出公干之时,毫无疑问,一线行动派拥有绝对话语权。
故有此节。
而这种细节设计,也是电影《寒战》的魅力其一。
图片
这场戏,是整个电影故事的转折点。
接下来,刘杰辉表现出来气势陡盛,但面对下属徐永基递过来的枪,他面露犹豫,这说明,这位文职精英,确实并无多少一线临战经验。
故而在其后的天桥遇袭事件中,他第一时间,是呼叫“救驾”。
我们可以反推一下,如果换做是李文彬,有很大可能会单枪匹马,先行正面硬刚。
而到了《寒战2》的隧道枪战,刘杰辉的做派就变得全然不同,面对围射和敌情不明,他先是紧急避险、避开对方锋芒,而后穿上避弹衣、更换弹夹,瞅准时机,步步反杀,又鉴于情况紧急,他置“留李家俊性命”的承诺不顾,连开数枪。
这些东西,都尤其符合情理。
再到面对同僚下属、立法会质询乃及作乱的前警务处长,他也皆尽显警队“一哥”的强硬作风。
甚至在探明匪徒身份之后,刘杰辉流露出某种“腹黑”而颇堪玩味的态度来,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李文彬及警队的内奸、叛徒,他利用制度与规则,三言两语间,就令对方掣肘,而又无可奈何。
这些林林总总,也都化作了电影的魅力。
图片
梁家辉与郭富城,谁人更好?
无论是梁家辉的超常稳定与雄奇姿态,还是郭富城的成长变化与终极威权,都可以算是港影史的难见身影。
故无须去打口水仗。
但当这部《寒战1994》到来,就预示着终究没有了《寒战3》。
因为就电影本身而论,若《寒战3》可以顺利推进,以其超高的期待值和声势来讲,片方没有理由转头去做前传。
这必然令得,原《寒战》系列的一班影迷失望,毕竟大家都等了好多年。
这件事当然早有蛛丝马迹。
昔年,《寒战2》不但继《寒战》之后,在香港再夺年冠,并打破了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更在内地影坛,将港式警匪电影的商业票房成绩,硬生生从三亿层级,推高到接近七亿。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而如果《寒战3》抓紧时间推出,第一部在内地破十亿票房的港式警匪电影,估计就不会是《无双》了。
这完全是合理推论。
图片
而在当年,其实早就传出过《寒战3》即将开拍的讯息。
郭富城志得意满,在《寒战2》上映之后,举办了“舞林密码”世界巡回演唱会,一群电影人集结为他录制祝福视频,陆剑青和梁乐民导演,更在视频中直截了当地说,“处长”做完演唱会,就赶紧回来拍《寒战3》。
这说明,《寒战3》的电影剧本其实早已备好。
这件事大家都应该记得。
后来也有过现实当中的警队高层人物,在社交媒体上喊话郭富城经纪人小美,问到底何时,能够看到《寒战3》。
时间更晚一些,又传出过消息,说《寒战3》即将启动,不但原班人马会全部回归,刘德华也将加盟这部续作,一时间似乎言之凿凿。
但到了再后来,电影突然就没有了音讯。
只有梁乐民曾经表态,他说,世界变化太快,《寒战3》可能会遥遥无期。
又再结合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寒战3》似乎确实被就此搁置。
两位导演也近乎销声匿迹。
图片
回头再看,《寒战》更近港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两位导演的履历,一个专注美术,另一个是副导演,而二人联合执导第一部电影,就显出非同寻常的审美、叙事和整体掌控的功底。
演员选角也非常奇妙。
两位导演在编剧阶段,就已经根据二人各自的特质,在推进剧本和人物的走向。
从电影的结果来看,可称“神一样”的选择。
因为郭富城的“变”与梁家辉的“势”,都是整个香港影坛不可替代的存在,换句话说,除了郭富城,或没有人能够精准演绎出刘杰辉的成长性,也很难有第二个人,能够完美诠释梁家辉那种“引而不发”的尺度。
而坊间言论,其实见过不少“替代”之语。
但这个问题,实则只是一厢情愿。
如果想要证明,只有一个办法,把其他演员的作品列出来,单独对比“成长性”和“气势”,是否可行,就一望而知。
谁敢言替代?
图片
单飞与变向。
当然也其实是世间常态。
比如麦兆辉与庄文强,在联合执导数年之后,也终于踏上了独立导演的旅途,一部《无双》,技惊四座,另一部《内幕》,则或将决定麦兆辉的命运。
梁乐民与陆剑青,联手执导了三部电影,似不会再聚。
而当下这部单飞的《寒战1994》。
又将命运如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