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三代中医世家

早上海志愿者
七宝乃文化古镇。囊时不仅有吕克孝、徐三重、徐帧稷、徐丙晋等名重一时之文人雅士,昔有沈渭滨、姜铭等文化名人;同时,亦不乏德医双馨之郎中,如肇建七宝塘桥之功臣徐寿次子徐沛。他以仁爱之心赢得人心,以精湛之医术恩泽乡里。他行医之余,厮守青灯黄卷,吐纳杏林,著有《医学决疑》和《方壶山人稿》两本医书传世。
 今天笔者操觚传颂的,乃徐沛之继任者、原寓居七宝南东塘滩75号的徐家耀、徐毓龄、徐奔三代中医世家。
 徐家耀,乃七宝镇第一任镇长徐家骝之堂哥。他在民国年间就已悬壶济世从医问药。他于1948年千里迢迢地赶往南京,在民国南京中央考试院考取了中医大方脉从医执照。徐毓龄犹记得父亲当年的政治考题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说”。徐家耀不仅精通中医,还擅长西医。他还用毛笔挥就《临诊便读》一书,为后人遗留下珍贵的从医经验。从他为两个儿子所起名字:徐延龄、徐毓龄,便可窥知父亲祈望儿子延年益寿的一片拳拳之心。
 徐延龄,乃徐家耀的大儿子,深受家父从医的影响,从小对医学兴趣浓厚。他18岁进朱行中药店当学徒,经过自己孜孜矻矻的努力,考上了中药师,从事中医事业43年,先后就职于朱行、梅陇、漕河泾、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等五个医疗医药单位,退休前最后的工作单位是七宝国药店主管中药师。
 徐毓龄,乃徐家耀的二儿子,今年77岁,矮矮的个子,斑斑的白发,厚厚的背脊,炯炯的眼神,他秉其父志,继其门户,是继承父亲衣钵的传承者与发扬光大者。笔者犹记得,昔年我插队落户与徐毓龄同一个生产队。他干活比一般人既快又好。有一回搬运水泥包,别人仅仅将一两袋水泥包扛在肩上搬运,既重又脏,而他不知哪里找来一辆小铁皮车,先在车板上撒上些黄沙,然后将五六袋水泥包搬运上小铁皮车,最后拉到卸货地后,他将小铁皮车推把往上一推,五六包水泥袋顷刻全部卸尽,既省力又不脏,且效率高。他17岁起到上海一中医师傅那里学医。三年后20岁满师回家务农。当他甫回家的某一天,有一位青浦朱家角沈港镇沈家大生产队姓沈的66岁病人,命悬一线地躺在船舱里由家人通过蒲汇塘撑船,欲去龙华医院医治中风疾病。船主船行至七宝上岸在七宝天香楼买熟菜之际,邂逅一位七宝人。该七宝人问船主,船何往?船主说,病人患病已有半年,在朱家角当地未能治愈,故而欲去龙华医院问诊看病。那七宝人说:“我们七宝有一位青年郎中,医术不错,你何必舍近求远,不妨试试看。”船主听了颇觉在理,于是由那七宝人引领将船摇到七宝南东塘滩75号门口,上岸即是徐毓龄家。徐毓龄用针灸疗法和中药方剂等,几个疗程之后,他让病人回家。谁知仅仅相隔两周,那病人竟霍然而愈,然后自己起身来到七宝徐家登门道谢。又过两周后,那沈姓病人来信说,要让徐毓龄前往青浦朱家角出诊看病。于是徐毓龄欣然前往。他在朱家角用推拿、中药方剂、针灸疗法等,着手成春,手到病除,治愈了不少风湿性关节炎、面瘫、肩周炎、腰痛病、膝关节病、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等病人。如此一来,他的名气在当地鹊起。然而,由于他当时工商业地主的成份,上大学无望,从医无门,夙愿难遂,所以他始终过得不得意,不如意,不惬意。他先后干了九年农活,九年锯板活,做过搬运工、泥瓦工、木工,踏过菜等等,庶几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然而他那颗行医问药悬壶济世之心,却始终未泯,并笃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他业余时间读医书勤勤恳恳,追求医术黾黾勉勉,为投身杏林做好准备。“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机会总是宠爱有准备的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他到当时的上海县人才交流中心去登记后,工作人员将他曾经学医的证明转到县卫生局。经审核、考试合格,再转到七宝医院,于是他才了却行医夙愿,开始了挺起腰杆正式公开行医,以酬经邦济世之志,如帆得风,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他55岁那年,医院要求他去考全国中医师执照,否则无法从医。这对一个年过半百之人而言,戛戛乎难哉。但由于他天资聪颖,有家学渊源,加上黾勉努力,竟脱颖而出,考出了比标准分高出17分的理想分数。为此,他破例大摆宴席,以示隆重庆贺。他的学医之路,由博而简,由杂而精,由繁而专,勤于钻研,临床参悟,求真,求诚,求正,求善,方能实至名归。在七宝医院从医期间,他乃杏林圣手,妙手回春,不知医治了多少病入膏肓的疑难杂症和命在旦夕的沉疴病人。几年前有一次,我表姐朱凤秀因高血压头脑歪斜,口吐白沫,病入膏肓,幸亏医者仁心的徐毓龄及时赶到,经过他一番手到病除的医治,很快就转危为安。我表姐只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位病人,而徐毓龄却是我表姐生命危难时的救星!有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换一种说法就是:世界上还有比救命更重要的吗?学医使命,救死扶伤,康复健康。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今,他虽已退休多年,但由于医德高尚,医学高超,医术高明,寻医问药的病患者仍然络绎不绝。
 徐毓龄之子徐奔,现年46岁,克绍箕裘,衣钵相传,继承父业。他原先就读的是工程电气专业,由于兴趣不在此,故而他又辗转去就读中医大学。毕业后如今他子承父业,在七宝青年路七宝上虹药房担任坐堂医师。其医术与其父一样,擅长推拿、针灸与中药方剂。《礼记·曲礼下》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就是说,衣钵相传的三代医学世家,其医术是可信任的,其医技是可信服的。
七宝罕见的三代中医世家,薪火相传,绵绵不绝,令人敬佩!诚说明他们徐家的行医质量是可靠而有保障的。但愿他们将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发扬光大,为病人谋福祉,为中国中医事业添砖加瓦。“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就是徐家三代医者的心声。
徐毓龄一家,如今寓居于七宝老宅角,三代同堂,祝愿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