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蔓延,俄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沦为“死寂之城”:居民陷入无尽恐惧

图片
在别尔哥罗德市,这座原本静谧的城市如今因战争的阴影而蜕变为一座空寂的“鬼城”,位于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以北约25英里处。昔日宁静的生活场景已被导弹袭击后的残破景象替代,建筑物的废墟和道路上的陨石坑触目可见,房屋外墙的箭头指向最近的防空洞及应急物资储备地点。
尽管新闻报道受到严格限制,一些勇敢的居民通过匿名电话和音频信息向媒体揭示了他们在这动荡时期的困境,尤其是在俄罗斯于2022年2月对乌克兰发起全面进攻之后,他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深刻且不可逆的变化。
作为多次火箭弹和导弹攻击的源头以及俄罗斯军队的重要军事中枢,别尔哥罗德在2023年初成为乌克兰攻势的目标,其地区频繁遭受炮击和无人机袭击。短短几周内,该地区几乎每日都经受战火洗礼。俄罗斯政府虽声称已成功防御这些袭击并指出敌方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但别尔哥罗德无疑承受了更为直接和严重的冲击,相较于俄罗斯腹地那些相对未受影响的地区。
截至3月23日,别尔哥罗德州州长维亚切斯拉夫·格拉德科夫通报,在不足两周的时间里,该地区已经有24人死亡,152人受伤。
图片
在一则名为“惊惧中的别尔哥罗德”的视频中,36岁的本地音乐家帖木儿·哈利乌林身着旱冰鞋穿越市区空旷而萧瑟的街道,以此展现这座城市的现状。他指向前门紧闭的商店和餐馆,以及指示前往避难所和储存应急物品的地下室的标志。
当他在中央广场准备滑行时,空袭警报突然刺耳响起。哈利乌林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了警报的恐怖威力,并在摄像过程中紧急寻找掩体——一种遍布广场的白色混凝土防空箱,上面醒目地标记着“避难所”。
即使在警报解除后,哈利乌林继续记录着空荡无人的街道和滞留在公交车站数小时等待安全信号放行的乘客们。居民们透露,只有在确保无导弹威胁时,公共汽车才会恢复运行,短暂地带回城市的生气,然而这宁静总是脆弱且短暂的。
对于曾在别尔哥罗德生活的居民如25岁的志愿者娜塔莉亚·伊佐托娃来说,这个战前的家乡曾是一幅宜人的南方小镇画卷,绿树成荫,夏季炽热,人们各自安逸地生活,竭力使一切变得更美好。
图片
尽管每次警报声响起时她都心怀恐惧,但她依然坚守在本土,致力于援助特殊需求人群的慈善工作,对离乡背井犹豫不决。她形容现在的别尔哥罗德像是一个被恐惧和误解重重包围的巨大茧壳,而那个记忆中的故乡已然消失。
随着袭击频率的增加,3月中旬,州长格拉德科夫宣布关闭购物中心和学校,并在别尔哥罗德市等地区暂停两天课程。在这个时期,市民们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捕捉到了城市陷入混乱的场景:人们驾车穿行于浓烟滚滚、燃烧的汽车残骸间,受损的建筑物映衬着远处的爆炸声和空袭警报。
广场的瓷砖路面弹痕累累,其中一处尤为严重,12月30日发生的毁灭性袭击留下的痕迹历历在目。遇难者纪念碑旁摆放着玩具和鲜花,悼念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
随后,乌克兰针对别尔哥罗德地区展开了大规模报复性打击,造成至少25人丧生,其中包括3名儿童,另有113人受伤,这是自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境内最致命的一次炮击。
图片
24岁的伊丽莎白(出于安全考虑仅使用化名)亲身经历了那次袭击,她在下班途中听到了爆炸声。最初,人们误以为这只是常规的防空拦截噪音。
然而,眼前的一切却成了噩梦般的现实:火焰蔓延、浓烟滚滚,公共交通瘫痪,整座城市仿佛在瞬间失去了活力。伊丽莎白感慨万分:“自此以后,这里的生活就再也不一样了。我的店铺顾客锐减,很多人不愿再迈出家门。”
“死寂之城”成为了别尔哥罗德的新标签。许多居民,如伊丽莎白,在乌克兰边境对面的哈尔科夫有着亲朋好友,但在战争初期的分裂后,他们已经无法沟通交流。这两个城市间的深厚联系如今被战争割裂得支离破碎,令人心痛不已。
27岁的瓦西里(出于安全考虑同样只提供了化名),身为一名公关经理,描述了一种弥漫在所有人心头的普遍焦虑情绪。每一次出门都笼罩在可能遭遇炮击或导弹袭击的忧虑之下。到了3月底,袭击的节奏变得如此规律,以至于设定早晨的闹钟显得多余,因为正如机械般精准,每天清晨8点,别尔哥罗德总会迎来新一轮的炮火洗礼。
随着形势的恶化,基础设施服务逐渐崩溃,商店和餐馆纷纷歇业,外卖服务也变得断断续续。瓦西里和其他许多居民一样,虽然考虑过逃离这座城市,但他最终选择留下,因为他妻子正在当地的大学就读。
图片
在混乱中,抢劫案件频发,特别是在靠近边境的区域。4月初,别尔哥罗德州格雷沃伦区区长警告称抢劫事件显著增多。尽管官方未曾发布全面撤离令,但格拉德科夫透露已有约5000名儿童被疏散至诸如圣彼得堡、布良斯克和马哈奇卡拉等地的安全区域,而总计计划转移的儿童人数约为9000名。
边境地区的荒芜导致了治安状况的恶化,然而当局似乎并未急于让居民回归。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近期谈话中对别尔哥罗德地区居民表现出“敬意”和“赞赏”,并承诺给予该地区及其他边境地区支持,但不少别尔哥罗德市民仍然觉得在媒体、当局乃至广大俄罗斯民众的视野中被边缘化,似乎战争的苦痛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无论是瓦西里还是志愿者伊佐托娃,他们都对未来充满了悲观与疑虑。瓦西里担忧俄罗斯的战斗方式可能导致别尔哥罗德周边土地成为一片焦土;而伊佐托娃则强调,自12月30日的悲剧以来,挥之不去的被抛弃感愈发强烈,近期更是达到了高潮。
尽管恐慌、恐惧与不确定性依旧笼罩,但仍有许多人坚持提供援助。伊佐托娃呼吁,当前首要任务是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无论他们是遭受俄罗斯侵略的乌克兰人还是国内冲突的受害者。她主张,不应仅仅关注对乌克兰受害者的同情,而应当正视战争的残酷现实,铭记挑起战争的责任所在。俄罗斯不仅自身深深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还把这份痛苦强加给了其他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