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之家的读者们究竟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

今天的这篇文章其实早在三月初就想写了,但一直在犹豫到底是发出来,还是只留给自己当做没灵感时的“指南针”。但最近几天,随着一些话题的深入讨论,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也是恰当的时机。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想对于前天发布的《流量至上的背景下,作者的无奈和读者的悲哀——致网球之家》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做一些回应。
图片
评论一:“阅读不是理解与附和!“绝对不要取悦你的读者”?什么逻辑?…… 不要以为你能在某平台写登文章,就了不起!”
回复:
“个人认为,写文章本身应该是一项“双向奔赴”的过程,既需要突出作者本身的观点和立场,也必须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共鸣”和“情绪价值”。但当你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只想取悦读者,比如说,为了获得更高的阅读量、为了获得更多好的读者评价的话,你一定会失去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球迷骂你也骂,球迷夸你也夸,那创作本身的意义在哪里?所以,我认为自媒体作者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一个即时事态的分析虽然并未可以做到绝对客观冷静,但也必须要有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坚决不能做“墙头草”和“随风倒”!”
“此外,所谓“了不起”的优越感似乎可能是您被对某些作者的误解而过分地以偏概全了。自我在2016年开始在网球之家投稿以来,我写过很多关于我自己的文章。比如这篇《七年路丨谁也毁不了我的网球梦》,虽然寥寥几句,但字字沉重,希望您可以读读,读完您绝对不会还是这种看法的。此外,对于同样一个问题,我对黑粉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这就说明了,我根本没所谓的“优越感”,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高贵或高人一等,有的只是“感激”和“珍惜”。创作于我而言,只是渴望被这个世界发现,渴望在这个世界中得到认同,并留下一份属于我自己的记忆。”
图片
评论二:“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关注这破公众号纯粹是当新闻看的,真以为自己是啥大作家啊?”
回复:“也许您还不够理解我,也还没来得及了解网球之家,更没来得及好好阅读我和他之间的故事,如果您读完了一定会明白这份沉甸甸的感情。我从2015年离开老家的“山城”,独自一人前往北京读书,而且这种“独自一人”从初二就已经开始了,一个人走三个小时的山路去镇上读书就是我的日常,在我们那,没几个孩子读书可以坚持到初中。所以,那时的自己是极孤独的,有时会写日记,有时会一个人安静地自言自语。直到来到网球之家,网球之家真的为我和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门,他像朋友一样听我诉说,陪我成长,所以,我常说,我有多孤独,就有多么渴望被发现。”
图片
评论三:“在我心目中,您和月亮河的星空堪称这个平台的“卧龙”“凤雏”,也就是流量担当。个中原因无他,因为这两位的文章往往最能调动读者情绪。”
回复:“不敢高攀!过誉了!我和月亮河的星空没有可比性。事实上,在我2023年7月回到网球之家之后,月亮河的星空一直都是头版文章作者,而且他的文笔、文章结构、热点捕捉能力都要比我强百套,他比我专业很多。我记得之前这篇头版文章:《听诊+吃药,带病作战的郑钦文赢得太惊险!网友:萨巴出局为其正名》还是模仿着他的一些文章结构写出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的确是我的“老师”和“前辈”。我对他有些无限的敬意和尊重,他应当是很多作者学习的榜样。”
图片
评论四:“今天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认识了陆小天。陆小天的文章,在叙事中会增加一些情感在里面,读起来会有共鸣的感觉。在这个流量至上的网络环境中,没有绝对的热爱,是无法支撑起网球之家这个公众号的。”
回复:“很感谢这位网友的暖评。其实,我记得2017年的时候,网球之家还承办了大众网球国际论坛主办的“网球让生活更美好”有奖征文活动,不知道,当年,您关注了吗?但的确,我现在的写作风格确实会留下一些“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的文章确实主要都是怀旧抒情文为主,对于像我这种总是怀念过去的人,真的是会情不自禁地感慨一遍又一遍。此外,于我个人而言,写文章,如果没有情绪传递,没有情感共鸣的话,那也称不上是好文章。以后,也希望让自己的文章越来越专业化的同时,能够不失去与读者之间这样珍贵的“情感传递”。”
图片
评论五:“对于您另外一个颇反感的点是,既然德约粉的标签已经跃然纸上,又何必把自己身份藏起来装一副客观样子。这段时间您文章慢慢丢失了特点,有点矫枉过正了。说回这篇文章,我不情愿地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费纳总同时出现,德约单独放图。不知道这是否有什么意味?也许是我想多了。”
回复:
“我从2012年开始接触网球,看的第一场网球比赛就是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的澳网决赛,因此,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我说,我对德约科维奇没有任何私人情感的话,那确实很虚伪。但同时,我也很清楚,作为自媒体文章创作者,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不能“先入为主”,应该也要给读者一些“踱步的空间”和“选择的余地”,因此,我常在文章中刻意逃避一些显而易见的表达。”
“其次,我个人觉得像我近期这两篇这种侃侃而谈的“口水文”还真不是我所追求的。我还是希望能够越来越具有专业性,而且让文章内容看起来流畅自然。我之前有几篇文章都上了头版,但很明显,我并不想做“小月亮河”,我想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也想变得更专业和成熟,因此,这并非您们的原因,实为个人的追求和要求而已。最后,关于配图,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深意,只是随机找的几张图片,不要臆想太多呦。”
图片
在回复了相关的评论后,我们开始探讨今天这个话题:“网球之家的读者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当先确定一个标准,那就是什么才算是“喜欢”?那我想到的第一个标准就是“阅读量”。毫无疑问,阅读量高,肯定代表了喜欢,也只有喜欢你才会去阅读。不过,虽然阅读量高未必代表文章质量高,也可能是因为标题起的非常好而已,但毫无疑问,于双方而言,高的阅读量就是代表了一篇文章的成功。
因此,我开始对网球之家近期发表的一些文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图片
通过统计网球之家三月份发布的文章、版次、阅读量形成的折线图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头版和次版的阅读量是明显要高于第三版、第四版的文章的,虽然有时也会滑铁卢,但总体趋势依然非常平稳。
但,我又开始想到,也许我们可能错过了一些关键的细节,那就是“人为的预想”。因为,通过在发表文章之前,其实就已经会按照“文章质量和文章话题”来分配每篇文章的位置。因此,如果单纯从阅读量角度出发的话,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太过肤浅。
图片
于是,我转而开始静态分析这些文章的“话题度”和“第一视感”,来看看标题对于阅读量的影响和变化。
通过对网球之家2-3月份的文章标题分析,我将网球之家的文章类型大体分为:
1、名人观点:网坛名宿、教练采访谈话等2、签表分析:赛事签表的对阵、交手记录、展望等3、球员采访:球员赛后采访、节目专访、赛前采访等等4、赛果快讯:焦点对决的结果和分析等等5、小人物谈大人物:非名人对于网坛大事的隐情、爆料、看法、站边、争议等等6、网坛名人新闻:参赛计划、团队变更等等7、比赛预告:一些焦点大战的预告等等8、花边八卦(球员的感情生活、私生活等等)9、中国网球数据盘点(中国球员新纪录、新突破、球员排名观察等等)10、名人网球数据记录盘点(知名球员相关的记录、定律、魔咒等等)11、技术干货(有关于实用的网球技术知识)12、网坛快讯(网坛热门话题:赛事调整、同工同酬、WTA/ATP/球员公会的状况等)
图片
在这么多类型丰富的文章中,经过统计后发现:
其中,赛果快讯、比赛预告、签表分析是最不受欢迎的文章类型,一般阅读量都极低,且不分作者。而网坛快讯同样阅读量一般,有时候,即便是放在较高的版次位置上,仍然无法俘获大多数读者的芳心。
而中国数据盘点、名人数据盘点、技术干货这几种类型的文章两极分化严重,写的好非常好,写的差的则很容易变成“数据的堆叠”而变得索然无味,这也跟创作者的文字功底相关。
而名人观点、球员采访、名人新闻、花边八卦、小人物谈大人物这几种文章类型是阅读量最高的文章,而且有时还会无视“版次”的制约,非常能够引起读者的讨论。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这类文章常常会涉及多方观点,也很容易导致一些想法和观点的“互斥”,从而引发评论区中的争议。
图片
当然,以上的讨论都是以“阅读量”作为标准的,从这个标准来看,网球之家的读者更关心的一定是一些即时热门的、有争议性的、有话题度的内容。
现在,我们也会发现,很多“黑粉”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作者对于这类文章“度”的把握,这个度其实就是“空间感”。一旦作者通过“热辣滚烫的标题”将读者吸引了进来,但却无法在文章内容中满足读者最开始的“主观期待”,这自然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很多一上来就“先入为主”的文章。
图片
因此这正是讨论这个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启迪自己,也是给很多作者一些创作“划界”。写文章这件事,如果不是心有所感、实事求是的话,还是不要没话造话、无事生非了。读者需要的是“情绪慰藉”,而作者更需要的应该是与读者的“双向奔赴”,如果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博人眼球的话,那就真的有些辜负这些热心读者了。
图片
我时常会想起《武林外传》中的一个桥段,佟掌柜问慕容嫣,“慕容姑娘,你这么写,就不怕人家骂你脑子有病吗?”慕容嫣回答说:“其实,我更害怕的是,我写的东西没人看。”这恰恰是当下我们这些作者和读者的矛盾之处,作者在乎的是阅读量,读者在乎的却是“阅读真实”。但这又怎么可能轻易就做得到呢?所以电视剧的最后,哪怕是郭芙蓉坦诚地跟她说了那么多,慕容嫣写的也还不是一个真实的“吕大侠”啊。(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陆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