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赏花团” 痴狂又浪漫(请宋朝诗人来赏花)

  央视频推了一条视频: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遍地牡丹的洛阳遇见了穿越时空来赏花的欧阳修,欧阳修说他在洛阳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撒贝宁感谢他给后世留下宝贵的《洛阳牡丹记》。如果我们的赏花“穿越门票”真能抵达宋朝,那么欧阳修、邵雍、司马光已经聚齐了。“谷雨三朝”牡丹正盛,我们抓紧再请几位,组一个“宋朝诗人穿越赏花团”。
主办北宋万花会——钱惟演
  钱惟演是吴越末代国君钱俶(音同触)之子,自幼随父归宋。公元1031年春至1033年秋,钱惟演任西京留守,是欧阳修的上司。
  钱惟演酷爱牡丹,在洛期间遍访名品,并一一记录下来,抄在小屏风上,欲作《花品》。欧阳修拜谒钱惟演时见过这面屏风,见上面写满小字,据说有九十余个牡丹品种,颇受触动。
  当时洛阳牡丹出现两个珍品,即姚黄和魏花,钱惟演经过品鉴后,将二者分别定为花王和花后。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引钱惟演之语说:“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可惜离开洛阳次年秋天钱惟演即病故,《花品》终未作成。但他在洛阳期间做了一件大事,就是主办了宋朝的牡丹花会——万花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官办牡丹观赏盛会,开了我国各地牡丹节会的先河。
  《墨庄漫录》中记载:“西京牡丹闻于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帐,至于梁、栋、柱、栱,悉以竹筒贮水簮花钉挂,举目皆花也。”太守即钱惟演,万花会上展示牡丹的形式真是别具一格。
梦游洛中觅姚黄——蔡襄
  蔡襄是福建人,生于公元1012年,比欧阳修小几岁,也是20多岁到洛阳当了几年西京留守推官。
  公元1047年的九月初一,蔡襄正休病假,白日做梦重游洛阳,见好友嵩阳居士在屋壁上留诗,梦醒时分还记得其中两句:“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他将这两句补成一篇,更加思念洛阳,便续成《梦游洛中十首》。其中第七首专写对洛阳牡丹的怀念,诗云:“名花百种结春芳,天与秾华更与香。每忆月陂(音同杯)堤下路,便开图画觅姚黄。”
  月陂堤是一座形如弯月的堤坝,始建于隋,其位置大致在今西苑桥与牡丹桥之间的洛河南岸。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牡丹“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蔡襄必定常去月陂堤赏花,“月陂张家牡丹百有余种,姚家黄为第一”,令他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生病的人更易怀旧,蔡襄想起自己当初徘徊在月陂堤的小径上,于百花丛中寻觅姚黄,仿佛在梦中仍能闻见那醉人的花香。
写诗求赊潜溪紫——黄庭坚
  黄庭坚对牡丹的一颗痴心也惹人怜。他曾在京师为官数载,在司马光的推荐下,参与校订《资治通鉴》。他的同事中书舍人王才元家有牡丹园,牡丹花开之际,黄庭坚求“花”若渴,频频为花作诗。
  《谢王舍人剪送状元红》前两句写道:“清香拂袖剪来红,似绕名园晓露丛。”友人剪送状元红牡丹,拂袖生清香,花色耀眼红,仿佛使人来到洛阳名园,绕着饱含晓露的牡丹花丛欣喜若狂。后两句“欲作短章凭阿素,缓歌夸与落花风”,说他想作一首短诗给王舍人的侍姬素素,让她缓缓地唱起来。唱什么呢?“落花风”。花开盛时,风雨紧接着就来了,令人怅然若失,惜恋这美好时光。
  有时,王舍人要求黄庭坚以诗换花。这不,名品潜溪紫开了,黄庭坚想讨一枝。要花?拿诗来!黄庭坚写诗讲究遣词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偏偏这会儿灵感不在线,花都要谢了吧?他急得不行,勉强凑了首《王才元舍人许牡丹求诗》:“闻道潜溪千叶紫,主人不剪要题诗。欲搜佳句恐春老,试遣七言赊一枝。”若是来如今洛阳,随便一个牡丹园就有数百个品种的牡丹,绝对叫他一饱眼福!
拄拐来看洛阳花——刘山老
  最后请的这位算不上名家,但若论来洛赏花的诚意,恐怕没人能比过他!
  他是北宋诗人刘山老,字野夫,腿脚不好,外号“刘跛子”。据《冷斋夜话》记载,刘跛子“拄一拐,每岁必一至洛中看花,馆范家园,春尽即还京师”。从开封到洛阳,骑驿马还得跑上一昼夜,他拄一根拐不知得走几天?真是痴狂又浪漫!
  即使在北宋人眼里,刘跛子也是个神人,陈莹中赠跛子长短句写道:“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
  这老头儿“拐上有功夫”,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酒满葫芦”,你瞧他多潇洒:“醺醺醉,不知来日,何处度朝晡。洛阳花看了,归来帝里,一事全无……”“宋朝诗人穿越赏花团”开团,众人把酒赏花,可不能少了他老人家!(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