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深入南极内陆无人机航测,武大两位“90后”博士生担纲此任务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1日讯圆满完成我国第40次南极科考后回到武汉大学,博士生耿通、褚馨德来不及休整,又参加了4月19日在线上召开的“南极科考无人机专题研讨会”。此次南极科考,我国实现了深入南极无人区,首次在南极内陆开展大面积精细化无人机航测,完成这项任务的正是这两位“90后”博士生耿通、褚馨德。
图片
在南极中山站,耿通(左)和褚馨德(右)合影。
耿通出生于1996年,褚馨德出生于1998年,两位小伙都是第一次参加极地科考。在南极持无人机进行航测,他们使用的是旋翼无人机和复合翼无人机。执行航测任务之前,他们先接受了培训,主要是学会认识无人机,规划航测路线,以及组装无人机。
“南极气温很低,风也很大,我们要在零下15℃至零下20℃的低温下作业,一半以上的时间里风力达6级以上。”褚馨德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有几次执行任务时因为风大,对电量估计不足,无人机提前迫降,他和队长赶紧追过去捡回无人机。
褚馨德作业的区域是在南极格罗夫山周边区域,野外作业需特别留意脚下,以防遇到冰裂隙。因为冰裂隙特别深,一旦掉下去就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为防意外情况发生,队员们每次执行任务都是至少两人结伴出行。
图片
南极冰裂隙。褚馨德 摄
从极冷的南极回到武汉,耿通还没适应武汉的天气。接受记者采访时,穿着短袖的他时常说热,不时擦拭额头的汗珠。耿通告诉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测可以非常快捷、精准地测绘南极地形。“比如在昆仑站高原极寒环境下,要完成0.5平方公里的测绘任务,人要扛着测绘仪器作业一整天,因为几乎每测100米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而现在使用无人机航测,同样的测绘量大概20分钟就完成了。”
图片
耿通抵达昆仑站,与昆仑玉碑合影。
此次南极科考,耿通主要是执行南极昆仑站附近的航测任务。同时,他在中山站和泰山站也开展了其他科研工作。极寒环境下无人机电池耗电量很大,每次航飞他都要备足至少4块电池。他说,同样作业面积,在国内常温环境下航测只需要使用1块电池。
科考队员们在多个区域活动,主要乘坐PB雪地车出行。他们去格罗夫山和昆仑站需要长途跋涉好几天,车队浩浩荡荡,除了拖载生活舱和住舱,还有科研设备、油罐、发电舱等。挺进内陆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要行驶将近10小时,疲倦了他们就地安营扎寨,在集装箱式的舱房内休息。
图片
科考队登顶南极最高点Dome-A,第三排左二为耿通。
耿通说,饮食方面,他们有时候吃预制菜,有时候也自己做饭吃,在雪橇旁边就地取雪,装进一个很大的编织袋,融化成水之后作为生活用水。科考队员非常注意对极地环境的保护,吃饭时他们在碗外面套一个塑料袋,吃完之后再把塑料袋摘掉收起来,碗仍然是干净的。
图片
褚馨德正使用无人机,深入南极无人区航测。
这次科考,他们二人也留下了些许遗憾。耿通说,在科考时经常遇到“白化天”“风吹雪”等恶劣天气,作业窗口期较短,每当有好天气他都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因此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感受南极壮丽的风景。他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去南极进行越冬考察,并且希望能在南极开展更多自己的研究。褚馨德的研究方向是无人机航测获取数据,然后分析这些航测数据来寻找陨石。但遗憾的是,这次他没能带回一块陨石。回到武汉大学后,褚馨德已投入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中,他希望能有新的发现。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周劼 通讯员武柳青)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