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荒漠里,他们决定种下一棵树

图片
作者 | 汪婷婷
1993年5月5日,建国以来最大的“黑风暴”灾难席卷河西走廊:原本还是晴朗的早上,到了下午两点,天空出现了大块红黑色的蘑菇状烟云。人们看到滚滚而来的黑风像一堵扑面而来的高墙,很快,眼前一片漆黑。
彼时26岁的王力清,躲在拖拉机上。风沙来临时,他根本睁不开眼睛,也不知周遭到底正在发生什么。1个小时后,他才勉强睁开眼睛,只看到路在上下浮动。下车看看,只见路上全是趴着躲避风暴的人,而他们的身上落了约3公分厚的土!
图片
56岁的王力清
如今王力清已经56岁了,但一想到这件事,就感到后怕:“要是我没仔细下车看,开车压过去了怎么办?”
就是这个瞬间,王力清开始理解父辈植树治沙的意义,也让他在石羊河林场工作了30多年,至今仍在一线。
中国天气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从60年代到上世纪末,特大沙尘暴至少在我国发生过55次,其中,1998年4月5日发生的强沙尘暴甚至波及到了南京、杭州等东部城市。而1993年的“5.5黑风暴”,则被认为是中国对沙尘暴进行系统性科学研究的开端。
01
与沙漠为邻
为应对日益严重风沙危害,上世纪70年代,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致力于提高工程区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植被覆盖率。
8年前,蚂蚁森林作为最大规模的社会力量,开始每年投入数亿元参与植树治沙。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风沙的问题不止关乎西北,它还影响着整个北方,甚至是大半个中国。
对大自然来说,8年、10年的时间很难称得上“修复”,尤其是在温室效应加剧、地球环境整体恶化的大背景下。但是在甘肃,变化的确已经发生,它关于生态,也关于人。
图片
河西走廊古浪八步沙地处风口常年风沙肆虐
“5.5黑风暴”过去30年后,王力清觉得家乡最直观的改变是“能见度提高了。过去刮6级风,能见度可能是20米左右,现在能看到50米了。”
他的家乡武威市民勤县是一个三面环沙的地方。植被稀疏、青土河干涸、土地沙化,绿洲变得“遍地是沙”,轻柔的风也会带起沙尘。即便是在气象概念中被描述为“小树摇摆”的5级“清风”,也有可能在民勤掀起一场沙尘暴。
在这样松软的土地上生存,王力清和乡邻们也习得了一些洞悉风暴的智慧。12月以后,如果连续两天太阳和煦,人感觉到热,第三天就会刮风。而大风不过夜,不管今天的风如何强劲,只要太阳落山后风停了,明天肯定能有个好天气。
图片
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蚂蚁森林694号梭梭林
春天下地尤其要关注天气,如果看到远处的风景像蒙了一层毛玻璃一样模糊“发毛”,就得赶紧回家,这意味沙尘已经扬起,风暴就要来了。若是人没能及时赶到室内,轻飘飘的细沙就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像大耳刮子拍在脸上,划伤裸露的皮肤,甚至“衣服都能撕烂咯”。
在沙尘暴中,人的节律也被改变了。敦煌人庄润觉得沙尘暴一来,生活好像回到了上世纪,“外面全是黑的,屋里点根蜡烛、或者是点一盏汽油灯,没有网、也没有光,只有风声。”
02
从绿洲到沙地
王力清记得在70年代,家乡还不是这样的面貌。
小时候,他还能在村子的附近看到小湖泊,夏天他们要去这样的草湖里割草来喂牲口,秋天则要去沙地里“打刺”来当柴火;丰水期的时候,马在沙地里刨一刨还能喝到水。“夏天是绿色的,冬天也是黄色的,但是你走近一看,都是草的颜色。”
再后来,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加上水资源本就十分有限,包括民勤在内,狭长的河西走廊出现了一条绵延1000多公里的风沙线。据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前所长、二级研究员徐先英介绍,在20世纪60年代,民勤县的地下水位大多在3米左右,到如今民勤县地下水位最浅已下降到10米,最深则达到30多米。
图片
2024年3月,甘肃武威凉州区展开春季压沙义务劳动
1964年,为有效治理风沙,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成立,主要承担武威市北部的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任务。作为国内成立较早、省内规模最大的国有治沙造林林场,至今,石羊河林场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保存60多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4.8万亩,并通过治理流沙、设置沙障,在民勤绿洲外围形成了一条长108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
王力清的父亲是石羊河林场的第一代“治沙人”。他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在种树。在盐碱滩地上,许多人开着机械挖坑、种树,现在民勤县城周围的沙枣树等高大乔木,都是父辈那时候种下;或是在沙井子、新沟等沙患最为严重的风沙口,父亲与同事们一起压沙,造一个黏土沙障,再种下梭梭等灌木。
后来王力清接过父亲的班,成为石羊河防沙林试验场的场长。可是随着生态持续的变化,王力清所做的事与父亲已经大相径庭。
图片
王力清带着工人在裸露的沙地上压草方格种树
比如同样种树,现在石羊河林场种的主要是梭梭,也会采用梭梭与沙拐枣混交的方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态多样性。但沙枣、白杨一类乔木,已经不适合在干涸的绿洲上种植,不仅“费水”,还生长缓慢、成活率低,连父辈曾经种下的也在缓慢退化、死亡。
“我们只能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营造人工防风固沙林,以此来恢复或保护我们脆弱的生态系统。”他说。
03
如何种好一颗树?
然而在本就少雨干旱的河西走廊,让植物在沙化土地上成活,给生态带来有效的正循环,并不是一件容易实践的事。
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敦煌是甘肃省乃至全国荒漠化程度、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地理条件上,敦煌还属于真正的干旱区,全年降水量42.5毫米,而蒸发量是降水量60倍。虽然疏勒河最大的支流党河从敦煌穿城而过,但是河水常年干涸,上游水库每年放2-4次水,限量分给沿河的居民、工业和农业。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树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从2018年至今,庄润一共在敦煌种了3.5万亩梭梭林。在种树的头两年里,他只能从附近挖沙留下坑里汲水,第一年勉力浇灌了4次,非常费劲。
图片
敦煌蚂蚁森林地块种植负责人庄润,曾是当地的村支书,退休后把种树当事业
一位中科院的专家建议他,理论上浇灌3次就够了。
于是在种下树苗的第二年,借着埋水管的契机,庄润在离梭梭树不远的地方挖了个坑,“我就想看看,一年的时间,梭梭的根到底能长多少?”然后他发现,地上只长了50多公分的梭梭树,地下肉眼能看到的毛细根就超过了1.3米。
经过一年的观察,他总结出了“321”的口诀:第一年灌3次水,第二年灌2次,第三年灌1次,逐步减少梭梭的人为浇水。
灌水的时机也要讲究。刚种下去时,“定根水”先浇足,然后就要赶在三伏天来临前再灌一次。“我们以前会认为,天越热的时候,蒸发量大植物失水多,要赶紧补水。”庄润介绍,但实际上沙生植物有自己应对高温干旱的智慧,在最热的时候浇水,由于高温高湿的原困,梭梭反而容易得白粉病,而这对梭梭生长非常不利——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枯萎,甚至死亡。
图片
盐碱地上的梭梭树
到第四年,梭梭林就需要停止灌水。可是到了该灌水的时间,庄润发现,梭梭的叶子开始慢慢发黄,“这说明梭梭很痛苦。”
“心疼啊。但就像家里小孩子断奶一样,你只能狠下心来,让它熬过去,把这一年熬过去才能好。”庄润说。
他能做的只有陪伴。直到后一年,梭梭叶子不再发黄,夏天还抽出嫩绿的芽,枝头像瀑布一样缀满黄色的花,秋天种子成熟也正常,他心头的石头才终于落地。
2024年3月,庄润像炫耀孩子一样向我们展示当时拍下的梭梭照片:“北京来的专家都说,你这林子长得好,漂亮。”说完他爽朗地大笑起来,露出整齐的牙床,被风沙吹得过度干燥的脸皱成一团。
04
质疑
2018年,石羊河林场进行国有林场改革。这意味着,林场的300多名职工有了完全的工资保障,从此,职工只需聚焦生态建设主责主业,“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但摆在面前挑战是,如何拓宽资金渠道,继续拓展造林绿化、防沙治沙范围。
蚂蚁森林项目便是在此时来到民勤。2016年8月,公益项目“蚂蚁森林”正式上线,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低碳行为获取“绿色能量”奖励,而“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用户就可以提出申请,由蚂蚁集团等企业捐赠资金,由公益组织和专业机构负责,在各地执行种树等生态修复及保护工作。
图片
你每在手机里种下一棵树,蚂蚁森林就为你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
作为社会力量,蚂蚁集团给石羊河林场提供了及时的资金支持,但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项目明确要求,种树的成活率须达到75%、保存率须达到70%——比国家标准还要高5%。时任石羊河林场义粮滩分场场长的白斌接到了蚂蚁森林首期4000亩的任务,数量对这个从业多年的“沙二代”不算难事,但是看到验收标准,他心里直打鼓:真的能完成吗?
从春种到秋收,他都非常焦虑。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他的分场尝试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将栽种坑增加到60公分;第一次先将坑湿润之后再栽苗;第一次将林地复灌的时间拉长到了抗旱前、抗旱中和抗旱后……直到10月,国家规划设计院前来验收的人告诉他,树苗的成活率超过85%,“合格。”他才终于笑了。
近5年后,“提高5%”不再是合同里的指标,而是他们成就感的来源之一。从武威到敦煌,当地的种树人都会主动与邻居做比较,热情地向来访者询问:我的梭梭长得好吧?合格率高着呢。他们追求的,甚至是比5%更高。
图片
位于甘肃武威市民勤县的蚂蚁森林241号梭梭林
截至2022年8月,足不出户就能在远方种一棵小树的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已吸引了超过6.5亿人参与。然而,巨大的声量也曾招来诸多质疑。
2021年5月,有人发表视频,质疑蚂蚁森林意在将数亿用户的个人碳减排“打包”卖到碳市场牟利。而这后来被证实,是在当时“碳”相关话题热度高企、但普通公众对碳知识不够了解的背景下产生的误解。在2023年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为博取眼球发布与此事项相关的虚假信息的自媒体也被判决止侵权、删除案涉文章、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
2020年,石羊河林场也曾遇到一次。有跟着高德地图来参观的游客表示,蚂蚁森林的梭梭树被动物啃食。虽然后来被证实游客所拍摄的并非蚂蚁森林地块,但这件事让王力清意识到,与林场过去的种树项目不一样,全民参与的蚂蚁森林也意味着全民投入、全民监督。
05
8年能改变什么?
到2024年,“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已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全国11个省份种下了超过4.75亿棵树,种植总面积超过450万亩。如此规模巨大的植树造林,到底能真正释放多少“绿色能量”?
在大自然的时间维度上,人类的8年、10年都太短了,该刮的风还会继续刮。需要持续不断地生态建设,在无数个10年后,环境才会慢慢地、整体性地好转。
但对人来说,8年时间已经足够改变一些东西。
图片
河西走廊敦煌蚂蚁森林102号梭梭林,图为2024年3月拍摄
庄润十几个人的小公司里,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劳动力,只要身体是健康的、受得住沙漠风吹日晒的,家里小孩也同意,“那你就来吧”。有个叫老严的护林员,来到庄润的公司时刚过60岁,身体硬朗、家里也需要钱,但是他到敦煌找工作时由于超龄,“干保安人家都不要。”于是他来到沙漠里,每个月都能赚3000多块钱。
对女人们来说,这份工作还有更多的意义。2019年,曹芝霞刚好结束上一份工作在家带孙子,庄润的管护站缺一个做饭的,她就来了。
一开始她老想走。但拿到工资,她喜滋滋的留下了,“没工作的时候你得问家里人要钱,要多了嘛也不好意思,现在咱自个挣下的钱咱们就能自己花了噻。”曹芝霞说,她来到管护站近5年,不仅不用向老公孩子要零花钱,还存下了几万块。她想着等年纪再大点干不动了,她就退休去唱敦煌传统的曲子戏,存款就是她的底气。
图片
林场里的女性技术员
而在石羊河林场,这是一种更普遍的变化。春种期短,林场需要招临时工来种树,通常,来的都是留守在家的中年妇女。杨淑英是跟班作业员,每个春天都要和这些临时工一起作业。有时候她会听到妇女们相约去镇子里逛逛,“现在花自己的钱也不用看老汉脸色了,去买点漂亮衣裳去。”
作为石羊河林场为数不多的女性技术员,这是杨淑英最欣慰的时刻之一。看到临时工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服出现在林场,她会忍不住觉得,这就是沙漠里的春天。
06
水草丰茂之地
2023年的某一天,在往更远的沙化土地上种树时,庄润的侄子庄森军遇到了一场沙尘暴。他带着工人迅速赶回管护站,进到102号梭梭林,“一下子就感觉风小了”,沙子拍到脸上的力道也轻柔了。
看着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如今梭梭成林,看到从“一炷香”大小长到比他人还高的梭梭树,他实在喜欢,用手轻轻抚过梭梭枝条。从四川跑来参观的游客笑了,“她们说你怎么像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说这就是我的孩子。”
“梭梭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乌拉特后旗农民黄三的回答是:奔头。
图片
河西走廊敦煌蚂蚁森林102号梭梭林,图为2024年3月拍摄,不少梭梭已经长到2米多
黄三曾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个牧民,禁牧之后,他去了新疆、北京等很多大城市打工,直到年龄的限制将他又赶回内蒙。2019年,他接到了蚂蚁森林的植树项目,持续种植至今。
四年多的时间,黄三的体重从95公斤掉到不足75公斤,手上腿上碰得到处是伤,皮肤被太阳晒得烂一层、再烂一层。忙的季节,甚至有时候一天都喝不上水。女儿毛毛看着父亲急得不行,“不理解,为什么要苦成这样呢?”
直到她跟着父亲下了一次林地。梭梭林长得绿油油的,“可旺盛”,她看到父亲穿梭其间,每一个动作都展露出他的喜悦。“好像跟挣钱没什么牵扯,但心里面就挺满足的,有一种成就感。”黄三说。
图片
河西走廊金塔蚂蚁森林315、316及666号胡杨林,摄于2023年
毛毛模模糊糊地认可了父亲的事业。但她心疼父亲苦,于是25岁的她放弃城市,回到老家与父亲一起下地种树。
3年多后,她好像理解了父亲:“种树能让沙子变成土,变成土以后就有了水。树活了以后,虫子就活了,有虫子鸟就活了,鸟活了以后,狐狸啊、狼啊那些动物慢慢就都回来了。这东西就好像是孕育生命,是好的事情。”
图片
巡护员在位于民勤的蚂蚁森林694号林拍到野生黄羊
毛毛所描述,就是王力清记忆中的家乡,曾经的绿洲。小草铺满沙地,草地上有马、有羊,顺着动物的脚印就能找到草湖,湖边长满芦苇。丰水期的时候,人趴在井口就能喝到水,很多植物都能在绿洲里存活,包括高大的杨树和樟子松。
虽然自己能看到的希望渺茫,但是王力清想着,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家乡会再变回水草丰茂的地方。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汪婷婷
编辑 | 马妍睿
统筹 | 张鹏霞
排版 | 静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