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青阳作协为何显玉新作《东圩埂》共办研讨会

大皖新闻讯 资深媒体人何显玉的新作《东圩埂》日前公开出版,这是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何显玉先生又一部纪实散文集。现为中国作协会员的何显玉现定居九华山下茶溪小镇,池州青阳也成为其继庐江“东圩埂”后第二故乡。近日,池州市和青阳县作协联合主办何显玉散文集《东圩埂》研讨会,池州市及青阳县部分文人墨客相聚九华山下,研讨《东圩埂》,探究当下乡村文学与各自心中的故乡原风景。
图片
打开乡愁的方式也很多种,哪一种里少不了深情与诗意。研讨会上,与会二十余名教授、学者、作家围桌而座、畅所欲言,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畅谈阅读《东圩埂》的感受及心得。研讨会上不仅有赞美之辞,也有对作品短板的指正与建议。与会人员表示,这样的研讨会务实不空洞,既有围绕新书的探讨交流,又有针对具体文章的分析点评,让人眼前一亮。
池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大九华》主编阮德胜主持学术研讨环节。阮德胜表示,给一位作者、为一本书单独举办研讨会,这在池州是第一次,也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常有。阮德胜还结合相关与会人员的评论,围绕“我”的故乡与文学故乡的问题、生活的真实如何进化成散文的真实、散文的形与神的关系、散文的文学意义来自生活但不能依赖生活等方面话题展开而谈,剖析文章结构、遣词、选材、主题、细节等诸多创作中遇见的问题。与会者均表示,研讨会最后简直成了一次文学讲堂,让人受益匪浅。
研讨会上,各位文人墨客都说了啥?《东圩埂》勾起了众人心中哪些难忘的乡愁记忆?又带给每一位阅读者什么样的阅读体验?
图片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池州市作协主席何家荣说,读《东圩埂》,刚开始有一种错觉,以为它是一部自传性质的怀旧小说。他不敢相信,作者竟有如此大的勇气,直面曾经那般苦不堪言的穷困和不堪,且多是真人真事。读《东圩埂》,他不由地联想到了余华的《活着》,尽管一个是散文集,一个是长篇小说,但写的都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作者都力图通过自己的讲述,认人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所活着。”
何家荣认为,作者力图使文字成为“东圩埂”的乡村纪念碑。书中的很多文章,都可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乡人列传”。此外,作者还善于发掘苦难岁月中的诗意。人间纵有万般苦难,岁月亦不乏温情。他找到了故乡苦难生活中的诗意,发现了故乡人超乎寻常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让东圩埂人无惧灾难,笑对生死,永远“往生活的高处与生命的高境行走”。
中国作协会员、青阳县文联原主席马光水认为,《东圩埂》是一卷诚实的乡愁档案。在巍峨灿烂的赞歌式写作的街市之旁,还保留着散文诚实写作的一点点空间,算是难能可贵。作者总是以悲悯的情怀观照众生,善于发现人性之美。“读东圩埂人,我常常联想起《白鹿原》中那些可爱的灵魂。何显玉先生在《东圩埂》里,为我们还原了一群活色生香、原汁原味的乡村人物,他们的忧愁、挣扎、苦难,被全部浸泡在东圩埂里,东圩埂是他们避风挡雨的灵魂归宿。”
马光水提到,不知是谁说过,“诗人的天职是还乡”。其实,所有人的宿命及骨子里流淌的基因,就是叶落归根。何显玉先生通过《东圩埂》,将这种基因演绎得更加顽强,更加丰富多彩。东圩埂苍凉的底色,在《东圩埂》里重现,在东圩埂升华。
图片
“读《东圩埂》,感受到了‘二珍’:一是‘敝帚自珍’,二是‘如数家珍’”。学者博远认为,东圩埂是何显玉先生的故乡。他对故乡有着坚强的执念和深厚的情感,“敝帚自珍”完全可以理解;何先生又曾经是名记者,对事物极具敏感性。在他的文字里,无论说到故乡的人情事物,还是想起故乡的草木风情,样样“如数家珍”,仿佛说的都是眼前事,当下情。情浓意切,感人动心。“因此,很多章节的细节都触动了我的泪点。感时花溅泪,近乡皆惊心。”
博远表示,他一直觉得,何显玉先生是一只游弋于生活中的章鱼,身上有着太多的触觉,而且敏感。自他从城市忙碌中来到九华山的日子里,日常生活的世态人情,与之共生的狗猫动物,以及自然界的风雨鸟鸣,都被他咀嚼成一篇篇精美的文字,于己愉悦,予人欣赏。
青阳县作协主席张红表示,夜静时读《东圩埂》,内心泛起阵阵涟漪,一种源于生命、素朴、深厚的情感扑面而来。《东圩埂》,可以说是真情漫溢其中,与许多浮光掠影、闲情纵笔的思乡追忆不同,《东圩埂》是以“非虚构式”的笔触,触摸时光里那些刻骨铭心的人和事。书中每一篇文章既能真切感受他对故土亲人、对故旧新友的真情厚爱,又从丰盈的细节描摹中,感知地地道道圩区“原住民”的生活体态和原滋原味的日常,传递出这一方小小土地上人们的生存常态和顽强坚韧。
张红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是一方人的根。从东圩埂的风土人情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成长史、奋斗史。其实,无论是其个人,还是著作,都是励志的好教材。读这样的乡土散文,犹如一个邻家大哥在身旁讲自己的人生故事,不用铺垫,读者就进入到故事所描述的情景。
图片
池州乡土文学作家章小兵认为,何显玉先生从宏观着眼,微观落笔,为世人绘就了一卷《东圩埂风俗图》。其乡土本色的多元呈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风趣的乡土语言,让文章活色生香;其二,真切的乡土挚情,在书中总是扑面而来;其三,敞亮的乡土哲理,道出了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其四,闪光的乡土人性,让书稿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此外,蛰伏的乡土血性、质朴的乡土智慧、难忘的乡土童趣、浓郁的乡土风俗、朴实的乡土幽默等几个闪光点,都让人印象深刻。
池州“90后”诗人汪昆认为,《东圩埂》之美在于真,阅读起来酣畅淋漓,联想起来身临其境。作者说:“圩埂上的人是同时代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东圩埂也是万千村庄中的一个缩影。”但在“东圩埂”这座乡村纪念碑面前,每一位读者都是一位仰望着的孩子。作者写下《东圩埂》,又一次越过往事的悲欢离合,在有血有肉的村庄里“突围”,重新做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让无限开放的叙述视角,归根,结底。读完《东圩埂》,想起千千万万个东圩埂,看见千千万万个东圩埂。
此外,当天的研讨会上,池州及青阳县文化人王光龙、徐累先、刘向阳、王士文、杨林等人均结合个人阅读体验,围绕 “一个游子的纸上还乡” “身走过、心也走过” “在人生的巨大差距里” “情到真时淡也浓” “为家乡摄影,记时代变迁”等主题,现场发表了阅读《东圩埂》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整理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