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聚焦墨·CHINA

图片
“用传统笔墨体现当代艺术观念,当代水墨艺术家一定要与时俱进,体现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风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石墨说。
4月21日,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打造的系列品牌展,第一届《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展出。
展览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承办。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主办方提供
水墨艺术起源于中国,流行于世界。当代水墨艺术既继承了传统又从全球化视野中汲取养分,是受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培育而形成,具有独特艺术语言与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
此次参展艺术家包括刘国松、贾浩义、刘一原、张雷平、蒋奇谷、程雁滨、陈九、何曦、邓建强、石墨、王敏杰、樊杰颖、丁设、杜松儒、徐航、王煜、朱小坤。
17位参展艺术家以原创和探索性技法观念走在从“实验水墨”到“抽象水墨”“新水墨”再到“当代水墨”概念演化发生的前沿,也试图在西方艺术体系的全球化语境中回归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生态。
展览旨在通过集结当代水墨艺术家群体作品,梳理近四十年中国水墨创作话语变迁历程,以海派文化为培育土壤力图清晰展现不同历史阶段的水墨艺术新形式、新观念与新景观,同时关注艺术家文化身份建构与水墨艺术的国际交流传播。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主办方提供
学术主持林明杰表示:“‘水墨’,是中国艺术的名片之一。而今天当我们再度提及‘水墨’这个概念,它甚至已经成为形容词。在全球化的当代中国艺术语境中,一切具有抽象化意象化的艺术行为,都能称之为‘水墨’。”
也因此,《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的理念架构建立在对当今水墨艺术的新理解之上,从中国水墨本身出发以当代艺术视角向全球化的水墨艺术发展进行总结与探讨,以当代水墨学术现状绘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无限可能。
石墨表示:“展览探讨在本土话语体系构建进程中,‘水墨’与艺术家之间的多维关系以及水墨艺术如何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融合发展中打造文化自信创新案例的样本。”
图片
图片
展览现场 主办方提供
开幕式当天,还举行了“墨·CHINA ——全国当代水墨名家系列展”研讨会。
近年来,艺术家丁设致力于抽象符号表现和东方文化书写,其中包括当代水墨的探索。“水墨是中国最具底蕴、最具特征、最有生命力的视觉语言,我们有责任发扬光大。在这块土地上,有水墨基础,中国水墨何去何从?上海可以成为当代水墨探索的前沿阵地。”
参展艺术家张雷平说:“当代水墨的表达,既需要传承传统,又需要和传统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为现在的审美增加一点新鲜感。”师出吴昌硕门下的张雷平,多年来一直探索中国笔墨与西方构成的融合。
“当代水墨一定要有中国水墨精神,但作为艺术家,放弃一些非常熟练的技巧,打破一些传统绘画的界限,会带来全新创作天地。”
参展艺术家何曦善于用传统山水画技法来表现海浪瞬间凝固的庄严和巍峨。“一个艺术家在笔墨探索的过程中,不应被市场左右,应该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图片
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提供
展览将展出至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