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新颜里的“文化之美”

图片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图片
同里古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钟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一首送别诗《送人游吴》,将姑苏城的繁华盛景凝聚在了他的笔端,形象到极致,以至于离别愁绪都被淹没在那一座城的如画风景里。时光不停流转,千年以后的苏州大地,小桥流水人家依旧,却因古建筑的焕新有了新的生命力。
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水与船、桥与岸、绿荫与阳光、过客与居民相谐共生,一起构筑了古城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同为苏州历史的见证者,走过2500年岁月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了城内最密集的河道、桥梁、水巷,被誉为苏州古城的缩影;1000多年历史的同里古镇依水而居,已成为江南水乡文化景观千年传承的“活态样本”。
在遗迹的原貌中探历史之幽
一条街,映射一座城的历史。
4月20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报道调研行走进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或是穿梭其中不停地打卡拍照,或是坐在岸边的水吧食肆里谈天说地。
低矮的粉墙黛瓦民居前偶有主人端坐静观往来的行人,奔流的河道上阿婆一边划着船一边用吴侬软语为游客介绍着途经之地……
今日的繁华,亦可看到昔日的点滴痕迹。平江路入口处的《平江图》碑刻,详细地记载了宋代平江城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现在的苏州老城区大致保留了与其相似的格局,而以平江路为核心的区域也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延续至今。人潮汹涌的平江路,不仅拥有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还保存了众多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耦园、全晋会馆等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洪钧、叶圣陶、沈柏寒等名人故居,共同承载着平江路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同沉淀在岁月里的记忆之书。
一座古镇,书写半部江南画卷。
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之畔的同里古镇,河港纵横交错,小镇内有7个小岛、15条小河、49座古桥。“云裳阁”“桃花坞”“最江南”……诗意的名字,在同里随处可见。无论是古镇的中心区,还是小镇的外围边缘,都遍布着民宿、书屋、咖啡馆,这些现代元素丰盈了同里古镇的生活,也实现了古与今、城市与乡村的对话。
“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是同里古镇修缮古建筑一直遵循的原则。修缮过程中,对古镇里的退思园、丽则女学、崇本堂等文物保护单位,皆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蓝本恢复旧貌。为留古建原味,最大限度地选择了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工艺,保留与传承传统工艺做法,尽可能多地保存文物建筑的原真性。现如今,同里古镇已先后建成私家宅院38处,寺、观、祠、宇47座
图片
现在的花间堂·丽则女学
图片
江苏按察使署举办的活动
距古镇入口不远处的退思园与相邻的丽则女学旧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虽然比邻而居亦曾经属于同一个主人,但退思园盛名之下游客不断,已成为花间堂·丽则女学的酒店却隐藏在小巷深处。通往丽则女学旧址的路幽远而安静,古朴典雅的庭院里现在仍有女学书苑与创思院。院落前,一木质牌匾上的文字诉说着丽则女学曾经的过往。光绪三十二年(1906),仅19岁的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传薪,受蔡元培等在上海创设爱国女学的影响,在家乡创办了丽则女学,这所学校开吴江女子教育之先河。可以想象,在清末民初的时代,这所学校改变了多少乡村女性的命运。
“活化利用”带来崭新样貌
厚重的历史记载着一座城的变迁,老街的新颜也见证着一座城的焕然新生。“修旧如旧”是留住这座城市的“古”,“活化利用”是开创一座古城的“新”。
在修缮旧址的同时,苏州一直在尝试将文化活动、文化展示、节庆体验活动等融入古建筑与历史文化街区当中。在平江路,声声入耳的有评弹、有昆曲;绚丽夺目的有苏绣、有缂丝;在同里古镇,听得到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里宣卷,看得到剪南春的剪纸。
而在32号街坊,中国古代六部官制的近距离体验活动正举办得如火如荼。
“小朋友,我来教你,先把‘银子’放进秤盘,再捏起秤杆上的绿色提手……”在32号街坊的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工作人员赵媛正在为小朋友示范如何称碎银、制作金箔红包。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修缮开放后,经常开展不同的文化展览以及沉浸式非遗体验活动,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的官僚制度、司法体系,还可以亲身体验苏绣、拓印等非遗文化的魅力。”
除了拥有文化小剧场、艺术展馆等文化场所,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还成了青少年研学的又一胜地。正在展出的“匠海拾遗——沉浸式名城非遗文化体验展”,通过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和非遗作品展陈、非遗技艺展示、非遗手工体验等多种形式,将传统非遗文化巧妙地融入了古建老宅。在主题厅、穿越古今厅、光影数字厅、织布技艺体验厅,虚拟与现实完美融合,让这里变成了活态的非遗沉浸式体验空间,为按察使署旧址更添一份生机。
“活化利用”,让江苏按察使署旧址重现昔日风采的同时,也有了崭新的样貌。
32号街坊的小巷,处处都可看到沧桑岁月的痕迹,一些古建筑已经难以猜想其曾经的模样,只有一块块石碑记录着历史沧桑的脚步,或是百姓的故事,或是名人的传奇——位于西庙堂巷22号的畅园,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占地仅1亩有余,是江南园林中小型园林的代表作。距离畅园不远的忠仁祠,曾是明代光禄寺徐如珂的故居,杨绛与钱钟书也曾经在此居住过近10年光阴。据苏州名城更新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华茂勇介绍,就在今年,这里将被打造成“围城书局”。那些掩藏在市井之中仍紧闭着门窗的一座座古宅,将带着新的使命翻开新的一页。
如今的32号街坊,已有许多古建古宅得到整修并植入新的功能,曾经的古建筑现在是民居、书屋、酒店,是文化艺术空间……未来还会以更多元的面貌出现。岁月留痕,走过时光长河的姑苏古城正一步步迈向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