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微空间,亮起“阅”见未来的灯塔

图片
这个周末的龙南佳苑灯塔书房,比往日更热闹。一场“诗词大会”即将举办,候场的工夫,00后的王同学窝在靠窗的小角落读书。他翻阅的是《查令十字街84号》。书中人物相互通信,他仿佛得到一次“精神快充”,生发了各种想法,建立起一个小小的精神园地。
他身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倾向在这一类生活中的微空间阅读。
图片
龙南佳苑灯塔书房,是徐汇区第一家“亮灯”的灯塔书房。它的设立,起源于徐汇区图书馆的闭馆改建。闭馆期间,老读者跑来问: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能否延续?便有了灯塔书房——“我们是想让阅读走进更多公共空间,市民随时随地获取阅读资源。这样一来,知识就像灯塔一样照亮每个角落。”在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看来,“光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凝聚人”。
眼下,龙南佳苑灯塔书房通过挖掘社区内不同行业青年人才的专业优势,打造出一系列自治文化项目。使读者从资源的被动输入型,转变为自主输出型,激活一座座小灯塔,阅读、思享、创新的文化赋能城市能极。
图片
所以,徐家汇书院以“光”作为自己的符号,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对周边进行辐射,目前全区共有25家灯塔书房,已覆盖社区、景区、园区、街区、商圈等地域。今年还将继续落地2-3家。“以光的力量策源,以点带面,让标志性文化建筑与星罗棋布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共同汇聚成书香的星辰大海。”
顺藤摸瓜
老常几乎每天都会来读会书,他说,这里读书是要“翻台子”。
一年前,肇清片区生活盒子灯塔书房在斜土街道新晋启用,这也是第23家。面积着实算不上大,统共20余平方米,半间教室大小。整墙排布的书架,努力节约空间,但数张座椅还是挤得满满当当。
本来这儿嵌入了各种生活服务功能,但唯独没想作书房。奈何居民需求强烈,想在家门口读读书、看看报。小空间,也挡不住来读书的人。他们自有办法,下午生活盒子里的社区食堂结束营业后,桌子一整理,就是妥妥的书桌!
图片
放眼徐汇区,在生活盒子、党群服务中心辟出灯塔书房的,不在少数。其背后,是徐汇区图书馆协同街道社区、楼宇商圈、景区公司、文化场馆等不同对象,挖掘区域内闲置、待转型的公共空间资源,通过设计再造,盘活存量空间,注入文化元素。
“空间有大有小,架上的书籍最少100多册。当然更多的也有。”房芸芳坦言,灯塔书房较之于图书馆,书籍内容优势不大。但却因为当下获取阅读资源的途径太多元了,灯塔书房因为符合现代人的某种习惯,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图片
“这是一个‘顺藤摸瓜’的过程。”房芸芳打趣。如今的阅读,尤其是小朋友的阅读,存在“健身式困境”:如果孩子一开始展现出兴趣不大,家长便会轻易下结论认为“我家孩子不喜欢读书”,只借了几次书就放弃了,难以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而灯塔书房,往往就是在和生活盒子的结合中,润物无声培养了阅读兴趣、陶冶了文学素养,反而提供更多可能行。
而且灯塔书房里的书籍,也是根据周边文化设施、属地特色、空间定位和服务人群特点定制和配送的。
比如在湖南街道长乐邻里汇,也有一个不大的灯塔书房。这片土地太特别了——长乐路339弄是建于1934年的新式里弄蒲石村,弄内18号3楼曾设有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电台,它是抗战爆发后,李白奉命来上海建立的。所以在书籍的选择上,“历史”“传承”成为重要一部分,还专门为小人书、连环画单独辟出一块书架。
图片
书房的日常负责人——80后何俊的办公桌,就“安”在灯塔书房里。他观察到,来的读者里,一老一小、亲子家庭居多。“会有上了年纪的居民对我感叹,这段历史,就是我们经历过的,我们小时候就这样。”何俊也触动于老人对书籍、报纸的爱惜,“看到很多人对上海老洋房感兴趣,我们也会开展相关的讲座活动。”
人与人在这个小空间交流、交心。逐渐得,外来务工人员、外卖小哥也愿意走进来。“当时过年,我们邀请他们来包饺子、进行手工制作,小小的书房暖意融融。”何俊说。在书房待久了,他自己也产生了获得感和归属感。
读书,也是读人、读城。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许这些书填充不了你们的求知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西岸美术馆的“书架”,很多人带来自家图书,留下便签,这些书籍加入了“书架”的一格,填满了空间,同时也让来到“书架”前的读者有了更多阅读选择。
这是3年前开始的一次“奇遇记”。西岸美术馆推出共建式开放阅读项目——“书架”,希望通过零门槛、无边界的阅读,构筑个人精神体验与公共艺术间的桥梁。
图片
“书架”不仅提供与展览相关的画册及艺术理论书籍,公众可以通过 “书架”筹建计划捐赠书,成为“书架筹建合伙人”,思想在书页间传递,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美术馆的共建者。也让每一个到西岸美术馆的参观者,都能通过书籍的流动,彼此交流对于艺术的感受。
“截至目前,公众捐赠图书560本,机构捐赠800余本。”在西岸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书架”项目负责人方小雨手头,有几张电子表格,详细记录了3年里,书籍如何从最初的“0”,到现在整整一面墙的书架仍是放不下,需要及时更换书籍。书架上放不下的书籍,还在徐汇区的其他灯塔书房流动,留给有需要的人。
图片
“幸运的是,他们的言语灵魂,随着书籍纸张得以长久存留。”方小雨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老教师一口气捐出23本书,每本书都有被翻阅过很多次的痕迹,书里还做了各种标注。内页贴了一张捐赠理由:“希望将知识传递下去。”
读书不止在读书日,读书也不止在图书馆。房芸芳近年来感受到,越来越多区域主动找上门,询问“能不能挖潜,给我们也打造一个灯塔书房?”这些相关负责人的主动,说到底,是百姓的迫切需要。因此,一些灯塔书房也在改建过程中,邀请居民共同参与,谈需求提建议,建成后由志愿者自治管理,自发形成阅读团队,提升居民认同感的同时增进了社区融合感。譬如长桥街道的华二服务点主打老上海文化点位,建设全程由居民参与,融合基础调研“头脑风暴”、居民口述史、旧物改造、互动设计工作坊等形式打造参与式共建共管自治的模式。
眼下,灯塔书房与上海新华传媒“城市书房”开展合作,以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打造线上借阅互动系统。今年将试点通借通还、心愿书单、图书推荐、读者交流等延伸服务功能。房芸芳说,后期不定期开展现场调研回访、随机居民访谈等持续关注读者,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不断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建需求。
  作者:王宛艺
文:王宛艺图:赵立荣 叶辰亮 采访对象供图编辑:刘力源责任编辑:苏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