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已成过去式

早上海志愿者
当社会不断滚滚向前时,我们有些几千年沉淀的文化,也渐渐不复存在。比如说家书,这种亲朋之间的交流方式,已基本上被抛弃了。尤其有了微信之后,很少有人还去花时间写信了。
何谓家书?家书,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是家中所保存的书籍或家人来往的书信。出自《宋书·武帝纪中》。但实际生活中,我们解析这个词汇时,多数还是指书信往来。
图片
家书就是在外地或外国的地方时,家里人之间相互来往的信,大多都是外地人写给家里人的,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地的情况和平安与否等等。以及家里人写给外地人的信,信的内容大多是问候是否平安等。
家信,指漂泊在外的人与家人相互来往的信,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在电报等通讯方式普及之前,家书是家人之间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家书是从大约文字产生的时候孕育出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年轻时,被分配到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这属于市属外农,大丰部分区域作为是上海一块“飞地”,地方是江苏,但管辖却属上海。
记得在去农场的当天,父母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记得多写信寄回家,让家人放心”。我三哥在昆明钢铁厂工作、四哥在新疆阿克苏农一师支边,他们当时离开时,父母也强调要多写信。
父亲在那一代就算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好多老同事要写信,就找纪会图(父亲名字)。他们请父亲去写信,完了会招待父亲吃饭以示谢意。有的老朋友要写申诉书什么的,也找到父亲,会斟酌写上好几稿。
父亲还专门做了一个大号信件袋,一共是六个袋口,分别标明:昆明、新疆、大丰(这是我们弟兄仨),还有:安徽、苏州(这是父母的原籍),最后一个是:综合。
还在我念书时,只要三哥、四哥来信,父亲就先拆开看过,然后将母亲、我和妹唤来,让我或妹妹当场念信。一个是信中内容让家人们都知晓,还有是提高我俩的阅读水平。父亲回信后,同样也会让我俩念一遍。
我的语文水平相对好点,与经常阅读家书有直接关系。父亲会点评信中哪些句子好,值得学习,哪些是病句,包括错别字也会指出来。
我去农场后,常常忽略写信,为此经常受父亲批评“写信马虎,寥寥数笔。字迹潦草,看不清楚”。父亲不仅来信指出,连我来沪探亲、开会,见面也会对我说:“家书一定要认真,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在当年如雷贯耳,谁不知道呢?在我最艰辛的年月里,父亲的家书曾经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为我健康成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当时我在农场,只要邮递员来连队,大家都会簇拥上去,询问有没有自己的家书。如果有的话,就一蹦三尺高,开心得找不到北了。
我们下一代基本就不写家书,孙子一代就更不提了。不要说小辈,就说我们自己,现在谁还写家书,这都是过去式。可我们这代人骨子里,还是留念过去有家书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