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访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合作引关注,美国正极力阻挠?

图片
4月22日至24日,伊朗总统莱希率高级别代表团对巴基斯坦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停留伊斯兰堡、拉合尔、卡拉奇等地,会晤巴总统扎尔达里、总理夏巴兹、陆军参谋长穆尼尔等巴方军政要人。
这是巴基斯坦自2月大选后首次接待外国元首到访,发生在伊朗刚刚向以色列发动报复性打击、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背景下。此访有何看点,体现宾主双方怎样的考量,引发外界关注。
议程丰富
22日,莱希率高级代表团抵达巴首都伊斯兰堡,受到巴方热烈欢迎。随后,莱希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举行会谈,同意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强调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当晚,莱希与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举行会谈。巴军方称,双方重点讨论了地区和平、稳定和边境安全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根据伊总统办公室、巴外交部等多方介绍,莱希此访议程丰富:涵盖伊斯兰堡、拉合尔和卡拉奇三地,会见巴总统、总理、陆军参谋长、参议院主席、国民议会议长等巴方官员,讨论事关两国关系和地区局势的广泛议题,促进贸易、互联互通、能源、农业、民间交往和反恐等各领域合作。
两国舆论勾勒出此访几大看点:签署多项合作文件、为伊斯兰堡“伊朗大道”高速公路命名、讨论搁置多年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等。
相互支持
这是巴基斯坦自2月大选后首次接待外国元首来访,也被视为伊朗和巴基斯坦加强关系的重要契机。两国不仅拥有长达900公里的共同边界,还保持着植根于历史、文化和宗教的传统友谊。不过,两国关系曾在今年早些时候遭遇波折。
为报复伊朗东南部省份遭恐怖组织“正义军”袭击,伊朗1月对巴基斯坦境内两个“正义军”重要据点发动越境打击,震惊伊斯兰堡。巴基斯坦召回驻伊朗大使,并“以牙还牙”袭击伊朗境内相关省份的“恐怖分子”藏身处。伊朗外交部随即召见巴驻伊朗临时代办,抗议巴方袭击。
不过,就在边境互袭后不久,两国“悬崖勒马”,通过外长通话等渠道迅速达成缓和局势的共识。当月晚些时候,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访问巴基斯坦。双方同意建立外长级联合协调机制,加强安全情报合作。巴方随后向伊朗总统莱希发出访问邀请。
如今,时隔近3个月,莱希应邀访巴之际,伊朗的处境更显艰难:刚刚向以色列发动报复性袭击,又遭到西方新的制裁。外界围绕此访解读出“修复关系”“寻求支持”“促进经贸合作”等多重意味。
政治上,舆论指出,此次访问具有重要意义,德黑兰面临着与地区国家加强关系的更大压力。
“在紧张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德黑兰正寻求更多道义和外交支持。”巴基斯坦前参议员穆罕默德·阿克拉姆表示,伊朗与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关系良好,也希望巴基斯坦加入这份友好国家名单。
“莱希此行希望争取巴基斯坦军事领导层对伊朗的支持。”巴基斯坦分析人士莫沙拉夫·扎伊迪称。
经济上,舆论指出,伊朗希望通过此访促进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整体贸易。两国目前的年贸易额约为25亿美元,莱希提出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100亿美元的目标。
“两国之间存在大量非正式贸易,包括液化天然气与原油。伊朗还向巴基斯坦边境地区提供电力。”悉尼科技大学巴基斯坦问题学者穆罕默德·费萨尔称。两国贸易联系、能源合作仍有提升空间。
反观巴基斯坦,舆论指出,巴战略界一直寻求与伊朗加强接触。究其背后,巴基斯坦内外承压,与印度、阿富汗的边界都存在问题,国内政局动荡尚未彻底平息,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因此,“与伊朗恢复正常、稳定的关系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至关重要。”巴基斯坦外交官马雷哈·洛迪称。
强大阻力
作为地区大国,伊朗与巴基斯坦加强合作,将增加对当地恐怖势力的威慑,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引人注意的是,两国之间的正常合作仍面临强大的外部阻力:美国。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在巴基斯坦对外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冷战时期,两国结为对抗苏联的“亲密盟友”;“9·11”袭击后,两国缔结“反恐同盟”。近段时间,尽管两国龃龉不断,但巴基斯坦仍寻求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向其提供贷款。
正是由于美国的反对,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备受瞩目的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至今仍处于搁置状态。
外界注意到,22日,莱希与夏巴兹的会谈未提及天然气管道计划的进展情况。两国曾于2010年签署一项为期25年、价值约7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同意修建一条从伊朗南法尔斯气田到巴基斯坦南部省份俾路支省和信德省的管道,由伊朗向巴基斯坦出口天然气,预计2014年底前开始输气。此后,伊朗方面已完成其边境一侧1100公里的管道建设。但巴基斯坦一侧的管道建设因其担心制裁等原因长期拖延。
“伊朗已将今年9月定为巴基斯坦完成其境内管道建设的最后期限,否则将诉诸国际法庭。巴基斯坦可能面临高达百亿美元的违约罚款。”巴基斯坦分析人士萨贝纳·西迪奇称。
今年2月,巴基斯坦批准建设一条从伊朗边境到巴港口城市瓜达尔的80公里长的管道。但美国立即表示反对。美国国务院高官3月扬言:美国正在尽最大努力阻止该项目的建设。
在此情况下,巴基斯坦能否修建上述80公里的管道?它与伊朗的能源合作能走多远?舆论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