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一家独立书店如何走过?

“你们不容易。”每个走进“我们书店”的客户,不约而同都会说这样一句话。但书店合伙人马一却从不这样认为,他说:“其实,哪一行都不容易。”
从2008年到2024年,这家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的独立书店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马一向记者讲述了独立书店的前世与今生。
图片
马一,上世纪70年代生人,现为青岛“我们书店”合伙人之一。马一以前做过中学教师,后来辞职去北京,做过两年的出版社编辑,因为买书认识了现在的合作伙伴老马。
“我在奥运前从出版社辞职,约老马到青岛游玩,顺便逛了几家民营书店,发现做特价学术书的偏少,于是开始寻找房子,先是想在大学周围,因房租过高放弃,最后选择了远离大学区的文化市场。”马一回忆。
有了开店的想法,书店的名字就是重中之重。有朋友建议叫“二马书店”,因为两人都姓马,后来觉得“我们”比较大众,好记也好玩,同时也是书名,就这样定下了。
“我们书店”不大,一共两层,满满当当都是书,一层是三三两两正在看书的人,二层是马一和朋友们聊天的茶室,双方兴头正高,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老板,结账!”有顾客一喊,马一就会立即从楼梯走下来,一边结账,一边询问客人需不需要装书的塑料袋。
图片
马一回忆,开店之初的半年,因为书店在文化市场的三楼,没有醒目的标识,读者完全不知道楼上还有书店,主要是朋友们自己购书并帮助宣传,本来想象中第一年是不指望盈利的,但实际是书店在半年时间就已经正常运转了。
在马一看来,对于所有的独立书店而言,2012年是一个转折点,由于租金上涨,很多书店入不敷出,接连闭店。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些品牌书店开始尝试转型,书店开始与商场运营方谈好三年免租的条件,商场通过书店引流,书店则通过咖啡和文创产品盈利,三年免租期过后,书店再换一个地方。
根据马一的观察,目前有些书店又开始尝试新模式,比如把书店开在比较偏远的乡村,可能会有一部分补贴。但从他与同行达成的共识来看,书店就应该开在人流量密集的商业街,“例如我知道在北京的一家书店,光房租一年就130万,但因为位置好,客流量大,晚上11点都还有二十多位顾客,书店都关不了门。”
有不少人好奇,为什么这家书店能坚持16年?“因为我们在三楼,房租本来就低。”马一回答,2008年房租是15000元,现在房租上涨到了30000元。“我们能坚持到现在,并不是我们做的比人家优秀,而是人家都倒了,我们比较被大家关注。”
“老板,这里有萨拉马戈的《修道院纪事》吗?”一位年轻小伙问道。
“有,在楼梯这里,你自己找吧。”马一回答。
“多少钱?”
“打五折。”
“你们不容易。”小伙子在结账时说。
马一笑了笑,“你是在小红书上看到我们店的吧。”小伙子点了点头。“现在很多年轻人看了社交平台上的推荐之后找到这里,曾经有两个女孩子素不相识,后来在书店热烈讨论了一通,一起欢快地去逛台东了。”马一说。
在收银台前,贴着一张寻人启事,原来这是一位老先生寻找校友的启事。马一回忆,几个月前,几个中国海洋大学的年轻人来到书店看书,巧遇一位老先生,他同样是海大的校友,双方聊得很投机,后来因种种原因,老先生没加上微信。老先生数月后后悔了,想邀请年轻校友去看看自己在黄岛种的花园,为此,他写下了这张寻人启事。
书店似乎给人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连接场。“有一次我们店里聚集了22人,后来发现,其中21人都是来聊天的朋友,仅有1位是顾客。”马一笑着说道。
马一的儿子今年上初三,正准备中考,他自称是“书二代”,最喜欢的书是加菲猫,他的理想就是像加菲猫一样吃饱了就睡。之前儿子哼哼唧唧不愿上课,马一就让他在楼下摆摊卖书,儿子摆摊后挣了几块钱,发现还不够买一只冰糕。 “儿子认识到了挣钱的不易,说还是去上学吧。”马一说,也许这才是最好的一课。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