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看书了?来看看南安这些人的读书故事

世界读书日
有人在浩瀚的书海中,感受前辈风骨;有人在文字的传奇里,寻回坚定初心;有人在作者的智慧间,窥见未来奥秘……读书,是极不平凡的一件事。
千年古郡,文墨飘香。在南安,有不少热爱阅读的市民。今天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连日来,记者前往各大书店、图书馆,随机采访了一些热爱阅读的市民,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
图片
全职妈妈和3个孩子的“小读书会”
“一上完兴趣班就过来了,他们听说要来书店都很开心。”全职妈妈黄女士有3个孩子,分别上小学五年级、三年级和一年级。21日,她又带着二儿子和三女儿,来到新华书店溪美门店看书。
图片
多年来,黄女士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书籍来阅读。“现在会买和‘快乐读书吧’相关的书籍给孩子们看。”黄女士说,在新华书店,只要花上两三百元的年费办理借阅卡,顾客就可以每周借阅一定数量的绘本,享受店内购书折扣。
当然,遇到孩子非常喜欢的书,她也会买下来。他们家的书架已经被孩子们的图书装得满满当当。随着孩子的长大,她也会把一些低年龄段的绘本送给其他人,让书本“流动”起来。
由于3个孩子的年龄差距不大,除了各自看书,遇到书中有趣的内容,母子4人也会聚在一起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俨然是家庭版的“小读书会”,读书氛围热烈。
图片
许若晞是他们家最小的孩子。面对采访,她略显腼腆。不过,当提到《父与子》这本书,她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书本带来的欢乐。
通过读书,黄女士家的孩子提升了表达能力,拓宽了眼界,也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
退休老人用知识传播向善力量
“孔子门是不关的。”今年82岁的叶复基老人,用一句闽南俗语,道出了“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他有个习惯,每次从南安市李成智公众图书馆借出并读完一本书后,他就会将书名记录在本子上,这是属于他的阅读“打卡”。
图片
“书里告诉我要多做善事,要懂得忍耐,做事要公道。”叶复基最喜欢的是哲学类的书籍,从小到大,坚持读书学习,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
他说,自己20岁出头时,目睹了身患重病的李光前先生慰问国光中学师生。尽管身体虚弱,光前先生却始终带着和蔼的笑容。“他拥有那么多的财富,却乐善好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心系教育事业。”叶复基深受感动,从那以后,他就立下了一个心愿,通过刻苦读书为社会多作贡献。
退休前,叶复基曾从事农业相关工作。这两年,他还经常利用夜晚,奔走于罗东、乐峰、金淘、码头等地,传授防治病虫害等课程。
银行职员通过读书缓解工作焦虑
年轻的陈女士在银行上班,虽然平时较忙,但她还是经常抽空到新华书店溪美门店看书。
据她回忆,小时候,有时她父亲要出门买菜或者办事,就会把她留在书店。当时,有很多小朋友和她一样,一坐就是大半天,书店里海量的书籍和内容,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每到回家时间,她甚至会感慨“怎么时间过得那么快”。
现在,除了纸质书,陈女士平时也会利用手机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其中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更是成为她每晚的睡前必读。“其对热点事件的深度剖析,给了我们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一本书看三遍,能体会到三种不同的味道。”陈女士说,这点和旅游有点像,在不同的年纪去同一个景点,心境是不一样的,因为个人经历和知识储备丰富了,如她小时候去北京就想看天安门和长城,而读到一些相关的历史后,再次登上长城,家国情怀便油然而生。
她想向大家推荐余华的小说《活着》,因为在看完主人公经历的那么多事情,反而变得更加洒脱后,对比自己的工作,也就没那么焦虑了。
陈女士认为,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迫于工作、生活的压力,难以静下心来,“书会平缓人的心境,也会让身体放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反过来能促进工作开展”。
THE END
记者:朱晓西 通讯员:俞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