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河牡丹记

  当代水利专家认为,涧河发源于三门峡陕州区观音堂,全长104公里,流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于洛阳市区瞿家屯流入洛河,支流有磁河、王祥河等。涧河流域,是牡丹的重要栽培区,牡丹文化资源丰富。
金斗山上说牡丹
  金斗山位于新安县城西郊、涧河北岸,金斗山上有一座汉代建的薄姬庙,庙宇历代重修,规模宏大。
  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公元前202年,薄姬生下了皇子刘恒,即汉文帝。汉文帝对母亲非常孝顺,相传母亲卧病三年,他衣不解带,在床前侍奉了三年,并亲尝汤药,尝过之后才让母亲服用。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尊祖母薄姬为太皇太后。公元前155年,薄姬去世,汉景帝下诏,在长安、洛阳建薄太后庙。
  薄姬崇奉道家无争无为思想,又践行儒家仁孝观念,为国人树立了一个宽厚仁慈、与世无争的慈母形象。到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大力推行汉文帝、景帝、武帝提出的以孝治天下理念,把薄太后晋升为高太后。此后两千年间,全国各地广建薄姬庙,以供奉薄姬这位伟大的母亲。
  金斗山自古就是牡丹的重要栽培基地,因为牡丹是孝道之花。唐代高僧弘正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释读》中提出:“一朵牡丹,有六度之善德,乃众生得度之六大法门。”“花福赐人,是谓孝。”百善孝为先,儒家讲孝道,道家、佛家也讲孝道。宋代林同《仙佛之孝十首·许真君》说:“乡以孝廉举,仙为孝道宗。谓予方不信,君请问兰公。”
  金斗山薄姬庙中的薄姬塑像,仁慈端庄,身披牡丹纹饰礼服,头戴镶嵌牡丹花的凤冠。每年三月初三上巳节,要在薄姬庙举行敬献牡丹花仪式,并举行庙会。
  因为薄姬的生日是三月初三,正是牡丹盛开之时。宋代李流谦《晚春有感答才夫上巳之作》说:“牡丹犹欲扳春住,开到荼醾春遂去。黄蜂白蝶太痴生,抵死嗔风复嗔雨。”因此上巳节就是洛阳古代牡丹花节。北宋邵雍《上巳观花思友人》:“上巳观花花意秾,今年正与昔年同。当时同赏知何处,把酒独能对远风。”
  薄姬庙是孝道文化圣地,牡丹是孝道之花,薄姬的诞辰又是传统牡丹花节,于是牡丹文化与薄姬文化相结合,使孝道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漫步磁涧访天香
  磁涧镇在新安县的东部,位于磁河和涧河的交汇处。磁涧镇是隋朝西苑、唐神都苑的一部分,也是牡丹较早种植的区域。磁涧牡丹初植于隋唐,兴盛于宋代,传承于后世。
  元朝袁桷的《清容居士集》之《田氏先茔志》记述了金朝武略将军田青,原籍丰州,降蒙古后,成为洛阳一带的屯田官,遂举家迁洛阳磁涧。田青的孙子田君秀,任元朝的太仆院判。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三月,田君秀的父亲去世,为了选择墓地、修建墓园,竟用了三年。最后在磁涧镇白李庄建好墓园,请好友袁桷来写墓志。
  正值春天,袁桷来到磁涧,参加了葬仪。正是在这里,他看到磁涧盛开的牡丹和芍药。他在《寿乐堂序》中感叹道:“洛阳名园多矣,专美于后世,今何人哉!夫动静文养乃成其性!”
  他在磁涧,写下了传世名篇《新安芍药歌》:“洛阳花枝如美人,点点不受尘土嗔。轻朱深白铸颜色,高亚绿树争精神。那如新安红芍药,透日千层红闪烁。碧云迸出紫琉璃,风动霓裳凝绰约。我闻种花如种玉,尽日阴晴看不足。微云澹荡增宠光,细雨轻濛赐汤沐。何人看花不解理,香雪纷纷手中毁。酒酣跌荡空低昂,得意须臾竟如此。翩翩骕骦云中君,爱花直欲留青春。青春如流欲归去,明年看花君合住。”
  元朝文学家姚燧的《序牡丹》,写成于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姚燧是洛阳人,尤喜牡丹,在《序牡丹》中重点介绍了洛西刘氏园,写到这里有一株牡丹名品寿安红,这是一株高四尺的老牡丹。据新安学者安伟考证,洛西刘氏园在今磁涧镇北。
  明清时期,磁涧镇至新安县城还有多处公园,为私人捐助,为大众施茶和供人游览处,当时称为茶亭。这些茶亭,并非只有一个亭子,而是有房屋多间、土地数十亩的茶园。茶亭所施的茶,并非是从南方运来的毛尖、龙井等南茶,而是茶园中种的本地茶,主要是牡丹茶。
文化遗产觅国色
  涧河流域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这里都有牡丹的芳踪。
  1994年发现于新安县城关镇宋村的一座北宋砖雕墓中共镶砌了近30幅牡丹砖雕,分布于墓室各处,举目可见。其中有盆花、折枝、朵花等,形态各异,无一雷同。另外,发现于该县石寺镇李村的北宋壁画墓中的一幅牡丹仕女图格外传神:两侍女站立在桌子两端,桌子上摆放着一瓶牡丹插花,花为红色。
  从新安县城关镇到石寺、北冶、石井一带,为古代洛阳陶瓷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些瓷器上的牡丹纹有两种:一种是宋元时期的青釉瓷器上,多印缠枝牡丹纹,或折枝牡丹纹,或交枝牡丹纹;一种是明清民国时期的白瓷器上,多为工笔或小写意牡丹。
  新安黑陶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中心在磁涧镇,当代新安黑陶艺术家,将黑陶艺术和牡丹文化结合,制作出的牡丹黑陶艺术品,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07年9月,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一行到洛阳考察,洛阳赠送了两件礼品,分别是邵爱珍画的国画百花贺寿图和新安黑陶非遗传承人索望制作的百花贺寿黑陶盘,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共贺邵逸夫百岁寿诞。
  百花贺寿黑陶盘是在直径25厘米的黑陶盘上雕刻出一百朵牡丹,这些牡丹有大有小,最小的直径还不到10毫米,有花有枝有叶,采用了微雕技法,令人叹为观止。
  在牡丹黑陶雕刻的图案选择上,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古代工笔牡丹画,可以在黑陶上将古画完全雕刻出来,达到一种新的艺术效果;第二种是将古代瓷器上的牡丹画或纹饰,在黑陶上完整复制出来;第三种是黑陶艺术家直接进行艺术创作,把当代千姿百态的洛阳牡丹融入黑陶艺术中,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也是牡丹黑陶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一种。
  另外,新安澄泥砚、新安紫砂的制作技艺,都是非遗,当代非遗传承人将牡丹文化融入了澄泥砚、紫砂传统技艺,创造了大量艺术精品。(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