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款款:李商隐一首打破世人偏见之作,让质疑他为渣男的人羞愧

图片
看过许多传闻,说李商隐先是对初恋女友柳枝食言,后来又喜欢令狐楚府上的丫鬟锦瑟,再后来娶了妻子王氏之后,还与女冠人宋华阳痴情相恋,最后导致其怀孕而不责任。
总之,只要提起李商隐,除了说他背信弃义就是渣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商隐的成长:李商隐早年丧父,10岁之后就肩负起照顾母亲,弟姐的责任。
按他自己所写那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倚之亲,佣书贩舂”的辛酸成长历程。
后来他遇到了人生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其同宗族的叔叔,此人颇有才华,精通书法,而且淡泊名利。他对这兄弟俩充满怜爱,倾其所有传授李商隐两兄弟古文和书法。
当然,李商隐他们也很争气,他们苦读诗书,苦练书法,在堂叔的调教之下,李商隐写得一手好文章。这个也是几年之后,李商隐凭《才论》《圣论》在洛阳声名鹊起的原因。
图片
第二位贵人是令狐楚。
当然,在认识令狐楚之前,李商隐先是拜谒了已经进入半退休状态的白居易,白居易与李商隐一见如故,非常欢喜这位后生,并打趣着将来要是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
白居易觉得如此才俊理应有个更美好的未来,后来经过白居易介绍,认识了曾经担任过宰相的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令狐楚这时还兼着检校右仆射、郓州刺史、天平军节度使等重要官职。
李商隐的命运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他与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年龄相差15岁,此时的令狐绹还未中进士。
令狐绹的文才显然不如李商隐,令狐楚培养李商隐的目的,除了欣赏他之外,显然是打算一手把他培养成儿子将来的官场上的助手,算是培植自己的政治党羽,让他成为手中的一张王牌。
图片
果然,进入令狐幕府的李商隐,卓尔不群,他由一位寒门白衣跃身变为了高官身边的红人,令人心生羡慕。
以前考进士除了表面上的成绩好,还有重要的环境就是有人举荐,进入令狐家的李商隐,毫无悬念地中了进士。
24岁李商隐考中进士的837年末,令狐楚病逝。
一日王茂元大女婿韩瞻邀请李商隐一起去他家作客。在王家李商隐见到韩瞻的小姨子、王茂元的小女儿王晏镁,两人暗生情愫。
一来二去之后,李商隐免不了经常跑王家,王茂元也甚是喜欢李商隐,如果聘请李商隐做泾原节度使幕僚,也就变相的给政府令狐家狠狠的甩了一大巴掌。
图片
李商隐大概不懂政治,他单纯的以为喜欢王氏就一厢情愿的娶王氏为妻。
在令狐绹看来,李商隐这小子这个是反骨的人,这是对令狐家极大的讽刺,这个是巨大伤害。
你娶谁不好,非要娶我们家的死对头,你是谁培养起来的,你心中没有数吗?转个身就娶了政敌的女儿,我们颜面何存?
一下之间,李商隐成了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小人,名声扫地。
同年,李商隐到长安参加授官考试,但因此时已经身居要职的令狐绹一句“此人不堪”,在复试中被除名。
从此。。。李商隐的人生就在这六个朝代的更迭中,在风云变幻的封建王朝中,不断被裹挟在夹缝中苦苦挣扎,深陷“牛李党争”,一生郁郁不得志。
一个自小与命运抗衡的寒门学子,有没有你们认为的这么多的风花雪月?见一个爱一个?
图片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前后,这一年李商隐在桂管观察使郑亚幕府担任观察判官、松校水部员外郎。
他从桂林出发回洛阳,途经巴蜀期间写下这一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学习这首诗,觉得特别唯美,首先押韵得特别朗朗上口,其实巴山夜雨连续用了两次,特别容易背下来。当时,不知李商隐的经历背景,单纯就觉得很柔美。
巴山是指四川省及其周边地区,在那叠红染翠微,雨雾恋朦胧的一千多年前,身居巴渝的李商隐,在夜雨淋漓的凄清夜晚,仰长空,发出了“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哀叹;彼时,商隐眸中映照的是云霞,心中挥不去的是怅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向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情感很强烈,极富表现力。
你问我何时归家,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不论是妻子思念的情感,还是给妻子回信的情感,都很强烈。
人在仕途,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实在很难回答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这就是羁旅行役、仕途茫茫的痛苦,像转蓬一样随风漂泊,一切命运都要随着仕途而迁转!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走马兰台类转蓬”,回家的日期无法确定,人生的命运始终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妻子来信,可能文字上很简单,但算得上是灵魂烤问,我现在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能够回家,人如微尘的自己,仕途不定,命运难测,连我自己也不能确定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团聚。
图片
此时,正值深秋时节,沥沥秋雨绵绵池塘里的水也涨了上来,如此恶劣的天气隐喻着回家的路途更加不可预期,既漫长又艰难。
人如浮萍,回家的道路上、仕途上阻隔重重,就好像今天晚上巴山的夜雨一样。
大雨连绵不断,使得江河湖水上涨,我无法预知,在我回家的路上还能遇到怎样重重的阻碍,更无法预期我未来的仕途会怎样。
这里既有直接的表达,也有背后隐含的喻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同在西窗下,共对烛光那一刻,你一边修剪灯芯,我慢慢告诉你今夜秋雨,我此时此刻痛苦的情思,我多么希望能马上回到家里与你共聚情话。
诗人和爱妻肯定有过“共剪西窗烛”的经历。一个人在最孤独、寂寞的时候,头脑里涌现出来的一定是最牵肠挂肚、魂牵梦绕的场景,这一句道尽了诗人对爱妻的思念与情感。
诗人现在遇到巴山夜雨,无法按期回家,他梦想未来与妻子共剪西窗之烛,在未来的那一刻,诗人会告诉妻子,我过去——其实就是现在——我在巴山夜雨的时刻,对你的全部思念。
诗人在现在与未来之间穿梭,穿梭的全部焦点在于思念。这里对未来欢乐时光的憧憬,愈益反衬出今夜的孤寂苦闷。
图片
古代社会,幅员辽阔却交通不便,由此地到彼地,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半载。
此时一别,何时才能相会?团聚对很多人是一种奢侈的幸福,也就成为诗人们不断歌咏的重大主题。
因为团聚不易,所以生发出许多对团聚的猜想、梦想与幻想,这就为诗词创作拓展开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些猜想、梦想、幻想,成就了千千万万个李商隐、王维。也成就了千千万万首《夜雨寄北》《无题》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图片
《夜雨寄北》很美,美在于李商隐与妻子的深厚感情。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与王氏成婚,王氏虽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却始终与李商隐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每每读来这首诗,脑海里总是涌现出那句“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在李商隐的眼中,王氏不仅美丽聪慧:“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寄成都高苗二从事》)“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李夫人》三首其二)而且很有文采:“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其一)
言归正传,在《夜雨寄北》这四句诗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图片
然而,时空的跳跃,环境的对比,都显得自,兼有民歌清新朴素与文人诗含蓄细腻的特点。 然简洁而富于表现力,令人觉得凄美之情油然而生。
其实李商隐收到妻子来信的时候,王氏已经病入膏肓,信中或许没有太多的家常,核心问题就是:你什么时候回家?
一个女人,守着孩子,守着家,只要男人回家,一切的思念,一切的困难,一切的酸楚都可以略而不计。
只可惜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原因,李商隐将此信寄回家中的途中,妻子王氏已香消玉殒。
这也许是李商隐一生对妻儿的愧疚与遗憾,于是有了他的绝笔《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追忆逝去华年所作的一曲人生挽歌,普通人到老年往往追思过往,感叹青春易逝、虚度光阴,无比悔恨。
李商隐天资聪敏,当初就先知先觉,然而却也无可奈何。
图片
情浓处,抬望眼,不经意间,眸中的烛光,便成了无数人心中、足下的诗和远方。
在这君问归期时,尝答未有期。·
有些人,一回首,一辈子,眷眷总难离,风华自难忘。
图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更多文章资讯可以关注我们:荔枝姑娘诗词赋(微信公众号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