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出“金融核威胁”,布林肯找茬,中国以柔克刚,定五大目标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这次访华是“找茬”来了
美国提前亮出底牌,对中国发出“金融核威胁”
中国放眼长远,以柔克刚,定下五大目标
布林肯访华,美国亮出底牌
图片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4月24日开始访华。
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来访华的还是去年那拨人,但美国政府的态度完全变了。
2023年,拜登政府相继派出财政部长耶伦、国务卿布林肯、贸易部长雷蒙多访华,起到了稳定中美两国关系,促成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旧金山举行会晤。
这跟拜登政府的政治诉求有很大关系,它们的首要目的是让快速下滑的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尤其在2023年乌克兰大反攻失利、巴以冲突爆发后,拜登政府迫切希望稳住中国,让自己专心处理地区事务,并迎接2024年的大选。
图片
所以2023年美国高官访华,至少在态度方面表现的足够真诚,一开口就是“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美国无意与中国爆发冲突”“美国希望中国经济取得成功”。在中美两国领导人会面期间,美国也将戏做足,与中方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
然而到了2024年,美国政府的态度变得咄咄逼人。
首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前,炒作“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并扬言美国政府将推动中方改变对美就业构成威胁的产业政策。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同样来者不善,扬言“就中国企业协助重建俄国防工业提出关切”。与其说这俩人是来增进两国沟通交流的,倒不如说是来“兴师问罪”的。
耶伦访华后,拜登政府就启动了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这次布林肯访华后,美国政府保不齐又要对中国部分企业实施制裁。
如果说2023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主旋律是“求稳”,那么2024年美国的政府的对华主旋律已经变成“找茬”了。
图片
在布林肯访华前,似乎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气势,美国政府还提前亮出了底牌。在刚刚结束的G7外长峰会上,美国除了带头炒作南海、台海等老生常谈的问题,还对中国企业“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的装备,武器零部件,以及军事生产所需装备”提出了严重关切。布林肯声称“中国不能一方面表态愿意与欧洲积极发展关系,却又同时赞助冷战后欧洲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
美国的意思很明显,我就要带头搞阵营对抗,中国是时候做一道单选题了:欧洲与俄罗斯这两个贸易伙伴,你只能选一个。
实际上,这也是美国给中国埋的一个话术陷阱,中国就算是选择了欧洲,也将坐实美国的“指控”,既“中国的确利用贸易手段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援助”,届时美国就可以以此作为理由进行发难,并进一步离间中欧关系。这样一来,中国得罪了俄罗斯的同时,又恶化了中欧之间的关系。
图片
就跟当年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美国现在站出来指认“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属于典型的虚空画靶。就比如中国若是向俄罗斯出口化肥,不管俄罗斯是不是用来施肥,美国都会咬定中国化肥被俄罗斯拿去制造炸药了,所以中国在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中国卖给俄罗斯棉花,不管俄罗斯将其织成什么,美国都会认为棉花被俄罗斯拿去制作军服了,所以中国还是在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哪怕中国卖给俄罗斯一辆独轮手推车,美国都会将其宣传成“军用战术手推车”,还是在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只要中俄两国进行贸易,美国就可以揪住任何物资的潜在军事用途不妨,给中国扣上“援俄”的罪名。
图片
现在布林肯访华,并提前放出了“就中国企业协助重建俄国防工业提出关切”的风声,那么这次访华的基调也就确定的差不多了,就是代表西方对中国“兴师问罪”,准备逼迫中国做出选择,而不管中国怎么选,美国政府都可以借题发挥。
美国起草制裁措施,对中国“金融核威胁”
图片
另外,还有个消息引起晶晶高度注意,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美国正在起草制裁措施,威胁切断部分中国银行与以美元为主的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美国政府希望能以“无法进入美元计价的国际支付系统的威胁”以及“与欧洲贸易关系恶化的风险”来说服中国改变政策。
好吧,美国政府这是要搞试验了,一旦将来爆发中美全面冲突,美国会把中国全部银行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SWIFT)中踢除,现在要做个试验,或者说预演。
在美元主导全球贸易的规则下,SWIFT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最重要的工具,全球贸易资金流动基本都需要通过这个系统,一旦被踢出这个系统,中国的海外贸易会受到很大影响,只能通过货币互换的方式跟别国交易,或者以物换物。
如果说将中国全部银行踢出SWIFT相当于使用“金融核弹”,那么美国现在威胁“切断部分中国银行与以美元为主的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其实就是对中国发出“金融核威胁”了。
图片
而拜登政府现在迫不及待地对中国发难,也与其压力减轻有关。
2023年乌克兰的大反攻虽然失利,但是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乌克兰并未因为美国援乌资金中断而崩溃,双方继续保持着焦灼状态,美国在认定乌克兰有继续“投资”的价值后,众议院已经通过了新一轮援助法案,价值600多亿美元的援助,足够乌克兰坚持到2025年了,因此在美国大选结束前,拜登不太需要担心乌克兰那边崩盘了。
而在中东那边,伊朗表现克制,以中东大局为重,把这次以色列袭击伊朗本土的行为大事化小,现在看中东爆发大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无论是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还是各路武装组织对以色列的袭击,几乎不会产生更大范围的冲突效果。拜登政府没有了被以色列拖入一场中东大战的后顾之忧,就立刻感觉自己又行了,又可以不顾中国感受为所欲为了。
图片
布林肯访华前,美国第一套“提丰”中程导弹系统已经部署到了菲律宾,标志着美军在东南亚已经拥有了稳定的立足点,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变得愈发牢固。虽然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所谓“中程导弹系统”,与传统意义上的中程弹道导弹有很大区别,只是一套兼顾了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武器模块,但却代表着美国政府有惊无险的完成了一次“切香肠”,美国这次没有切到手指头,那么下次下刀的时候会更果断。这次只是部署“中程导弹系统”,那么下次美军就可能把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部署到菲律宾,制造一场亚太版的“古巴导弹危机”。
而这也相当于美国又多出了一个跟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想让美国停止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系统”,中国就要在对俄贸易或者“产能过剩”问题上让步。否则的话,将来韩国、日本甚至是台湾地区,都有可能出现美军的“中程弹道导弹”。
中方给足布林肯面子,定下五大目标
图片
而对于这次来者不善的美国国务卿,中国出了一招以柔克刚。
首先,我看到4月19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哈佛大学一场研讨会上发言,他说:中国人信奉“和为贵”,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国强必霸”不是中国的文化基因,更不是中国的发展逻辑。因此“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应找到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负责人也在布林肯访华前表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始终是中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对于布林肯这次访华,中国主要聚集五大目标。
图片
这五大目标分别是,第一,要树立正确认知。第二,加强对话。第三,有效管控分歧。第四,推进互相合作。第五,共同承担大国责任。
树立正确认知,是中美两国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关键。现如今美国政府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中国认知不足,简单的将中国视为第二个苏联,以冷战对抗、零和思维来处理与中国的关系。美国政府不拜托错误的对华认知,两国关系就无法走上正轨。
加强对话,则是避免中美关系颠覆的重要举措。虽然美国政府对华战略咄咄逼人,但是中方从未关闭与美国沟通的大门,这次邀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正是中国处于维护中美两国关系而负责任的体现。
但是中国想要的对话,绝不是美国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或者肆意对中国泼脏水,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都只是美方单方面的说辞。中国愿意与美国就诸多事务展开对话,但前提是美方要端正心态,不能胡搅蛮缠。
图片
至于有效管控分歧,则取决于美国的诚意了,任何国家之间都会有分歧,但美国不能再涉及中国主权、发展、安全等问题上越界,如果美国政府的手伸得太长,最终是要挨板子的。中国不想让分歧主导中美关系走向,但倘若美国政府一意孤行,那中国只能让美国承担相应代价。
而推进互利合作,是维护两国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展示出了诚意,比如在美国芬太尼泛滥的问题上,中国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与美国展开了禁毒合作。在中国已经有所表示的情况下,美国也应该对等解决中方的关切。
图片
最后的共同承担大国责任,是因为中美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都负有特殊责任,美国需要在俄乌、中东、朝鲜半岛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发挥有利于局势稳定的作用,而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去拱火。
而拜登政府在临近大选的时候对中国的态度愈发强硬,也可以看出美国的政治环境已经不重视维持中美友好关系了,只要不至于爆发军事冲突,拜美国政府就可以瞎折腾,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支持率。2024年无论是谁赢得大选,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都不会扭转,反而会进一步加大针对中国的力度。面对来者不善的布林肯,中方已经提前给足了面子,美国政府若是一意孤行,中国也只能见招拆招的反制了。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