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视频|作家马伯庸现身荔湾:聚焦岭南美食,将“吃货”本性融入新作

“我严格来说不算是外地人,我原来拿过花都户口,也算是半个本地人……”4月24日,永庆坊·名家访谈系列活动第八期“历史中的大与小——马伯庸《食南之徒》分享会”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提起知名作家马伯庸,读者们脑海中会想到《长安十二时辰》《三国机密》《长安的荔枝》等作品,这次,他带着新作《食南之徒》来到广州,与读者分享自己与广州结下的情缘、作品创作的过程,以及看待历史的角度。
图片
图片
喜欢在荔湾觅食,以“好吃”人设构建新作主角
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图片
图片
“我是半个本地人,特别喜欢在广州,尤其是在荔湾寻找各种美食。”分享会现场,马伯庸首先表明自己的“吃货”身份,作为半个广州人,他对岭南文化十分感兴趣,“虽然我听不懂粤剧,但挺喜欢听。”
作为“吃货”,马伯庸毫不吝啬地将文学创作聚焦于岭南美食,“我希望给广东写一个东西(指作品),而这个东西一定是和美食相关。后来,一不留神写了两本,第一本是《长安的荔枝》,讲述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被迫接下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故事;第二本是新作《食南之徒》,是涉及广东岭南地区古代美食的题材,是我在南越王博物院参观时获得的创作灵感。”
《食南之徒》的主角是一位贪吃的大汉使者唐蒙,来到了最会吃的南越国,然而这块饕餮梦想之地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等种种波澜。身陷政争漩涡的唐蒙唯一能信赖的就是美食,在极致追求美食之中破局,没想到一缕滋味关乎大汉和南越的国运,乃至中华版图……
图片
“《食南之徒》的主角是我创作的多部作品中最喜欢的人物,唐蒙是一个贪吃的胖子,他在官场中的心态相对平和,每天有好吃的东西就满足,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马伯庸笑称,“实际上,我一直怀疑,写《食南之徒》是不是以自己为原型了?感觉唐蒙的人生哲学、生活习惯都和我自己很像。”
“一开始编辑看了《食南之徒》觉得很头疼,甚至反问谁会喜欢胖子?”马伯庸认为,“爱吃、爱美食是人类的共性,吃吃喝喝,安稳过日子,开开心心,这也是我喜欢的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历史中寻小事,搭建跨越时空的共鸣
马伯庸的作品多以历史为背景,他如何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普通人可以有自己的角度理解历史。”马伯庸展示了一幅敦煌经卷图片,但他要分享的不是经卷内容或者书法风格,而是经卷背后的一个有趣的涂鸦小人,“可以看到经卷背后被涂鸦了一个小人,或许是当时的抄经人抄到一半很无聊,画了一个小人消遣心情。”
马伯庸认为,历史文物中有细碎的东西能够拉近和我们现代人的距离,“看到经卷背面的涂鸦小人,会感觉到其实历史是有人情味的,历史艺术品并非看起来和我们很遥远。”
图片
“古代有一个人瞬间陷入了极度悲伤,这个人在砖上写了一首诗,呈现打工人的真实状态。”马伯庸以曾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大三国志》展展出的文字砖图片,分享了一位古代作壁人留下的诗,“岁不得陼。人谓作壁乐,作壁正独苦。却来却行壁,及是怒皇天。壁长契。”马伯庸说:“从诗中可以看出,当人人都在说砌墙作壁很快乐,但刻下这首诗的作壁者却认为,砌墙作壁劳苦,累到人可以靠墙上了,愤怒地骂老天爷。”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历史的小事,我们可以看到大事,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在。而这种规律不是通过枯燥的数据或是复杂的史料,而是可以通过人性。”马伯庸认为,普通人可以从历史中读出温度,理解古代普通人的生活、心情、处境,找到和我们现代人的共鸣,而我们也能从中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真正的动力。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视频拍摄|记者 陈秋明
视频剪辑|记者 林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