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宋朝小伢儿穿越到城西中学,来偷师一门“非遗茶艺”

4月21日一大早,一群狮子小记者穿着美美的汉服,来到了杭州市城西中学,他们是来体验学校的“茶山采茶、宋韵点茶”活动。
图片
城西中学位于茅草山脚下,被群山环绕,满目苍翠,深吸一口气,感觉空气的负氧离子特别高,方卫东老师谈到这个就特别兴奋:“我们学校的空气很好,学生平时最喜欢在这个茶山漫步,有些学生还喜欢在这里进行晨跑。”
图片
拾级而上,迎面而来的就是学校的一棵百年樟树。有4位学长姐姐穿着汉服,正恭候小记者们的到来,每个小记者被派发了一张“打卡地图”,每一个打卡点,都藏着城西中学的“知识点”,小记者们在集章打卡的过程中,也解锁了这个学校的诸多秘密。
图片
走过一片茶园,就来到了宋韵点茶体验区,这里还有樊生华炒茶大师的工作室,樊生华大师在城西中学收了6名学生作为他的非遗炒茶小徒弟。学校把劳动教育跟文化传承创新融合发展,让学生真正掌握生活技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1000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苕溪山水中流连忘返,留下关于茶的经典著作《茶经》。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而唐宋在饮茶方面,最大的区别就是“唐煮宋点”。前年,点茶鼻祖“径山茶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
图片
在王海燕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小记者们对“宋韵点茶”开始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就到了“偷师”环节啦!宋代流行点茶法,将茶压碾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以水注点,用力搅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后再饮用。
图片
图片
其中的“七汤点茶法”,就是整个过程需要加注7次水,然后用茶筅不停搅动,虽然整个过程很费力气,但是小记者们使出了浑身的劲,学习手握竹制茶筅,快速击拂杯中茶汤,再将茶筅微微提起。
图片
图片
随着茶汤颜色渐浓,茶香味逐渐弥漫,小记者们在茶汤中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有写自己名字的;有写“夏”字的;还有画卡通图案的……最后,大家浅尝了一口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点微苦,但依然掩盖不住小记者们满足的笑容。
图片
图片
前一天下雨,学校担心茶园地滑,等太阳出来后,小记者们才背着小竹篓、戴上斗笠,向茶园出发。据方卫东老师介绍,学校的这片茶园栽种的是龙井43号种,学校利用茶资源,积极探索课程,设立非遗茶大师工作室,开设采茶、炒茶课程,真正做到自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
图片
“二芽一叶、一芽一叶……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往上一提,一片茶叶就采摘下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小心翼翼地开始体验采茶的乐趣。
其中有位家长,摘得不亦乐乎:“采茶真的太治愈了,尤其在这么美好的大自然里!”
图片
还有一位小记者,采了很多茶叶,说要回去给爸爸炒茶,给他做生日礼物。当天晚上,他爸爸就喝到了儿子采和炒的茶叶,虽然是小小的一杯茶,却甜到老父亲的心坎里去了!
还有家长被学校的环境和氛围吸引,向老师们打听这所学校的情况。城西中学的校长金海清也在现场,她说:“这个活动就是学校的常规课程,平时旅游专业的学生都会接触到这门课。相信这样一场活动,对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甚至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是有启发的。未来,也欢迎更多孩子能走进城西中学,走进我们这座美丽的校园,参与这些美好的职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