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30年丨一波回忆杀:还记得你的第一个网友吗?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孙凯杰
202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
30年来,中国互联网从小众极客到全民参与,从实验室和研究院走入了千家万户,从几个人、几十个人的微型应用,发展成了亿级、十亿级用户量的庞大平台。
图片
如今,“网友”已经是代表全民的名词;而在20多年前,每个人的“网友”,可能还代表着一个或两个具体的人。
还记得你的第一个网友是谁吗?还记得你认识时间最久的网友吗?
“进入聊天室后,看到满屏不懂的术语,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图片
1999年OICQ(QQ前身)的注册界面
今年60岁的郑州市民老张记得,2004年,他第一次给家里的电脑接入了拨号上网,随即就进入了当时依然还很火热的“聊天室”。“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刚接触互联网,在我看来,那就是对所有人表达方式的一种革新。平时我们在家里、单位里,都比较循规蹈矩,但是在互联网上,大家都戴上了面具,可以畅所欲言,不用顾及面子。”
因为喜欢钓鱼,他在聊天室加入的第一个频道就是钓友频道。“当时看到满屏幕从没见过的术语,觉得互联网太神奇了,简直是打开了一面大窗。”
图片
QQ聊天室
图片
拨号上网
在中国互联网史上,BBS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环。如雷贯耳的马化腾、雷军、丁磊等互联网大佬,当年都曾是各大BBS的“站友”。
图片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1996年在某BBS的发帖记录
2023年,成立24年的“中国第一论坛”天涯社区,因为无力支付网站欠款,开启了“自救运动”,带货发动网友捐助,然而最终并未实现捐助目标。
无数个像天涯一样的BBS,铭记了一个时代,留下了数万网友的回忆。
他讲述触网经历:“那个年代网络上的人还比较淳朴”
32岁的尹卓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16年前的2008年,因为喜欢一支欧洲的足球队,他在百度贴吧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每个周末,他们都熬着夜在贴吧发帖交流。
图片
2010年爆火全网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梗
尹卓还记得,印象里最初的那位网友,网名叫“嗷仔”,因为英语好,蛋仔经常从各类英文的网站翻译新闻,逐渐成了球迷群中的“专家”。尹卓曾经向嗷仔请教如何学习英语、如何成为“翻译官”,“那个年代网络上的人还比较淳朴,毕竟是爱好相关的,不会像现在一样,三两句就聊不下去了。”
如今,尹卓仍旧和嗷仔保持着微博的相互关注,十几年过去,嗷仔早已成为一家专业媒体公司的运营,尹卓也入职了一家外贸公司,逐步晋升为部门负责人。虽然和网友早就不再联系,但他仍然记得足球场上“倒钩”的英文,“overhead kick,比头部还高的射门就是倒钩,是他教给我的”。
追随网友步伐,他报考一所大学;在游戏里“拜师”,他遭遇早期网络诈骗
因为互联网的自由属性和强大的搜索功能,慢慢地,大家很容易找到远在天边,却和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人。
30岁的马啸的网络记忆和别人有点不一样。12年前,他热衷于在网上和网友“吵架”,当然,这个“吵架”并不是真的吵架,而是作为说唱音乐爱好者的“即兴1V1”,即每个人随意发挥一分钟的说唱Freestyle,双方再互相为对方点评。
图片
2011年的音频聊天室截图
马啸说,在12年前,说唱音乐在普通人眼中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17岁的马啸通过网络论坛加入一个音频直播的频道,开始了“说唱之路”。
认识了一位经常切磋的大学生后,马啸跟随他的步伐,报名了四川省一所大学,两人也在学校里成功会面。“只不过,网络上的情谊和现实中还是有点差别,毕业之后也就渐渐不联系了,自己也从一个所谓的反叛青年变成了打工人。”
图片
2009年,一位网友通过文字写歌词进行“freestyle”
进入千禧年,中国大陆迎来了网络游戏的爆发期,盛大、金山、网易等大量新兴公司通过网游跃升为顶级企业。
35岁的林宇记得,2005年,他在一款以《西游记》为主题的网游里拜了一位“师父”,因为在该游戏里,拜师能够让自己快速升级,同时双方都能得到游戏币的奖励,林宇甚至慷慨地把游戏登录密码都交给了这位“师父”,让他在空闲的时候帮自己“练级”。
不过,在分享密码2天后,林宇就发现,自己账号上的游戏币全被转走了,“师父”的联系方式也查无此人。“算是最早期的网络诈骗吧,就是因为那次经历,后面在网上再也没被人蒙骗过。”林宇回忆道。
图片
网络游戏里的“拜师”界面
“黑话”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梗  
移动互联网爆发后,Z世代们也迎来了自己的网络初体验。
“cqy”“kl”“dbq”“ssfd”……看到这些词语,恐怕连90后也要自称“老年人”了。随着互联网的多元化和各类亚文化的交织,兴趣社区逐渐形成,“黑话”成了新时代年轻人很喜欢的网络梗。
图片
社交媒体上“求搭子”的网友们
22岁的王灵,第一个网友是她的音乐节“搭子”。2023年11月,她从豆瓣小组找到了一位同是某位音乐人的粉丝的朋友,她们约在杭州马上要举办的一个音乐节见面。
“音乐节的现场比较混乱,有个伴会方便很多,”音乐节当天,她和这位网友如同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得很投机,她们也约好下次音乐节再会。“把网友变成现实中的朋友,这座城市就一点点有了我自己的记忆。”
中国互联网30年的历史,是很多人的青春,更是很多人的回忆。顺着网线,我们联结起了与陌生人的关系,把素不相识的路人甲,变成了抱团取暖的朋友。还记得你的第一个网友吗?还记得第一次上网吗………你和互联网还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独家互联网记忆。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