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不懂”还要硬着头皮读吗?

“不懂之懂”——写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在组织学生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说自己“读不懂”这些经典著作的问题。实际上,我自己对此也有深刻的体会。
我最早读的社会学经典大概是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的名字就很吸引人,同时也被公认为社会学的入门读物。
然而,当我抱着极大的期待打开这本书之后,获得的却并不是兴奋感,而是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打击而产生的挫败感。
这本书里面并没有生僻字,字全都认识,但这些字连在一起组成的句子以及由这些句子组成的段落,我却是怎么也不能理解它的意思。硬着头皮继续读下去,越读越怀疑自己,越读越没有信心。
因此,当学生说自己“读不懂”的时候,我是非常能够理解的。但仔细想想,这里的“不懂”却包含了很多“懂”的成分:
一、“不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懂”
虽然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呈现,但却仍然非常实在地表达了读这本书的人对于这本书的一个确定认识。
我们一般不会对一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书进行“懂”或“不懂”的判断,因为空口无凭,即便有判断也是虚的。树上的梅子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需要我们摘下来尝一尝才知道。
同理,“不懂”作为一个结论,必然是发生在“读”这个行动之后的:只有进行了“读”这个行动,才有可能得出“不懂”这个结论。
而所谓的“不懂”,无非是因为这本书的知识、内容、逻辑、概念或核心思想等方面超出了读这本书的人的既有的认知范围,从而使其产生一种“不懂”的体验。
如果我们以特定的个人为中心,将人类所有的知识进行分类的话,大概可以分为“已知”和“未知”两大集合,那么,当这个人读一本书产生了“不懂”的感受的时候,实质上是将这本书所蕴含的知识划归到了“未知”这个集合之中,从而准确地对自己与这本书的距离进行了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被表述为“不懂”,但却是基于自己目前的认知能力对这本书进行的定性,因而是一种非常特殊形式的“懂”:即这本书的内容等方面超出了自己目前的认知能力。
二、“不懂”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智慧。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他与智者派最大的差别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智者派却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毋庸置疑,“知道自己无知”是有大智慧的表现,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那些标榜自己全知全能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因此,通过读一本书,发现读不懂,这“不懂”便不仅是对这本书背后所蕴含的知识相对于读这本书的个人当下的认知能力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且还反过来对读这本书的人本身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警醒,使其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我读大学时,哲学课老师说,全人类的知识相对于个人来说,“已知”是非常有限的,而“未知”则是无限的。假设有一个圆圈,圆圈里面就是个人已知的东西,而圆圈外面就是未知的东西,圆周也就是这个人的“已知”与“未知”的边界。
一个人已知的东西越多,那么这个的圆圈也就越大,圆圈的周长也就越长,从而与未知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这种人往往就会越谦虚谨慎,不敢做一些非常绝对的判断;而那些知道的东西越少的人,圆圈也就越小,周长也就越小,与未知的接触面也就越小,对自己的不知道体会不深,这种人往往非常武断,忽略了观点所依赖的条件。
三、从“不懂”到“懂”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前面两点都是将“不懂”和“懂”作为一种质性判断,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对意义上的“不懂”跟绝对意义上的“懂”一样,都是不存在的。
真实世界的情况是,“不懂”与“懂”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非常模糊的。从“不懂”到“懂”往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没有谁是一生下来就懂的,“不懂”是“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我们都经历了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在迈向“懂”的过程中,所谓的“不懂”里面其实包含了非常多的“懂”的成分。
当我们发现自己读不懂某本书的时候,真正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需要注意,这里相对于“不懂”的“懂”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静态的终极判断,“懂”意味着完成,也即结束或终结。
而实际的情况是,尽管我们没有把握住这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观点,但我们至少把握了一些非核心的内容和相对次要的观点,以及书名、目录、作者、排版和外观等相关基本信息。这些信息虽然看起来不重要,但却有利于丰富和深化读这本书的人与这本书的关联,从而为最终读懂这本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理想的角度来说,我们当然希望自己读书的时候时能够像军事战争片的主人公那样“擒贼先擒王”,于千军万马中直接取上将首级,结束战斗后返回军营时,临行前筛的酒还是温的。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是,你需要冲破敌人一层又一层的普通士兵,才能最终冲进敌人的指挥部。
四、小结
总之,凡是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读“不懂”是一种非常普遍同时又非常重要的体验。这种体验必须是要在真正“读”了之后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并发挥其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
“不懂”不能成为“不读”的借口,因为“不懂”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懂”:
首先,“不懂”属于一种非常特殊形式的“懂”,因为它实在地标定了这本书的内容、观念、观点等与读这本书人当下的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或者关系。
其次,“不懂”是人类及其中的个人在本质上所具有的有限性的一种生动反映,因而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智慧。
最后,“不懂”是迈向“懂”的必要起点,从“不懂”开始,到“不懂的越来越少”和“懂的越来越多”,以至于最终“懂”了,这是人类认知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没有经过“不懂”的“懂”不是“真懂”,而且这种“懂”的后果是很成问题的。以上便构成了对“不懂之懂”的辩证理解。
写于2024年4月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