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城榜2023: 北上广深各领风骚,内陆“C8联盟”后来欲上

只有认清历史潮流的方向,才能深刻理解脚下这片广袤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变化,理解不同时代的人们作出的人生选择。因此,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推出《理想之城榜2023》,连续第四年用量化数据描摹中国的“理想之城”,试图从中窥得城市竞争格局中的隐约趋势,体察人们对于“理想之城”定义的微妙变化,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指引。
榜单继续聚焦57座国内重点城市,囊括生活舒适、市民引力、公共空间体验和市民待遇等四大维度。
数据结果有着深刻的当下性:房价震荡下跌导致城市生活舒适度排名意外频出;消费“K型”分化引起城市公共空间体验马太效应加剧;财政吃力引起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效率普遍降低;城市化驱动要素资源集聚,使得省会城市成为人口流动的超择优之选。
图片
区域趋势
从区域上看,东部城市依然表现亮眼,武汉、郑州、昆明、贵阳等八座内陆省会城市排名提高,内陆“C8”联盟联手向“东部先行者”发起挑战;一线城市内部洗牌,在“理想值”的排序表上,上海首次超过北京。
上海“理想值”首超北京
榜单夺冠者,某种程度代表着中国诸城在当下能做到的最好样子。
过去在“理想值”的赛道上,广州、深圳或许有被杭州等后起之秀超越的时刻,北、上的冠亚顺序却一直没有任何悬念。但新一期榜单中,上海首次超过北京。
图片
上海强于公共空间体验。在衡量消费空间、文化空间的指标中,上海的购物中心数量、影院数量均为57城最高值。北京的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最高,深圳、上海紧随其后。
北京强于市民待遇。这座城市的中小学生师比、“双一流”学校数量、人均教育财政投入、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百强医院数量等多个指标领先。无论是人均资源的可得性还是优质资源的集聚性,北京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来看,购物中心、影院主要是市场力量基于供需原则的自发供给,而教育、医疗等指标的表现更依赖于行政力量的干预和配置。
上海首次超过北京,也启示更多城市主政者,在科教文卫、消费生活等诸多领域,进一步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供给,合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效应。
广州优于生活舒适度。这座唯一逃出生活舒适度倒数“魔咒”的一线城市,保有高收入优势的同时,住房压力甚至小于杭州等新一线城市。
深圳优于市民引力值。2012年到2022年,深圳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570万,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一。不过从横切面来观测,深圳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了1.98万人。这是深圳1979年立市44年以来,人口首次负增长。
上北广深,四座城市,恰对应理想之城的四个子榜,各有所长,代表着中国现阶段真实、可触摸、可实现的“理想之城”的四种形态。与此同时,更多“理想之城”,正在中国广袤的内陆地区酝酿和成型。
东部城市亮眼 内陆8城抢“C”势猛
榜单前15名城市,一半以上来自东部地区,并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两个城市群。
结论并不意外。依靠区位优势及政策先发优势,东部地区普遍基础设施完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城市治理模式和风格。
当我们将目光从耀眼的东部移开,会发现另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进入观测样本的内陆城市“理想值”普遍攀升,正呈现出对东部城市强势的冲击能量。其中,成都在2022年第9名的好成绩上继续进步;武汉提升3名,首次进入前十;郑州提升6名,首次进入前十五;沈阳提升1名,距离前15仅一步之遥;重庆、贵阳排名均大幅提升。
图片
受观测的非东部城市中,共8座城市进入总排名前三十、同比排名提升的行列,分别是沈阳、郑州、西安、成都、重庆、昆明、贵阳、武汉。就像这八座城市地理坐标相连而得的“C”字一样,内陆“C8联盟”正展现出强劲的“抢C”之势。
“C8联盟”的进化,主要源于人口引力与市民待遇的突出表现。一方面,内陆省会城市满足人们“离家近、有钱赚、有生活”的主要需求,因其高性价比成为人口流进的“超择优点”;另一方面,省会(直辖市)医疗、教育、绿化等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能力较强、效率更高。
“C8联盟”涵盖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等主要大城市。其中,沈阳位居第十六名,东北人口回流趋势已现,东北振兴大旗正摇曳;郑州位居市民引力榜第二,中部人口大省的实力与引力不容小觑;昆明、贵阳等低调的西南省会,正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展现另类的城市魅力。
人口加速回流 东三省“理想”升级
人口的集聚形成城市,城市的协同催生城市群。
“双中心”驱动的珠三角地区,在2022年理想之城的评估中,曾出现过“第三核”的身影。但是,因公交指标调整,珠海排名下降。佛山或成为“第三核”的有力竞争者。2023年广州都市圈规划出台,广佛全域同城化成为关键词。即将动工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拟落户佛山,无疑为广佛极点能级的提升再添动能。
珠三角在展望未来、志在必得的同时,三千公里外的东三省,同样在畅想区域振兴的美好蓝图。
畅想并非没有凭据。沈阳位列总榜第16名,与前十五仅有一步之遥,生活舒适度与市民待遇均表现良好;此外,大连提升6名,首次进入前三十;长春大幅提升14名,而刚火热半个冬天的哈尔滨,也有所进步。可以说,在对市民宜居体验的综合评估中,东三省在“理想值”上实现了全面升级。
在研究团队看来,城市文旅的爆火或许在“流量”到“留量”的链条转化上尚有难度,但是宜居值的提升对于人口回流和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经过多次检验的实践结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三省应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和丰富人才政策,提高医疗、教育、文化等基础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多方面提升城市宜居属性,老城焕发新颜,理想终成现实。
相关分析
明白了“趋势是什么”的下一步,就是追问为什么,究竟什么因素在影响城市“理想值”的高低?
为解答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引入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宜商值三个维度的外部数据,与城市的理想值做关联分析,观察三者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城市的宜居属性。
人多也宜居 大城更理想
当前,回到小县城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大城真的不幸福吗?
答案并非如此。榜单数据显示,2022年16个常住人口千万级别的城市,10座都在前15名。人多也宜居,大城或许更能守住内心的“小确幸”。
这是因为城市人口规模越大,资源调配能力越强,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越充足。一个简单的例子,市区常住人口三百万以上,同时满足经济和财政条件,有资格申报地铁。
在早期城市化阶段,人口膨胀导致很多“城市病”。但随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有了很大改善,大城市越发显示出高效资源配置的优势。
此外,长期来看,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会继续加强。根据齐普夫法则,一个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数量通常是第二多城市人口数的2倍,是第三多城市人口数的3倍。“城市首位原则”符合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但也有说法认为该原则会有损全民凝聚力与社会公平发展。目前而言,虽然北京上海在倡导疏解中心城区,但在全国其他地方,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大势短期内不会消退。
万亿之城分化,工业之城陷困
2022年,24座万亿GDP城市,14个位于榜单前15名。后10座万亿城市,排行18-47名,差异较大。万亿GDP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理想值”分化趋势。
缘何分化?在相对落后的十座万亿之城中,既有东莞、泉州等普通地级市,也有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还有合肥、福州等省会城市,城市层级各异。寻其共性,十城均为工业城市,也就是说,分化的根源或许并非资源配置能力的差异,而是公共资源投入的理念和方向。
从产业角度来看,十城并非产业转型的“后进生”。相反,东莞、合肥等均为“模范生”。以东莞为例,从代工轻工业到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再到数字“智”造的高端技术产业,东莞始终走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前列。
但若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角度来看,十城的确有一定提升空间,公共空间和市民待遇两个指标有待强化。东莞虽消费空间有所提升,但市民待遇的数值过低,拉低了整体得分。
上述工业城市应转变城市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关注人们的美好生活体验,在科教文卫医环等提升人们生活福祉的事项上多下功夫。
图片
上海:“猫狗萌宠”手绘涂鸦墙亮相武定路(视觉中国/图)
宜居、宜商如何均衡?
最后一个外部因素关联分析,我们聚焦城市的“宜居值”与“宜商值”。
“宜商值”由宜商之城榜2023而来,评估一座城市对于企业家经商创业的友好程度;“宜居值”由理想之城榜2023而来,评估一座城市对于市民生活体验的友好程度。
宜商与宜居之间,理应是协调互促的良性循环关系。宜商则市场活跃,供给主体多,就业机会多,市民能在工作机会和生活体验上享受更多选择空间;宜居则市民生活品质高,高素质人才聚集,同时消费市场广阔。
数据对比发现,排名靠前的城市相对有能力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如上北广深杭苏等,两项指标排名略有差异但整体匹配;但是大多数城市呈现偏科现象。
拉萨、绍兴、南通、长春等二三线城市,宜居值远高于宜商值。这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相对较好,但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宜商环境指标较弱。此类城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与科技投入,积极布局前瞻性产业,在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
天津、合肥、东莞、西安等前文所述的工业城市,宜商值普遍高于宜居值。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供应链与人才链成熟,适合企业的成长壮大,但在市民的高品质生活资源供给上仍有不足。此类城市应进一步发挥宜商优势,探索放开公共服务的市场供应。
行动建议
两增一降一拉平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一增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才能增加人们对于未来的确定性。信心是比黄金还宝贵的东西。
二增市场供给的自由度。在政府引导下,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行列,相信市场调配供需动态均衡的能力。
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尤其减轻住房压力。优化土地供给的同时,积极进行住房供应模式创新,增强保障房、人才房建设与监管。
拉平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公共服务享有的差异。从全国大局着眼,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协调机制,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妥善利用网络流量 赋能城市发展
近年来,江门、淄博、哈尔滨、天水、开封击鼓传花,城市爆火的故事层出不穷。社交网络的“疯传”,使幸运之城的能见度快速提升,从而利好城市发展。
但网络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妥善利用方能发挥最大价值。幸运儿在进行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思考之外,还需处理好以下两组平衡关系:
一是市民与游客之间城市空间体验的平衡。通常来说,短期内市民会发挥主人翁的意识,为游客享有良好的旅行体验而自觉让步。但长远来看,主政者也要完善相关规定,尽可能平衡外来游客与当地市民的不同利益需求。
二是碎片化标签与城市品格内涵之间的平衡。流行以广泛的传播为特长,以信息的削弱为代价。主政者应“蹭”好热度,主动宣推富有城市独特内涵的精神文化产品,实现热度、速度与深度的最优解。
体察分众需求 引领城市更新
新旧之间,不破不立。自2021年“城市更新元年”以来,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越发深刻,城市更新也在实践中拥有了越发多元的目标与形态。
城市更新是精细化治理的手段之一。城市主政者应利用好这个改头换面的机会,体察分众在实际生活中的困境,从老人、妇女、儿童、青年等不同群体,在出生、单身、结婚、生子、养老等不同阶段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出发,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
每个人都能在城市中感受到爱与幸福,这就是理想之城。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理想之城”课题组
○策划:戴春晨
○统筹:郭倩倩
○撰稿:郭倩倩
○研究团队:戴春晨、郭倩倩、石登江、李婧、李润泽子、张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