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星火奏响浙江文旅时代“强音”

潮新闻客户端 贾露
图片
披着星光,漫步湖滨步行街,听一首小提琴演奏;置身闹市,看一场活力四射的乐队表演;伴着微凉的风,驻足古戏台欣赏越剧余音袅袅......一场场融合传统与流行、古典与现代的艺术活动,已然成为之江大地上流动的公共艺术景观。
图片
在“2023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的“浙江十佳文艺赋美案例”子榜单申报案例中,有以文艺赋美精神共富,打造“全民大舞台”的优秀做法;有积极推动艺术下沉,赋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创新模式;也有一大批以文化人,以艺育美的有力量、有温度的文艺精品……
自2022年国庆前夕浙江省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以来,全省上下着眼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共融,探索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推动常态化的多点艺术展示活动走进各类公共空间。在浙里,文艺不再局限于剧场,而是走进公园、街头、社区,无论是年轻人喜爱的流行音乐,还是特色鲜明的民乐表演,或是独具江南韵味的越剧演出,你都能在每一个不期而遇的转角,听到、看到、感受到。
图片
全民共享
赋出精神共富加速度
“流动的舞台、小而美的演艺,让文艺走出剧场、走出围墙,走到百姓身边。”
文艺是多样的,充满活力的。它展现在高雅殿堂,亦徜徉于市井街巷。文艺是生活的气息,一群人或一个人,一场舞,一首歌,一出折子戏,都可以成为文艺的表现形式。
常常沿着京杭大运河走在繁华的武林商圈,或漫步于拱宸桥畔的你,或许已经发现,各式各样的街头文艺演出正日益兴盛,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杭州拱墅区作为“文艺赋美”工程试点区,以街道为单位,在辖区范围内开设多个文艺赋美精品点位,并在广场、社区、商业综合体、公园等都设置了个性化演绎点位。全区目前有注册文艺赋美志愿者1400余人,设立文艺赋美场地498个,建立文艺赋美团队44支,已完成文艺赋美演出13000余场。
为让“文艺赋美”点位成为主舞台,拱墅区打响文艺赋美“富美艺墅·点靓运河”的品牌建设,推出“大运河街艺节”,以“大运河戏曲廊道”“运河好声音”“基层优秀文艺团队展演”“民星大舞台”等文化品牌活动,输送了形式多样的的街艺惠民演出。
“在开展‘处州小剧场’活动期间,我们感受到市民对于新鲜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丽水市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处州小剧场”是丽水市文化馆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下设有“艺·生活”“街角乐吧”“街头音乐会”“戏迷角”“处州古韵”等子品牌活动,涉及舞蹈、戏曲、演唱、器乐、话剧等艺术门类。目前,小剧场演出的地点已经遍布处州府城、应星楼、丽水大剧院广场、两湖公园、江滨公园、丽水老年大学等地。
如今,遍布社区里、城墙边、公园内、街角旁的“处州小剧场”,三人可成戏、一人即成角,这些小小舞台给丽水市民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满满幸福感。据不完全统计,参与群众文艺社团近200个,现场参与群众人数12万多人次。
图片
温州乐清市“清和越夜”文艺赋美活动
近日,乐清市首届越剧戏迷大赛在全新亮相的戏曲中心新馆(乐清越剧团·音乐厅)落下帷幕,大赛吸引全市戏曲爱好者积极参与,这是乐清利用文化空间丰富文化供给的缩影之一。自“文艺赋美”工程启动以来,乐清对标对表,以实干争先的干劲推动“文艺赋美”工程深入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提质扩面。2023年以来,乐清共举办文艺赋美活动2000余场,吸引观众百万余人次。
乐清还持续拓展高品质街头艺演活动,逐步形成具有乐清辨识度的文化品牌。如今年春节的“花灯闹新春”文艺赋美活动,以灯展搭载“百姓舞台”,让乡镇街和各类文艺志愿者主动登台,实现了“群众演给群众看”,让文艺“星火”点亮“滋味”生活,活动盛况被央视报道。
艺术乡建
赋出文艺繁荣新生态
“以文艺方式激活乡村资源,点亮民众生活,让村民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放眼全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案例有许多,但浙江,想站在不一样的起跑线上。早在2018年,浙江就开始乡村振兴五年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在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阶段,浙江对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浦江的城乡环境好,老人的精神生活也很富足。”从北京慕名而来采风的军旅作家周大新正在浦江县城东街的老戏台观看《杨八姐游春》,一直以来,他都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尤为关注。“我出身豫西农村,这次来参观金华的新农村建设,为我打开了看中国的一扇窗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也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浦江县自启动“文艺赋美”工程以来,设立“东山有戏”“东街有艺”、新光村“乡村音乐”三个子品牌,借助全新的文化品牌平台与载体,促进浦江文化大发展。2023年以来,浦江已开展“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主题活动近百场,演出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其中,“东山有戏”演出以婺剧为主,《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等家喻户晓的地方剧目让观众欢声雷动,已成为浦江县群众展示才华的艺术平台;“东街有艺”设立三个常态化演出点位,常态化开设非遗集市,同时实行一周一小集、一月一大集,配以茶艺、书画等雅集,吸引了大批文创爱好者加入,有效激发了东街的商业活力和消费张力。
此外,浦江县黄宅镇联合前吴乡在老市街成功推进农产品展销共富馆、吴莱状元面馆、共富工坊等项目,与2家企业签订50余万元的共富大礼包购销协议,推动老市街成为一条传统商业、文化展示、创意手作、休闲餐饮等多元素相结合的“共富街”。
以“文艺赋美”为纽带,培育融合演艺、非遗、展览、旅游等业态的新模式,让文化资源与现代生活充分融合,从而实现“文艺赋美”的跨界合作、破圈出彩。
“竹板打是嘣噔噔,登台一起晒家风……”伴随着清脆的快板声,一场“晒家风 传家训”主题实践活动在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访贤村文化礼堂古银杏广场举行。在长兴,农村文化礼堂充分挖掘了每个行政村的特色,进行了村史展览、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等多功能建设。文化礼堂不仅成为农村特色民俗集中展示、农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还成为了人们追寻时代记忆、传承时代精神的重要场所。
50多家乡村博物馆、9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旅驿站”实现全覆盖;一年推出600场次云展览、云演艺等各类线上活动,年均服务群众逾60万人次……近年,长兴推出“非遗点单”项目,引入长兴百叶龙等45项非遗展示展演项目,实施“企业购买服务+积分制考核补助”双模式,有效推动非遗进入市场、融入旅游、走入生活。
“要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交给群众,送上群众需要的、喜爱的文化大餐,在提高百姓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史志钢说。
厚植文化
赋出文旅品牌新活力
“文旅融合的推进,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厚积薄发的发展潜力,也让极具特色的文旅产品有了更广泛、更深厚的落地实力和提升空间。”
璀璨的夜游新地标、“扎堆”出现的乡村咖啡馆、露营地可围观“世界杯”、精彩演艺秀刮起“宋韵风潮”……多元业态燃旺市井烟火,爆款单品月销售额高达750万元……在宁波,融合复苏的文旅“新场景”屡掀人流热潮。“艺术赋能乡村”正成为老百姓的“文旅共富地标”。
“文艺赋美”工程启动以来,舟山普陀区紧抓时机,按照“精准定位、突出特色、品牌塑造”的思路推进,打响“又见普陀·艺术时光”文化品牌。
同时,普陀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特色,在“文艺赋美”演出中融入渔工号子、木偶戏、渔民画绘制、渔绳结制作等非遗文化元素,以文艺演出、画作展览、书法展览、非遗培训等形式,让更多群众“零门槛”参与到文艺赋美工程中,培育推出了“十里渔港音乐汇”“路下徐木偶戏”等一批自带流量的文艺赋美演出,加速人流聚集,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文艺赋美”工程拓宽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宽度和广度,也持续擦亮了浙江各地的文旅品牌。自“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启动以来,南浔区依托特色文旅资源,设立了南浔古镇、石淙花海、双林古戏台、荻港风景区、练市布谷里等18个点位,让文艺星火赋美城市气质、点靓乡村风韵。
作为全省唯一的省新时代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近年,南浔全力打造“长三角亲子乐园”旅游品牌。在古镇北侧打造了集文化教育+节庆体验+艺术文创+休闲户外于一体的微型亲子文旅商业街综合体——“南浔象巷亲子街”。此外,在保留古镇原生态的文化、村落地貌上,精准引进以“自带流量”和“吸引亲子家庭”为主体的新业态入驻街区,也使得这处世界文化遗产又多了许多新玩法。
自“文艺赋美”工程实施以来,我省通过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推动文艺走出剧场、遍布城乡,融入生活、美化社会,舞台艺术、视觉艺术与非遗展示等三大类展演不仅走进群众生活,还通过“线下演艺+线上直播”的形式“破圈”传播,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图景。
(供图 各地市文旅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