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友发帖为杭二中老师点赞:晚上11点还在答疑,这“一对一”福利太美好了!

前两天,橙友“Dqx4”在教育论坛板块发帖,晒出了两张照片,为杭州第二中学老师点赞。
图片
帖子里写道:“儿子在杭二中,周末回家,我正好进他房间,看到学校发的Pad亮了,他打开看,是老师给他回答问题。再打开任课教师的对话,发现课间、晚自修、晚上11点,老师还在回答孩子问的问题,特别感动。二中的老师,真的特别贴心,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给孩子答疑解惑,省下孩子的时间。我听说,有些老师上完课,发现信息有两千多条,都是孩子们的各种问题,他们会一题一题解析。作为杭二的家长,特别省心,孩子们有问题随时可以问,最好的老师在身边,只要问就有答,传道授业解惑,原来在杭二中,还有这样的‘一对一’福利。太美好了。”
图片
帖子下面,不少橙友点赞,有人说“果然是top级的学校”,也有人说“优秀的老师,努力好学的娃”。
图片
深夜11点多
有老师还在答疑
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这位家长施女士,她儿子在杭二中读高一。
“周末儿子回家,把学校发的平板也带回来了。正好看到屏幕亮了,有条消息跳出来,我就瞄了一眼。儿子说是他问老师一道数学题,老师回复了。”施女士说,日常这个平板的使用率很高,老师有时会把课件发上来,班主任有通知,也会发在班级群里。
她随手翻翻看聊天纪录,有些被惊住了,因为有老师晚上11点多还在答疑。
图片
“我随手拍了两张照片,儿子看我在拍,说这不是很正常的吗,老师有空都会很快回复的。想想我们以前读高中,要问问题都是去找老师,现在儿子和老师的这种沟通方式,确实更现代,也更方便了。”
施女士说,刚进高中时,学校发了免费的平板,开始还有些担心,怕儿子玩游戏。后来仔细看过,平板上不了外网,只有一些学习功能的软件,方便上课,和老师沟通等。
超过99条的未读信息
绝大部分当晚回复完
那位深夜还在答疑的,是高一的数学老师谢丽丽。她教龄15年,带两个班。
她笑声爽朗,说:“经常向深夜要时间,忙了一天的工作,晚上等孩子睡着后,别人可能是刷手机,我就开始刷平板了,回复同学们的提问。这也是我一天里密集答疑的时候。”
谢老师说,有时电脑可以不带回家,但是平板必须带回去,和手机一样,每天都要充满电,才有安全感。
经常一打开平板,就跳出99+的信息提示。超过99条信息,数字就不显示了。谢老师说两个班将近100名学生,这样的信息量是常态。
图片
谢老师为同学答疑
在学校,每天都有固定的答疑时间,同学们也可以在课间去找老师答疑,但是每个同学学业情况不一样,所以不少学生会在平板上直接点对点问老师。
“我是教数学的,很多同学问的都是题目,概念性的问题我就回几句话,一分钟不用,就能把思路帮他理理清。解题型的问题,需要我把解题过程写出来,反馈给学生。有时还需要帮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梳理方法。绝大部分信息当晚回完。”谢老师说,遇到提问重叠的问题,她会直接拿到第二天的课堂上,集中讲解。
平板不仅可以答疑,日常上课的课件、布置的作业等,都可以发送上去,同学们课余巩固,比较方便。
除了答疑,谢老师说,还有同学在平板上找她聊天,比如期中考后和她聊聊,调整状态,优化学习方法。有些同学会和她分享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之前还有学生约她一起跑步等。“遇到一些节日,还能收到孩子们的祝福,很暖的。我觉得师生的关系,也在这些日常沟通里,越来越近。”
半学期时间
有老师已经答疑近万条
记者联系上杭二中副校长何佳,她说这是老师们的常态。她去后台调出了这个学期老师们通过平板答疑的数据表。
图片
数据非常惊人,回复消息最多的一位老师,这学期约2个月时间,已回复9810条。把双休日都算进的话,平均每天160多条。
表格里的前十来名教师,涉及数学、物理、地理、生物、英语、语文、化学等多门学科。大家答疑回复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文本,有的是图片,还有些老师发出了上千条的语音信息。
高三年级的王添添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这学期她回复了4500多条消息,而且手速飞快,同学们对她的评价是“秒回”。
王老师嘿嘿一笑,说自己专门装了个App在手机上,学生一提问,她就能立即看到,并回复,所以比较快。
“我是教高三英语的,办公室在1楼,带的班在4楼,课间学生想找我一下,要跑很长一段路,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我就让他们随时发消息给我。”王老师说,昨天有名男生写了篇作文,要找她批改,提交上来,1分钟左右她就改完了,立即发回给他。等到第二节晚自修下课后,这名男生已经在写第二稿了。
因为还担任高三年级组长,王老师经常有事情要通知到各班,有时也通过平板拉个群,集中发通知等。所以全年级的学生都可以给她发消息。
“毛估估,和我有过一对一聊天的‘好友’,至少六七百人。不过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能一对一聊天的。”王老师说,晚上有学生问问题,只要她没睡,都会答一下。如果睡着了,第二天一早起来,也会抽空迅速回复,所以有时6点多学生就能收到消息。总之,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能及时回复一个是一个。
不过,同学们提问也不是每天都是高峰期,一般是考完试,或者最近对于强基、三一等政策,有些人还不是很清楚,会比较密集地提问。
虽然问题多,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问得都一样多。王老师说有了线上交流的平台,一些“社恐”学生,也慢慢有了改变。
“有的男生不善言辞,比较害羞,不好意思直接找老师提问,但在平板上问问题,思想负担小一点。大家先做网友,慢慢几次问题后,更熟悉了,有人还会画上一幅涂鸦送给我。这种转变,还是让我很享受的。”王老师说。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