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律师擦边直播”上热搜:存量竞争与短视频时代的“反差感” | 快评

近日,“上海女律师擦边直播争议”上了热搜。综合媒体报道与自媒体平台信息可知,事件发酵于律师“是小冰心啊”在小红书“艰难的独立律师”话题相关讨论中的回帖“去做擦边直播吧,我律师收入5K直播收入2W左右,没直播在上海活不下去”,这番言论引发网友好奇围观。原来,当事人在各大社媒平台上均有账号,日常发布舞蹈和普法结合视频,粉丝量高达数十万,其言行遂持续引发争议。
4月20日,当事人在b站发布视频称,前述回帖“只是我当时开的一句玩笑话”,并为言论可能引发的争议道歉。当事人还做了自我介绍:25岁青年律师,案源少难免有收入焦虑,但“我本身的直播内容是没有跳擦边热舞的”,直播连麦只为解答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和情感疑惑,本意是为了普法推广。
围绕着这起事件,舆论反应两极。有网友认为当事人“破坏律师职业形象”,也有网友认为“跳个舞引流,顺带普法自我推销而已,一不违法二不违规”,还有网友同病相怜,感慨青年律师的境遇问题。4月22日,当事人所在的律所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律所已对其进行批评建议和教导,当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律所不会对其进行开除处理。
此事值得辨析的有两个层面。其一,当事人究竟有没有“擦边”,她的行为又应当如何看待;其二,当事人的“擦边直播”,又显示了当下法律服务市场与律师行业的哪些问题。
纵观当事人在各大社媒平台上的账号,“直播时并未跳擦边热舞”是属实的,但其上传的视频里则确实有不少“热舞”内容。从字面意义来看,“擦边”称得上是个中性词,也符合当事人自我辩解的情况。她并没有违反任何自媒体条例与直播规范,也并未有悖律师执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以“跳舞”“擦边”而论,社媒平台上的“跳舞律师”“逗比律师”也早就如同过江之鲫,其实,近年来引发争议的“律师新闻”所在多有,“江苏律所合伙人互殴进ICU”有之,“安徽大律师病中自曝配偶涉嫌司法腐败”有之,未见有人惊呼这些狗血新闻“毁了律师行业”,所谓“当事人败坏了女律师形象”的说法也站不住脚。
当然,成为“舞蹈区博主”本身就意味着“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而那些千奇百怪的“逗比律师”“跳舞律师”也都清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当事人的言行之所以引发争议,本身还是因为其“热舞”与“律师”造成了某种“反差感”,引发非议本身就是短视频时代的日常,除非这些网络上的非议真的侵权。
因此,如何评判当事人的行为,还是要交给法律职业共同体来处理,让网络受众来选择判断。律所做出“批评建议引导”“不开除”的决定在情理之中,一些网友“表态力挺”也是正常的现象,当事人如果真的选择“从此主业是挣钱更多的舞蹈”,那么也是她的个人自由与正当权利。
第二个层面,当事人的言行倒是反映了一个事实,律师行业乃至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激烈,面临变局。
其实,当事人哭诉的“资深律师垄断案源,青年律师举步维艰”只说对了一半。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下行,法律服务市场也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律师行业寒冬”是不少业内人士挂在嘴边的话。业务量减少、薪酬减少、办理方式也被迫改变,律师群体无分资深资浅都需要极力拓展案源,律所与律师在社媒平台上各显神通引流推销的情况已是稀松平常,反映了“资深律师其实也不好过”的现状。
而就青年律师的情况来看,应当承认的是这个群体无分中外“本就艰难”,从法学生到律师的职业之路用美国业界的话说堪称“荆棘丛”,青年律师穿过荆棘才有光明前景。而当更多年轻人涌入法律服务市场,在需求放缓的背景下让律师行业的竞争更为残酷,不得不想尽办法引流。此次引发争议的那个帖子“明明主业是律师,硬是做成了副业”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更近一步说,当今的法律服务市场不但卷,而且还会迎来新一轮的变局。以近年来爆火的人工智能技术而论,不少AI大模型显示了极强的学习与进化能力,在法律服务市场也初步展现了“职业能力”,已经可以完成整理法条、起草文书这样的简易法律服务,未来完全可以替代一些低端的咨询业务,这无疑会给律师行业带来新的冲击与挑战,减少“人类律师”的法律市场需求。
一个古老的笑话说,“礼拜的时候不能抽烟,但抽烟的时候可以礼拜”。本来,抽烟与礼拜都是正常的人类活动,只是因为放到一起才有了“节目效果”,就像此次事件中的“律师”与“热舞”一样。在自由开放的现代社会,无论做律师还是去跳舞都是当事人的个人自由。此次事件给公众更重要的启示是,当一个市场竞争激烈且过度供给,年轻人在入行之前确实需要考虑“是不是还不如去跳舞更挣钱”。
王兢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