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伐为何失败?只想如何进攻,却不考虑怎样防守

偏安江南,对中原王朝而言是一种耻辱。北伐中原,还于旧都,这是多少英雄壮士的梦想,可惜很少人能做到。
图片
东晋、南宋、南明,这3大偏安江南的王朝,各有特点。其中,南宋王朝对北伐非常消极,赵构就没有收复开封,迎接徽宗、钦宗的打算。南明,从一开始就内斗,还没北伐就结束。
东晋则相反,北伐次数很多,进展也还不错。例如,祖逖北伐、殷浩北伐、褚裒北伐、桓温三次北伐、谢玄北伐、刘裕二次北伐,都相当精彩。
单纯看军事斗争,东晋北伐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起初进展顺利,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或者说北伐成果丧失殆尽,给他人做嫁衣。
354年,桓温出兵北伐,司马勋从益州、汉中出兵,攻打前秦。桓温在第一次白鹿原之战,打垮秦军主力,苻健退守长安,不敢轻易出击。
北伐旗开得胜,桓温却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也没渡过渭水。如此,关中豪强都不知道桓温究竟要干嘛,没有表明支持东晋的立场,桓温势单力孤。
随着粮草耗尽,晋军士气低迷,桓温被秦军反杀,晋军阵亡一万余人。桓温带着关中百姓数千户,撤回江南,结束第一北伐。
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与号称小霸王孙策的姚襄决战。此战,桓温获胜,姚襄放弃河南,逃到关中,被苻黄眉、苻坚斩杀,姚苌投降。
第二次北伐,桓温收复了洛阳、许昌等河南广大地区。但是,桓温并没想着如何经营中原,打造继续北伐的前进基地,而是把洛阳民众迁到荆州。
桓温此举,晋朝名义上收复河南,实际控制却很弱。不久,慕容鲜卑反击,桓温第二次北伐成果化为灰烬,河南、河北都成为鲜卑人的天下。
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一度杀到邺城。谁知,桓温犹豫不决,在枋头被慕容垂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威望严重受损。
图片
383年,淝水之战后,谢安、谢玄北伐,收复淮北、青州。此时,前秦已经分崩离析,东晋本可以扩大战果,夺取河南、河北。
但是,东晋没有认真经营打下的土地,而是把民众迁到江南。如此,谢玄北伐的成果,几乎都“送给”了慕容垂,被“后燕”夺取。后来,拓跋珪灭“后燕”,这些地区又落到北魏手里。
416年,刘裕策划北伐,目标是后秦,势必拿下关中。此次北伐,刘裕对进攻路线做了精心选择,每一步如何打,需要防备什么对手,刘裕都做到了。
北伐后秦,需要经过北魏境内,刘裕也考虑到鲜卑骑兵的袭击,自己的粮道有被截断的危险。但是,刘裕解决了问题,他以“却月阵”反击北魏,3千步兵击败4万骑兵,北魏不敢再阻拦东晋北伐。
刘裕击败北魏后,东晋粮草畅通无阻,北伐达到预期目标。此战,刘裕不但灭了后秦,还夺取关中、河南,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个都城,堪称巨大胜利。
如果算上此前西征谯蜀、北伐南燕的胜利,此时东晋的疆域达到了极致。全据长江,控制南方,占据山东、河南、关中,东晋已经拥有了全国十分之七的土地。
河西“诸凉”,朔方赫连勃勃,实力一般般。北魏拥有山西、河北,但也不足以跟东晋抗衡。可以说,东晋已经非常接近“六合归一”了,但刘裕在“防守”这块太差了。
417年,刘穆之病逝,刘裕需要返回江南,筹划称帝事宜。此时,刘裕让12岁儿子刘义真坐镇关中,王修、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蒯恩、毛修之等将领矛盾重重,这是一个败笔。
刘义真年轻又贪婪,不足以掌控关中,也无法协调王镇恶代表的关中系与沈田子代表北府系之间矛盾。结果,晋军相互火拼,被赫连勃勃占了便宜,关中落入胡夏之手。
关中混乱,刘裕调朱超石、朱龄石兄弟前往长安,河南洛阳、许昌、滑台、虎牢等地区又落入北魏手里。至此,刘裕北伐“后秦”的成果损失殆尽,给胡夏、北魏做嫁衣。
东晋北伐,以桓温、刘裕北伐最精彩,但成果都没能保住。如何策划进军,东晋考虑到了;但怎样守住果实,东晋则欠考虑,或者说考虑不周。
图片
那么,为何会这样呢?北伐可以打败敌军,却守不住土地,与东晋特殊的政治环境有关。包括桓温、刘裕在内,东晋北伐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是为了扩大个人影响力,然后争夺皇位。
桓温、刘裕北伐时,要考虑的东西太多。首先,门阀不支持,自己必须保存实力,不可能留下重兵守卫所收复的失地。其次,本人想当皇帝,自己都不是忠臣,岂能相信守将忠于自己呢?
如此,桓温、刘裕获胜后,对守将并不信任,只能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维持平衡,免得自己遭殃。例如,刘裕让沈田子、王镇恶镇守关中,就是这个意思。刘裕告诉沈田子:王镇恶当钟会,你就是卫瓘。
桓温、刘裕是臣子,北伐是为了改朝换代。一旦军事进展顺利,便见好就收,然后回江南准备当皇帝。一旦北伐部队离开,所收复的土地很快就落入他人手中。
可以说,东晋北伐失败,不是军事失败,不是晋军不能打,而是权力博弈。东晋皇权虚弱,门阀强大,是守不住北伐成果的关键。试想,如果东晋皇帝拥有朱元璋一样的权力,桓温、刘裕奉命出征,专心作战,中原早就收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