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之美

早上海志愿者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物中,亭子占据着不小的作用,它既有供人休憩的实用价值,又可作为审美的对象;并且非常普及和非常醒目,或依山傍水,或四面临湖,或耸立山巅,或高踞楼台,或绿水环抱,或林间屹立,或公园胜地等,到处都有。所以,在旅游中人们往往将“亭台楼阁”作为同一组审美对象,加以欣赏。
计成在《园冶》中说:“亭者,停也”,也就是让人们歇歇脚、息息身、静静心之地。有意思的是清代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建了一座亭子,就取名“且停亭”。“亭”此字,形状特佳,倘若以书法写成金文大篆,差不多就成为纸上亭亭玉立的亭子了。古时交通不便,道路难行,旅人长途跋涉靠步行或骑马骑驴子。所以,在驿站旁、道路边建造一个供旅人休憩的亭子,是深得人心的情理中事。在我国建筑艺术中的亭、台、楼、阁、廊、榭,是组成园林艺术的重要部分。而那些四面通透、八面无物之亭,则被列为建筑之首。可见亭在造园艺术中的重要性。四面无墙,所以空旷;飞檐凌空,所以轻巧;挺立景区,所以成景;让人休憩,所以实用。古人云:“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这里的亭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分外优美。飞角翎脊,可遮风挡雨;四面透风,可眺望远方。了解中国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在宋代绘画里,凡是画着亭子之处,一定是景观怡人风景优美之地。依山而筑亭子的位置,就是观景的最佳视点、就是一方风水宝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亭子为何要出现在风景最美之地呢?就是告诉你:人生到了最美的地方,应该停下来歇一歇,看一看,赏一赏最美的风景,让自己从容些,悠闲些,不要匆忙赶路,那会错失了风光旖旎好风景的。这翼然一亭,乃小巧玲珑而风韵雅致的建筑物,大都是有顶无墙。顶,多用草、竹、木、砖、瓦、石等材料建成,故而有竹亭、木亭、茅亭、砖亭等,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朴素风格。亭,最富变化的是顶棚,一般有扇形、圆形、方形、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还有梅花形、横圭形(上圆下方)、十字形等,有的像蘑菇,有的如雨伞,有的似轻帆等,造型迥异,形象优美。其位置的选择皆由“景”来决定,“因景而成,得景随形”。一般常设在公园、园林、风景区、公众休憩场所等,提供人们观赏和休憩。那种飞檐斗拱,流丹滴翠,造型各异,观四野景色,听八方声音,多姿多彩的小亭,同万物相吞吐,与风云相往来,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楼阁之畔、溪水之侧、高山之上、园林之中,“秋馆池亭莲叶歇,野人篱落豆花初”、“送客将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为风景宜人的园林景区,平添了几许古朴典雅的人文色彩。唐玄宗的兴庆宫内,最风光旖旎的,莫过于杨贵妃“沉香亭北倚阑干”。不仅如此,亭往往还有一个赏心悦目的典雅题名,诸如“冷然”、”凝翠“、”卧之“、”清虚“、”倚霞“、”流云“等,这愈加增添了亭亭玉立、亭亭净值、亭亭独立、亭亭如盖的风雅。亭外,往往是林木参天,茂密葱茏,环抱于亭子四周,为整个亭园更添一层秀丽。最著名的亭子——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兰亭,曾经是驿亭。之所以叫“兰亭”,是因为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地种过兰花。
大凡园林名胜,总有诗书画匾眏衬、亭台楼阁相辉。尤其是园林中,可以说“无园不亭”或“无亭不园”。亭的建筑艺术既丰富又精巧:有的古色古香,有的明丽多彩,有的富丽堂皇。不少亭由于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文、楹联、题名等点缀其间,辞工句丽,文采斐然,让亭有了更多的书卷气,更多的精神内涵,亭因文而增色,文因亭而传颂。有些亭甚至因这样和那样的缘由而声名远播,千古流芳。诸如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沧浪亭”,因著名的古典园林而闻名于世。长沙岳麓山的“爱晚亭”,先而由清代诗人袁牧取亭名,后因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9月17日挥毫题名而大名鼎鼎。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因四面环水,风景怡人而芳名远扬。北京故宫的“万寿亭”,“千秋亭”,盖因身为“皇家血统”而名声赫赫。亭以文彰的还如浙江的“兰亭”,因文人雅集于此吟诗作画曲水流觞、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而闻名遐迩。又如北京的“陶然亭”,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而命名为“陶然亭”。又有安徽滁州的“醉翁亭”,盖因欧阳修那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醉翁亭记》而千古留名。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因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而愈彰。苏轼曾撰《喜雨亭记》。苏辙撰写过《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如果说,“沧浪亭”“知春亭”“湖心亭”是“亭以景传”,那么,“兰亭”“醉翁亭”“陶然亭”则是典型的“亭以文彰”。亭之精美帅气,乃匠人之巧夺天工也;而亭之名动千古,盖因人文内涵之光华、人文精神之不朽也。
当然,以上艺术之亭,皆从古代实用驿站之亭发展演变而来。
我国古代最早的亭,并非用于观赏风景的建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亭,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周代,亭是设立在边防的小堡垒,用于瞭望及传递信息。秦汉时期,将城门楼的建筑称为“旗亭”,把军事上的炮台也叫做亭。当时亭也是乡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就曾担任过这一行政单位的小头头,“初为吏,为泗水亭长。”六朝以后,才相继有了邮亭、水亭、渡亭、碑亭、廊亭、半亭……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之后,亭渐渐演变为:设在道路旁的供旅客停宿的茅亭驿站。“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驿站与驿站之间有相当的距离,所谓十里长亭是也。李叔同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西厢记·长亭送别》一幕,老夫人和长老上台就唱: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宴席。旅人行路累了,可歇歇脚;天黑了,进亭休息;天热了,在亭纳凉;冷了,到亭取暖;雨淋了,聊避风雨;晚上栖息于亭中睡觉……别看当时那简陋寒碜这种驿站,实在是古代一大便民利民的公益设施,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是干涸中的甘霖,可让赶路之人,歇一会身子,吹一阵凉风,扯一些闲话,吸一袋旱烟,让生命稍获片刻休憩,好接着上路。“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亭的实用价值在渐渐弱化,而观赏价值在慢慢增加。仅仅有美感,就有社会正能量。一幅山水画,一首无题诗,一支即兴歌,一则幽默话,虽说也许并无实用的益世价值,然只要有美感就珍贵,就能有益于世人。元人有句诗“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因此,在许多游览景点,可见“有亭翼然”的绰约风姿,点缀在石径旁、山岩上、道路边、密林中、险峰处、制高点,总是那么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那么耀眼夺目,与幽幽之山、盈盈之水、密密之林、蓊蓊之绿、美美之景以及游人,构成一种浑然天成之美,真乃有美皆备,无丽不臻。伫立斯亭也,风光昭昭,景物彰彰,园林栩栩,神情怡怡也。这样的亭,可憩可观可悟,是山水的诗眼,是优美的符号,是观景的最佳平台。那一座座贮满了文化符号的亭子,多少年来,挺立在风风雨雨中,屹立在沧桑岁月中,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昔日的光彩,反而随着光阴的流转而愈加熠熠生辉。
由亭联想到咱寓居地九亭。从《九亭镇志》中得知:“九亭得名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乡贤沈梦虎在泗泾镇与七宝镇全程十八里之中建造凉亭一座——九里亭。”从中可以看到,“九亭”之名原意是设在泗泾镇与七宝镇中间(正好九里路)的一座驿站。所以,说亭,离不开说咱“九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