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碰壁,不见得是坏事

“刷脸”进小区、“刷脸”乘火车、“刷脸”取钱、“刷脸”挂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仿佛只要凑上这张脸,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在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中,真的可以一脸“包打天下”了。然而,最近网络上的几个消息,让“刷脸”碰壁了,有点意思。
其一:北京一家媒体报道,一小区的门禁系统屡屡“闹乌龙”,“刷脸”进门总被识别成其他人。专家表示,整体上看,刷脸识别准确的情况要远远多于识别误差,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在95%以上。考虑到数据安全风险,建议使用人脸识别门禁应该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如果社区的人流量不是特别大,对通行速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人脸识别门禁。
其二: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相继提示:严禁对已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进行“强制刷脸”核验,严禁发生不“刷脸”不能入住问题。不只是上海,杭州、广州的一些酒店也确认已取消入住“强制刷脸”。未来,更多的地方也可能纷纷仿效。
“刷脸”这事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捧后,明显有降温的趋势。在一些场合,比如进小区、去医院挂号看病等等,并不一定非要刷一刷脸,没有这个必要。就说进小区吧,如果非要在大门口安一个“刷脸”的识别系统,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防不了什么。如今的小区,一道又一道关口把着。要防,也就是阻止那些进去捡垃圾的人而已。
算一下账,高度智能化的门禁系统,投入与产出实在不匹配。而且,面临的风险不少,常见的包括:人脸信息泄露带来的精准营销、大数据杀熟、“被冒用”“被诈骗”等。当初,人脸识别技术开始推广运用,人们只是看到了便利、智能的一面,而另一面基本被忽视,或者说弊端还没充分暴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伴随“刷脸”的场景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其不利的一面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最为典型的就是,人脸识别被滥用导致人脸信息泄露,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危害到公众人身财产安全。本来,技术赋能是好事,让生活、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然而,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伤害人。
所以,“刷脸”在一些场合不再畅通无阻,人们由最初的热烈欢迎到冷静看待,无疑是一种进步。非必要、不“刷脸”,当成为普遍共识。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只有在满足为了维护公共安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了显著提示标识等三个条件的情形下,才可以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采集人脸信息、行踪轨迹信息等个人信息,并且要严格限制取得的个人信息的用途,即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
过犹不及。一窝蜂而上的“刷脸”,确实该踩踩刹车了。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李晓梅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