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杀一条鲶鱼后,男子被送进了医院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通讯员 覃丽萍 胡深博 陈玲艳
家住武汉的杨先生(化姓)趁着鲶鱼上市,准备和家人美餐一顿,但宰鱼时不慎被鱼刺伤,不料小伤口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四肢红肿,高热不退住院。经过多方探究,原来是气单胞菌侵入了杨先生的免疫系统。目前,经过中部战区总医院的救治,杨先生情况稳定,已于24日顺利出院。
4月刚好是鲶鱼肥美的季节,杨先生在超市购买食材准备和家人一起美美吃上一顿,没想到在切鱼时,他的左手大拇指被锋利的鱼骨刺伤。见伤口不深、出血很少,也不是很疼,他便自行用缝衣针把鱼刺挑出,清水冲洗、碘伏消毒后就没在意了。
一天后,杨先生左手大拇指肿胀疼痛,手指部分皮肤也开始发黑。三天后,杨先生双手第二掌指关节、双足背迅速出现红肿热痛,四肢剧烈疼痛。他行动困难,整个人也因高烧而意识模糊。家人迅速呼叫120将他送至中部战区总医院就诊。
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倪娟接诊发现,杨先生除了高热、嗜睡,双手第二掌指关节、双足背明显红肿外,其心率较平时偏快,血压偏低,于是立即安排患者住院治疗。
经检查,杨先生本身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周围神经病等基础疾病,需长期运用激素、免疫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属于免疫力低下人群。进一步查血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攻击了他原本就孱弱的身体,这是导致病情急速进展甚至失控的“真凶”。
图片
医护人员查看杨先生的恢复情况
该科主任陈利锋立即带领团队为杨先生进行了抗感染、抗休克和补液治疗。在感染科、临床药学科等科室的协助下,经过10天的治疗,杨先生已无发热、关节肿痛等症状,多次复查血培养为阴性,病情平稳,已于24日出院。
为何小小的细菌可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陈利锋解释,气单胞菌是日常生活中的致病性“蒙面杀手”,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污水、土壤中,是人、畜以及水产动物共患病的病原菌。外伤后暴露的伤口接触到该菌,可能引起水泡、瘀斑、蜂窝组织炎、坏死性筋膜炎或肌坏死和脓毒症等。杨先生就是在处理鲶鱼受伤时,被该菌通过伤口进入血液,继而引发疾病。
眼下正值小龙虾上市,陈利锋提醒,风湿病患者长期运用激素、免疫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免疫力普遍偏低,在食用此类食物时应更应小心。此外,市民们在食用水产品时,应尽量选择新鲜的产品,且烹制时尽量煮熟,以免感染病菌。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