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读《苏轼的朋友圈》,欣赏一场大宋文学与艺术的盛会

图片
余光中有言,“如果出去旅行,就找苏轼,他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一个有趣的人,不找李白,太浪漫,不负责任,也不找杜甫,苦哈哈的”;也有人说,“人总会在不同年纪反复爱上苏东坡”。千百年来,苏东坡在人们心中是一副自信潇洒的模样,无论是与佛印的戏谑趣事,还是与苏小妹的幽默互侃,他总是那么乐观。
而在《苏轼的朋友圈》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更加全面,更加不一样的苏轼。在与三十多位或知交,或亲人,或师长的交往中,大半个北宋文坛名流之间的故事就剥落在我们眼前,苏轼的形象也愈发立体,展现着他的独特人格魅力。
与我们印象中一如既往的乐观不同,苏轼的人生确实是充满乐趣的,但波折坎坷也不少,就比如那一贬再贬的官场生涯。他的乐观心态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世事浮沉中磨砺出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当被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向来有话直说干脆利落的苏轼无话可说了,面对炼狱里的严刑拷打,必死的结果,他百口莫辩,他又成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了,一场乌台诗案耗尽了他的热忱。
当弟弟苏辙历经重重关卡将他救出,只是被贬黄州,一个人孤寂地游荡在深夜的苏轼,此刻莫大的悲伤仍涌上心头。心有所动,才会有所创作。苏轼的心情是如此悲与殇,所以,他写下了一首孤寂冷清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残月疏桐孤鸿,景色就像苏轼的心境,空荡而寂寞。“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多少年官场奔波,最终却落得个贬谪蛮荒,无所依傍的结局。苏轼此时心有大悲伤,但当他遇到旧友,遇到新朋,遇到支持他帮助他的人们,他又慢慢鲜活了起来。
在长江上,他与杨世昌同游赤壁,一人吹洞箫一人唱,世间烦恼仿佛都散如烟云,消失在朦胧唯美的山水奇境中了,苏轼的心灵也在贬谪与治愈中渐渐强大,不仅保持着他本有的意气风发,又多了些沉稳成熟宠辱不惊,成为了我们后世看到的有趣的苏东坡。
苏轼的朋友很多,不单单这一场“乌台诗案”中遇到的朋友,还有在他一生中来来往往的人们,或熟稔或淡交或敌对,都对苏轼的人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在唯美的笔调和考究的历史中欣赏大宋文学与艺术的盛会,感受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文/图 陶裕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