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落地,企业最关心这些问题

“目前大湾区软硬联通越来越便捷,但香港对大湾区的激励政策还缺乏深入了解。”“澳门企业希望走入大湾区市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两地文化、法律都有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机制启动后,首届会议于4月25日在广州南沙举行,不少参会企业代表在现场表达了融入大湾区的意愿和困惑。
据悉,圆桌会议是去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的重要配套机制,现有首批成员单位48家,预计每季度举办一次圆桌会议,将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轮流举办。
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机制由广东省贸促会、中国贸促会驻香港代表处、中国贸促会驻澳门代表处联合发起。
优化产业合作生态
香港总商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李家聪在会上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突出。目前大湾区软硬联通越来越便捷,但香港对大湾区的激励政策还缺乏深入了解。此外,香港还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对此,他提出了探索推动大湾区各类创新要素流通、香港加强打造吸引人才的配套机制等建议。
“澳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港澳,在大湾区工作和生活。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融入大湾区的市场,但文化和法律上都有差异。”澳粤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罗功钊表示,进入到一个更大的市场后,澳门企业本身的优势并不明显,它们需要有一个过渡和学习的过程。
“目前澳门正着力落实‘1+4’产业规划,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瓶颈。”澳粤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罗彩燕表示,受地理环境较小的限制,澳门在大健康、科技、金融、旅游、商贸领域的起步和发展较慢,“未来澳门、横琴、南沙应发挥各自所长,合力发展。”
“中国的商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很多欧洲企业出海来到中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时,他们经常比喻就像去了一个健身房,可以锻炼企业的‘肌肉’,也可以为他们迈向全球市场做好相应的准备。”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兼华南分会主席高志豪提到,粤港澳大湾区跟欧盟之间的合作前景特别广阔,涵盖了从制造业到创新,从实体经济到数字经济方方面面的领域。“通过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欧洲的企业可以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他们的供应链中心,以及他们的‘健身中心’。”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朱元冰认为,大湾区可对标新加坡的“全球贸易商计划”,以开放的心态接收能够带来更多与世界接轨的思想理念、技术和资本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还可以推动“湾区标准”制定,实现大湾区尤其是港澳的联动,通过香港、澳门的国际化窗口,把“湾区标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世界标准”,进而做进一步的产业对接。
图片
4月25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南沙举行。
聚焦
凝聚力量共探合作机遇
“我们希望通过圆桌会议的方式,进一步凝聚粤港澳三地工商界的力量,共同探讨和分享商业合作的机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大湾区工商界合作共赢、携手发展。”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陈小锋在致辞环节表示,圆桌会议选择首次在南沙举办,目的就是通过深入解读政策、专家报告和对话交流,帮助大湾区工商界进一步了解《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进一步挖掘南沙创新发展的潜力,以及企业融入南沙发展的良好机遇,探索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会议上,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进行了投资推介。据介绍,南沙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未来将有6条跨江通道联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其作为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得到国家部委近期出台的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等重要政策支持。南沙未来15年可新增用地122平方公里,力争两年内,提供超2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就要回应经营主体的突出关切,也就是关注在座的企业家们关心的问题。”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岭南学院院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李善民表示,南沙要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可以探索推动特殊功能区管理与行政区管理适度分离,提高制度创新效能。“比如,支持南沙探索特殊功能区管理与行政区管理适度分离,把社会治理任务交给行政区,把改革任务交给自贸片区,把经济发展任务交给《南沙方案》先行起步区。”
“未来澳门中华总商会将继续做好宣传澳门的工作,希望吸引更多外地优质企业来澳门投资的同时,把业务拓展至大湾区。”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表示,澳门作为贸易中心和交流中心,可与横琴合作一起做会展。同时邀请南沙加入,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四大重大平台“引进来”和“走出去”建设,助力大湾区的整体发展。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