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报国在稀土

潮新闻客户端 卢敦基
图片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镧系元素,共17种。“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而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天赐如此丰饶的资源,中国的科学家不得做点什么吗?
杨自强的这部《淬炼:中国稀土科学家创新报国纪实》,就以生动的笔墨,记录了百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发现、利用稀土的坎坷然而成效斐然的光辉历程。全书主线清晰,形象丰满,故事曲折生动,议论风生水起,堪称展示大国崛起成功缩影的优秀作品。
报告文学撰写的一大困难,是作者与所记叙事实的距离。一般来说,时空距离越大,撰写就越困难。但此书却恰恰相反,自1927年发现储藏稀土资源的白云鄂博开始,五六十年的探索历程,竟显得异常饱满,可信可赞,动人心弦。今天的人们,有时不易理解前人的心思:为何那么科学家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舍家舍身,奋力拼搏。因为他们见过弱国之旅在密集的炮火枪林中死去,见过并非最先进的飞机肆意横行非本国的领空霸道十分,见过成千上万普通民众颠沛流离,辗转求活。身经了这些,那么,作为国家的精英,科学家自然而然会把发展科技、富国强兵的任务自觉扛起。这种反应最正常不过了。所以,丁道衡对白云鄂博的艰苦勘探,何作霖对稀土的严谨分析,地质队在1950年代的拼命工作,张培善对人生目标的痛快抉择,郭承基对白云鄂博“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的提升,无不产生于那一个深厚的历史背景。俗语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此之谓欤!
图片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正是此语,让1950年代的许多海外科学家回国报效。当然,这话反过来说也正确,科学界有祖国,而科学无国界。不照科学的原则办事,科学也会远你而去。《淬炼》也如实地记录了这些科学家是如何遵循科学原则研究稀土矿藏状况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稀土。在“一边倒”的社会环境中实事求是原则,如何超越外来专家的指导做出更好的业绩,邹元爔、徐光宪、谢宏祖……一连串闪耀着光辉的姓名,标志着他们超凡的科学贡献。一个科学家,如果空有情怀那也是不顶用的。科学家最终要以成果说话。中国的稀土科学家用成果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资源是宝贵的,但是资源毕竟是死的。如何最佳地利用资源,是摆在大国面前的一项艰难任务。此书后半部分花不少力气描述了大国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科学家在其中的努力。当然,未来总是不确定的,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成功模式可循,所以探索起来难度更大,也难免摔几个跟斗。然而世上又岂有一帆风顺的创新?只要放眼全球,锐意创新,胸有全局,成功必然可期,大国的独特资源也会更有用武之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