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书写的方法与意义”暨《20世纪中国美学史》新书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4年4月21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方法与意义”暨《20世纪中国美学史》新书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史”课题组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片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科研处长李超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文学所副所长路育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徐海和本书总主编高建平先后致辞。随后,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社长樊明分别向文学所和社科院大学赠书,文学所副所长路育松代表文学所、社科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代表社科院大学接受赠书。
张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20世纪中国美学史》是高建平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果,出版过程中,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付出了很多努力,在此向出版方表达敬意。《20世纪中国美学史》是一部厚重的著作,其出版启发了人们思考人文学科研究与知识生产的关系问题,即人文学科研究如何生产出扎实的、可验证、可重复的知识。
路育松副所长代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高建平教授、《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各位参著者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各位同仁表示了衷心祝贺。路育松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历经十二年,终于全部面世,这是中国美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学研究所的一件盛事。本书立足中国、反映时代,追求建构一种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美学史,这一学术理念蕴含了突出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徐海总编辑代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对各界领导、专家、朋友表达感谢。徐海提出,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是凤凰出版人一直以来的期待和追求。《20世纪中国美学史》以四卷本150万字的篇幅,开创性地将现代中国美学史放到丰富多彩、风云激荡的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大语境之中来进行研究,折射出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思想、心理、风气、时尚的巨大变迁,既有高度的思辨,又有客观的描述,是一部“大美学史”。
高建平教授回顾了《20世纪中国美学史》选题筹划的过程、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过程,全书的编写、修改及出版过程,并对出版单位、参著者、编辑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高建平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是现代中国学术的一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总结梳理价值。建设当代中国美学,要从20世纪中国美学“接着讲”。《20世纪中国美学史》秉持以史带论的原则,克服“纯思想线索”,关注美学及美学之外的大历史,力求客观呈现20世纪中国美学的成就。这部书的全体参著者期待学界同行、读者的批评、建议,以便再版时改进。
开幕式之后,第一至四卷的分卷主编吴泽泉、杨向荣、丁国旗、张冰分别介绍了各分卷的编纂过程及追求学术创新方面的思路。其后的研讨环节由南京大学周宪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们围绕《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现当代美学、美学理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尤为让人触动的是书中提出的观点,即20世纪中国美学经历了“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过程,但这两个阶段又并非截然分离,而是相互连续、无缝对接,从王国维、蔡元培开始自主创造的活动就开始了,这些观点深刻而富有启发意义。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尤其是当代美学的书写是很难的,但尝试又是值得的;这部美学史在国际美学发展的视野中讨论中国美学,主张当代中国美学要接续20世纪中国美学,这两点非常重要。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具有立意高远、分期合理、思绪清晰、美学与艺术门类贯通、评价客观中立五个方面的优点,令人敬佩。人民大学牛宏宝教授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将概念史、议题史与人物结合,这种写法更加切合20世纪中国美学的实际,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有特色的美学编史学框架。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将纵与横的线索穿插、问题与史交叉,在世界美学、当代美学的视野中回望过去美学史,在写作方法上值得肯定。人民大学张永青教授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材料可靠、阐述充分,是一部非常好的美学史著作。中国传媒大学王廷信教授认为,将20世纪中国非常复杂的美学史写出来,并且结合20世纪中国的思想史、社会史写出来,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值得祝贺。中国社科院刘方喜研究员指出,学界很多人对现当代中国学术评价往往偏低,用扎实文献说明现代中国学术的成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认为,讨论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最大困难,是其与当下有价值关联,在这方面,《20世纪中国美学史》处理得非常好。
图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