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解码“好美淄博”背后的人文情怀

口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耿雪
4月28日,由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组织编著的《泱泱齐风 人文淄博》一书将与读者见面。
不读这本浩浩荡荡的淄博人文历史,你可能不会知道:两千年前,司马迁游历齐国故地之后,为何会在《史记》中发出“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的赞叹;中国最早的古琉璃生产遗址为何在这里发现;明清时期,流光溢彩的琉璃御用制品展现了国人怎样的极致审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绸服饰是如何处于时尚潮流的前沿……
图片
想了解淄博人文历史的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这本书,它通过精练的表述、图文并茂的展现,将淄博的古今人文风采和盘托出,让你能够在总共不到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里,像追剧一样,停不下来。
■梳理定义20种“淄博文化”
八百载齐国历史,三千年泱泱齐风。这本书3万余字,言简意赅、语句精练,180余幅图片,极其珍贵,讲述了散落在历史长河中关于淄博的文化、人物、典籍。
以历史为主线,在齐风陶韵淄博文化中对20种文化进行了梳理定义: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瓷文化、琉璃文化、丝绸文化、工业文化……
书中这样描述:发源于东夷文化的齐文化,肇始于姜太公封齐建国,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汉之后与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遥想当年,周王朝开国第一功臣姜太公被封于齐地,建立齐国。他是以怎样的眼界和智慧才实施了“尊贤尚功”“因俗简礼”“崇商重工”的三大国策,奠定了齐文化的发展基础。
文化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反过来,人们又延续、创造着文化。
在清朝初年,淄川县蒲家庄走出了一位对后世文学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蒲松龄。蒲松龄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作为一门专学,学界称之为“蒲学”。
图片
根据书中介绍,其实蒲松龄不仅会写小说,他还创作了聊斋俚曲,以及诗词文赋、杂著、戏曲等题材多元的大量作品。因此,聊斋文化是以蒲松龄及其作品、故居等为核心形成的文化。
不限于抽象的文字表述,书中还配发了一幅幅珍贵的插图。像淄博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莲花尊、古代琉璃精品蜻蜓眼琉璃珠、工艺高超的织锦图、康熙御笔“清慎勤”、纪晓岚桃型淄砚铭文等,让陶瓷文化、琉璃文化、丝绸文化、渔洋文化、淄砚文化等更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文化有了生动的具象表达。
文化还是旅游的内生动力。从书中不难看出,如今淄博热门旅游打卡地的背后都蕴含着文化的深意。像长城文化之于红叶柿岩,商埠文化之于周村古商城,黄河文化之于高青安澜湾……
图片
从历史到现代,素以“尚文修儒,经济发达”著称的淄博在煤炭、陶瓷、琉璃三大产业全面繁荣,促进了手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由此衍生出了多姿多彩的休闲文化——书法绘画、民间锣鼓、曲艺说唱、闲适优游“百花争艳”,向世人展示了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同时,淄博“组群统筹”的城市文化,也离不开“尊贤尚功,兼容并包”的齐文化内涵。
当你一口气读到此,往往会惊叹于本书的“魔力”,它就是一段精彩剧情的梗概,不断激发着读者想要更深入了解淄博人文的渴望,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当代淄博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人文情怀。
人物典籍彰显淄博荣耀
古往今来,江山代有才人出;人杰地灵,一方水土一方人。
徜徉书中,我们还可以穿越时空,与齐地先贤“相遇”,并翻看凝聚着一代名人高士智慧的不朽著述。
从姜太公、齐桓公到王渔洋、蒲松龄,从王尽美、邓恩铭到焦裕禄……无数名留青史的淄博人物奠定了这片土地的人文底色;从《六韬》《管子》到《考工记》《齐民要术》,再到《聊斋志异》《谈龙录》……浩如烟海的典籍著述,彰显了人文淄博的荣耀缩影。
图片
就算从没接触过淄博历史的“小白”,也能从中窥探出齐地万年文化史的悠久传承。
书中将淄博人物和淄博典籍分类介绍,纲举目张,让人印象深刻,更便于读者串珠成链。
在编者笔下,纸上的文字并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有叙述,有事例,有议论,像一个学识渊博的解说员,用最热情的语调和凝练的语言,向你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齐文化的创始人姜太公,他的一系列主张奠定了齐国强盛的基础。作为“周师齐祖”的姜太公被后世尊为“武圣”“百家之祖”,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六韬》又名《太公兵法》一书中。
《六韬》有多好?书中记载:《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从下邳老人那里得到《太公兵法》,经过学习诵读,协助刘邦夺取天下。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都对《六韬》非常重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在遗诏中勉励后主刘禅阅读诸子及《六韬》“益人意智”。
春秋第一相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其思想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中,该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管理学百科全书。根据书中记载,《管子》并不是由管仲所写,而是齐国稷下学宫中研究管仲思想的学者搜集整理管仲遗说,并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对管仲思想加以阐释发挥而成。
可以想象,诞生于当时“百家争鸣”人才济济的稷下学宫,且融合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等百家之学的《管子》一书,该是多么精彩。
此外,还有中国第一部手工业科技专著《考工记》,世界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国第一部记述琉璃工艺的专著《颜山杂记》……
一本书看完,这些闪耀在齐地的人文之光,定会在你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被同时激发。
正如有的读者所说:这本书有一种历史的积淀,又以当代的视角进行了分类规整,内容具有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这是它胜过一般人文读物的地方。
■保护传承助力文化“两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淄博市立足“齐文化发祥地”独具的地缘优势、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聚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标杆城市。
“《泱泱齐风 人文淄博》的编纂出版在淄博人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编审组组长、淄博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新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图书的出版会使读者更多地了解淄博文化,会使我们的城市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图片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和齐文化发祥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品牌,产生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产生了《管子》《孙子兵法》《齐民要术》等鸿篇巨著,留下了齐国故城遗址、东周殉马坑、世界足球起源地、周村古商城等浩繁的文化遗存。近现代以来,在淄博大地上先后出现了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楷模”朱彦夫等一批先进典型。《泱泱齐风 人文淄博》的诞生,为当下的淄博人文作了最新的注解。
这些厚重的文化资源不仅为淄博这座城市供给着强大的价值引导和精神动力,更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淄博近年来“火出圈”,就是最好例证。
图片
回想起此书的编著过程,王新平用了责任、严谨两个词语,概括了成书的不易。“2023年8月底,市里召集我们成立了编审组,为了保证图书内容的精练、准确,专家们每周都会聚到一起,就内容和图片展开讨论,直到2024年1月份成稿。”王新平说,这本书的发行,会使每一位撰写、编审人员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他们对宣传淄博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这本“了解淄博人文的工具书”,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淄博文化、感知光照古今的淄博人物、领略传承千年的淄博典籍打开方便之门。
一座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人民生活得会更幸福,生活质量会更高。我们应该了解、保护、传承好我们独特的文化,这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打开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