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定金后发现房屋周边有墓园,买家能以此解除房屋交易合同吗?

跳单、违约、隐瞒房屋信息……近年来,随着二手房交易及租赁市场的日趋活跃,房产中介的专业服务职能日益凸显,因中介服务纠纷引发的诉讼日益增多。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仅上海一中院,即审结了349件房地产中介合同纠纷案件。
委托方自身的法律风险意识欠缺,是导致中介合同纠纷高发的原因之一。在上海一中院今日披露的一起典型案例之中,买家王某在支付了购买意向金后, 突然在地图软件上发现,房屋周围仍有正在营业的墓园。买家据此以隐瞒房屋信息为由,要求屋主和中介解除合同,在这起案件中,王某的诉求未获得法院支持。
买家发现墓园欲解约遭驳回
2020年,在某中介公司居间下,王某与李某等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及《房地产买卖协议》,约定双方经某中介公司居间,由王某购买涉案房屋。王某向某中介公司支付意向金10万元,后这笔意向金转为了定金。
然而,签约后王某在某地图软件上发现,涉案房屋旁边存在仍在营业的墓园。王某认为,中介公司未能妥善履行中介人报告义务,有悖诚实信用原则,遂以某中介公司和李某等隐瞒房屋周围有墓园的客观情况为由,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定金。
上海一中院经查明发现,王某在签约前,已至涉案房屋周边地区多次看房。上海一中院认为, 依据王某述称的知晓涉案小区周边有墓园的信息来源,可证实相关信息并非由房屋出售方和中介人独享。
因此,王某作为购买方,理应自行采取高度审慎的态度,选择对其个体而言更为适宜的房屋,而不是苛求相对方负担超出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范畴的告知义务。因此,驳回了王某返还定金的诉讼请求。
图片
二手房买卖纠纷占比超七成
王某的案件,是2021年至2023年,上海市一中院审结的了349件房地产中介合同纠纷案件中的一例。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上海一中院有关房地产中介合同纠纷的案件,年均结案量,成上升态势。其中,二手房买卖中介纠纷案件高达252件,占比72.21%。在一审案件中,提起诉讼的主体多为中介方,占比超过七成。
中介合同纠纷案件频发,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其中房产交易合同未能顺利履行,是引发中介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委托方在处分重大财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谨慎,也是导致了纠纷的产生。例如, 在一些案件中,委托方存在法律意识淡薄,在交易过程中规避法律和政策的行为。如欲借“假结婚”规避限购政策,购买限制转让期内的动迁房等。又如在与中介或对家交易过程中,隐瞒房屋实际存在多位产权人,伪造签名等行为。
如何有效化解中介合同纠纷?上海一中院建议, 应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在房产中介发生纠纷时提前介入,避免房地产纠纷的产生。针对中介机构在经营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房管、住建委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从业主体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 完善中介服务投诉平台和投诉处理机制,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依法进行处罚,引导中介机构和从业者依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