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桥梁大师汇聚郑州,他们如何评价河南桥梁建设实力?

顶端新闻记者 王访贤
4月27日,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业化、智能化建造学术会议暨安罗高速黄河大桥考察活动在郑州召开。
此次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分会联合河南交投集团、河南省公路学会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刘加平等众多行业专家,来自全国桥梁建设、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桥梁产品生产、相关设备制造厂家代表,院校师生参加大会,共鉴我国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共享工程建设成果与经验。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分会是中国桥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这样的权威学术会议缘何落户郑州?河南桥梁建设、管养等方面实力如何?来看此次大会与会行业专家、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评价和看法。
图片
一座大桥产生47项高于现行规范的评定指标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有着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天然区位优 势,是不折不扣的交通大省。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目前也是在建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项目专家组专家。在他看来,近年来,河南在高速公路建设尤其是桥梁建设中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工业化、智能化建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说,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是我国大跨径组合桥梁工业化、智能化建造的代表性工程,47 项质量评定指标高于现行规范、20多项指标填补行业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增强河南长大桥梁建养领域的创新能力,打造中原地区长大桥梁建养品牌,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河南交投集团达成共识,将联合组建“长大桥河南分中心暨河南交投中原长大桥梁建养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河南区域长大桥建养技术的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基地和人才培养摇篮。
图片
河南将建成黄河上最长公路桥梁
河南地处中原,素有“九州腹地、十省 通衢”之称,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很早就掌握了建桥技术,我国最早的单拱石拱桥“旅人桥” 于1700多年前在洛阳建成,我国第一座跨黄河桥梁—京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于1906年建成。
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人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河南省的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 飞速发展。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宋华东介绍,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8.1万公里,各类桥梁共计27432座,特大桥260座、大桥7453座;已建成黄河大桥33座、在建黄河大桥8座、规划待建黄河大桥12座,是中部地区长大桥梁大省。
图片
其中,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桥全长 15.2 公里,双塔双索面 2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塔高 182 米,主跨径 520 米,主桥宽 51.5 米,是黄河上最长、 内陆地区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公路桥梁,也是河南省黄河上塔高最高、主跨最大、桥宽 最宽、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桥梁。
河南交投集团是河南省重大交通项目投融资主体。河南交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介绍,截至2023年底,建成通车桥梁已达8886座,其中特大桥125座,大桥3102座;在建特大桥96座,其中跨黄河特大桥5座、跨南水北调特大桥10座,跨丹江口水库特大桥1座。这些桥梁建设难度大、结构形式多、建设标准高,包含了1项世界第一、12项国内第一、8项省内第一。
河南交投集团始终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全面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特别是长大桥梁建设方面,坚持因地制宜,深入细致开展工程创优。洛三高速许沟特大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台辉高速黄河大桥3座特大桥获“鲁班奖”,岭南高速蒲山特大桥、桃花峪黄河大桥2座特大桥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图片
“智能桥梁”是行业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会上,张喜刚、聂建国、刘加平等院士,还针对我国桥梁建设未来发展方向做了专题报告,表达了观点看法。
专家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巨大建设需求推动 下,我国的桥梁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桥梁工程,但是我国桥梁行业的总体现状还是属于劳动密集 型产业,工业化普及程度依然较低,安全、质量、环保等问题依然突出,与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亟需通过转型升级推动全行业、全过程向高质量发展。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已经明确指出,要统筹存量 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1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张喜刚认为,以“安全、智能、绿色”为主要特征的“智能桥梁”也就成为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绿色发展 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施,以工业化、信息化、 数字化为发展基础的智能桥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宋华东表示,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业化和智能化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本质要求,此次大会既为我们提供 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将对河南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 等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必将推动河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