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CGO李瑞峰:今年是车企生死之战,三季度或有更大规模价格战

腾讯新闻《远光灯》作者 石丁
“2024年对于汽车行业和长城汽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2023年是价格战,2024年则是生死战。”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期间,长城汽车CGO(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对腾讯新闻《远光灯》做出了上述表述。
他认为,“不管从年报还是季度报,很多主机厂盈利状态是很差的,也就是说可能是因为降价去收割了一部分的销量规模,但是整个企业的盈利状态和终端的盈利状态,甚至产业链都是不健康的,到底能够存续多久呢?这个是很难说的。”
北京车展当日,长城汽车(601633.SH)开盘即涨停。前一日,长城汽车披露了2024年一季报的数据情况。长城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8.6亿元,同比增长约47.6%;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约1752.6%。
针对财报的变动情况,李瑞峰分析认为,坦克等优势品牌以及海外市场对利润增长的贡献至关重要。
此外,李瑞峰透露,摩托车品牌新产品定位高端,将在5月中旬亮相,大概率会采用共创的模式运营。
谈净利润增长:要做强势品类,兼顾海外布局
腾讯新闻《远光灯》:一季度的数据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瑞峰:昨天发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季度三十多亿的销售净利润。长城公司一个是全面新能源化的汽车品牌,智能新能源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而且各个品牌都在布局新能源的产品,也实现了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实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2024年对于汽车行业和长城汽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2023年是价格战,2024年则是生死战。2024年其实各个主机厂,不管从年报还是季度报,很多主机厂盈利状态是很差的,也就是说可能是因为降价去收割了一部分的销量规模,但是整个企业的盈利状态和终端的盈利状态,甚至产业链都是不健康的,到底能够存续多久呢?这个是很难说的。
大家都在考虑每个品牌能不能活下来,或者是未来如果是有5家头部企业的时候,到底是谁?都在思考,但是我们能有三十多亿的利润,我觉得在整个主机厂里面,我们都可能是首屈一指的。
腾讯新闻《远光灯》:具体来看,利润主要来自哪方面?
李瑞峰: 二十多万销量的背后,现在一个是我们坦克品牌销量比较坚挺,最主要的是它整个构成是坦克700、坦克500、坦克400,不是原来占百份之七八十的销量是坦克300,这几款车型的价位是高的,利润空间也是有的。
对于魏品牌来说,不管是高山还是蓝山,它也是一个品牌向上突破的过程,随着我们销量逐渐稳定和爬坡,以及后续新蓝山NOA智驾版本的推出,魏品牌也会贡献品牌溢价,价位也会上升,利润也会比较不错。
再一个对于皮卡来说,这是我们非常好的一个品牌,1-3月份也是稳定的销量,也是有48%-50%的市场份额的占有,它也是贡献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海外出口,平均每个月达到3万以上的销售规模,所以说它的占比以及我们的利润,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
腾讯新闻《远光灯》:过去7个品牌收缩到现在5个品牌,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
李瑞峰: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好,今年在整个竞争态势情况下,我们这5个品牌形成犄角,有不同的战略定位,也有不同市场竞争的角色,但是今年一定是开源节流的一年,对于有一些品牌和车型要基于目前和基于未来竞争态势重新定位。
刚才你提到我们有轿车品类,我们有沙龙,那个是在2020年、2019年的时候,整个汽车市场比较好,品类分化,找到一个细分的竞争领域都能够有很好。
2021年、2022年,整个疫情阶段,市场内卷,国家新能源政策导向,和所有相关企业全部进入新能源,突然之间那个品类在这个细分领域里面立马实现了全覆盖,品类品牌的全覆盖,竞争就变成了红海,这个竞争不是比拼你整个产品的竞争力,可能就是价格,就会意识到这个品类在这个生存空间里面很难,我们毅然把轿车进行了搁置。
未来你说我们会不会做?看市场发展,我们有充足的分类分化能力,也有很多适合于目前和未来车型的技术储备能力,但是就需要战略思考,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时间。
比如说我们推出坦克这个品类是一样的,谁会预料到越野SUV会这么火呢。我们现在有好多品类的创新,我们相信在某个时间点来临的时候,它这个品类是存在的,而且很多的消费是有轮回的,是有不断的波折,还有有回归的。
腾讯新闻《远光灯》:你看今年长城盈利状况会持续吗?
李瑞峰:我们做企业是以利润为宗旨的,这样才能持续地创造社会价值。我们追求销量是追求有质量的,何为有质量?有质量包括几个层面,第一个,你卖的销量有质量的市占率的话,销量带来的市占率肯定是要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如果你没有盈利能力的话,市场占有率都是极其亏损的,为了以价换量这也不行;第二个,你既然做了三十多年,作为自主品牌,我们从原来作为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国民对于合资品牌比较青睐,自主品牌冉冉升起,现在大家对于自主品牌也比较青睐的时候,是为什么?是因为自主品牌做了很多的产品品质,不光是品牌,产品品质、用户服务保障,甚至可能产品做的有一些溢价能力,客户感觉我们的自主品牌,或者我们国内的品牌不比合资品牌差,其实这个过程中是伴随着销量提升和大家认为自主品牌综合能力,技术、品质更可靠,是有品牌溢价的。
谈价格战:三季度可能会有更大规模的价格战
腾讯新闻《远光灯》:你也说了今年是“生死之年”,如何去看待这种行业严峻性?
李瑞峰:现在才是最猛烈的价格战的风暴来临,其威力之猛烈,远超去年那一场仅由湖北政府补贴引发的短暂波澜。与去年那场短暂的恐慌不同,这一次的价格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它不再只是政府补贴下的短暂波动,而是市场力量的一次全面释放。企业在这场战斗中,不再只是被动地应对,而是积极主动地出击,用价格这把利剑去争夺市场的份额。企业在这场价格战中,不仅要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还要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灵活调整策略,才能在这场风暴中立足。
在这个过程之中,不管是什么样的竞争态势,是良性的还是无序的,不具备体系化和生态综合能力的汽车主机厂,都会在这种竞争过程中,他们全维度的运营能力,比如说面对这个浪潮竞争,有更好的用户基盘吗?有更好的规模销量吗?如果他的产品、技术、品质,包括盈利状态,甚至整个生态链和技术储备都不具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或者有一定护城河的品类优势,这种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而且今年会是价格战席卷狂潮,一波一波狂潮来临。
可能到了第二季度,有些品牌或者车企觉得扛不住销量下滑的压力,或者第三季度的时候有些品牌在垂死挣扎的时候,也会来一次更大的价格战,这个品牌可能会抑制住,刚开始可能被别人收购或者其他方法,都会出现这种状态,这是很现实的。
谈海外市场:海外肯定会卷,卷得厉害
腾讯新闻《远光灯》:2017年差不多国内是2300万的市场消费空间,这两年变化也不是特别大,这就存在一个命题,中国的车企怎么样去更好地出海?
李瑞峰:其实长城公司做海外出口贸易时间比较长。在重要的市场,我们都会实现子公司运作,是我们来掌握品牌,来掌握产品的定价或者是销售的策略和模式,是从贸易型变成子公司全维度的运营策略和方法。
既然是子公司的运营方法,我们在重要市场也要实现本地化生产,本地化布局,比如我们在俄罗斯、东盟、巴西,很多地方都有我们的整车制造工厂,而且出厂时候我们还实现了和先进部件本地配套升级。
对于海外我们也是长期主义运营的策略和方法,因为重要的市场一定要深耕,一定要从品牌而不是简单的知名度,是美誉度要不断进行积淀,我们特别看重品牌的美誉度和健康度排名第一。
在现在这个状态下,因为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将近1300多个网络,不管是俄罗斯、澳洲、欧盟、巴西,我们的网络数据是比较大的;再一个,最最主要的是现在除了这种体系化的东西之外,我们长城自己的品类、不同动力产品,也实现全球布局。
腾讯新闻《远光灯》:大家也在讲国外市场可能没有那么卷,在你看来,是真的不卷还是也一样会卷?
李瑞峰:国内卷到这种程度了,每一个主机厂都会想到我们把战线拉长,把我们的风险转移,这种理念是对的,这必然会从国内转到海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和跟随效应非常显著。说到本地化,顷刻之间在一个重要的市场蜂拥而至,实现和本地工厂的合资合作,包括4S店的竞争会非常非常激烈。
再加上当地对于中国新能源的反倾销,或者其他的关税等等,可能这一届政府有,下一届政府没有,当你的市占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特别是燃油车,他原来所谓的法律会改变,海外肯定会卷,卷的会非常厉害。
腾讯新闻《远光灯》:其实跟国内一样,国外市场还是要走长期主义的。
李瑞峰:一定是长期主义。举个例子,有的国家,有的关税影响里面会加一条,如果是本地化生产的车型会不影响,那么,我们就会顺应当地政策本地经营,而不是在这些地方捞一票就走。
谈摩托车:5月中旬亮相
腾讯新闻《远光灯》:长城那个摩托车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瑞峰:我们刚才在发布会的时候也提出来了。5月中旬,我们会有一个摩托车展示。
腾讯新闻《远光灯》:那时候产品会出来?
李瑞峰:产品就会亮相,我们有个坦克700和摩托车的共创,到时候会有车辆的完整展示。
腾讯新闻《远光灯》:据说是走高端。
李瑞峰:对。
腾讯新闻《远光灯》:这个品类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李瑞峰:还是刚才说的,第一个,是魏总的一种情怀。再一个就是从魏总创业的精神来说,他对车是热爱的,车里面也包括摩托车,也包括汽车,底层里面的企业家精神和他骨子里面的精神,他是对运动的一种热爱,或者对挑战的一种热爱,他创业过程中从来不惧怕竞争。
腾讯新闻《远光灯》:老板卷的这波风气,你怎么看?
李瑞峰:我觉得不管是小米、李斌,天然互联网属性,人家深耕在互联网领域里面,雷军也是一样的,人家是天然具备互联网思维和具备在新营销里面,出来不是他卷,人家是顺势而为用了自己领导人的IP,把这个产品品牌进行更加扩大化。
刚才说了新时代、新汽车,其实还有一个新流量,新营销,一个新的流量密码的获取和新的营销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魏总作为一个创始人,他认为,企业里面是要做彻底转型,转型简单靠理念灌输、靠管理的强压、靠KPI是无法转变的,一个大象真正的转身不是身体转,是你告诉它植入大脑。
在这个过程中魏总不断研究各个品牌,他也感受了很多。他希望,管理者自上而下的变,率先垂范,让自己从舒适区里面到最不熟悉的领域,从坐下来学到亲身体验。
谈新能源战略复盘:效果初显,产品密集上市
腾讯新闻《远光灯》:过去一年,长城汽车在经过新能源产品战略布局调整后,企业有什么新的变化?
李瑞峰:去年是长城公司新能源转型的一个开山之年,我们整体投入力度比较大。
其中,哈弗品牌去年推出的包括枭龙MAX、猛龙等在内的多款重磅产品,这些产品我们都是以哈弗新能源的独立网络来运营。魏品牌目前已经全面新能源化,不管是高山PHEV还是蓝山PHEV新能源化都比较明显。在去年和今年陆续上了坦克400和坦克500的Hi4-T,包括在今年3月份我们坦克700Hi4-T已经上市,坦克品牌也基本实现了整体新能源化。
可以这么说,在新能源领域,目前长城哈弗品牌已经全面进行了新能源化,魏、坦克、哈弗都是全面的新能源产品。
皮卡品牌,这次我们也亮相了山海炮的Hi4-T是PHEV,随后在上海我们也会进行尝试,皮卡品牌未来也会搭载PHEV的系列车型。
这基本上是目前我们整体在布局方面新能源的品类品牌及产品的相关布局。通过去年新能源转型,我们也实现了销量的提升。
腾讯新闻《远光灯》:这一届主题叫“新时代,新汽车”,所谓的新在哪个地方?
李瑞峰:其实“新时代”和“新汽车”这两个词是不可分割的,我认为这一次非常好,2024年的确可能会成为汽车领域一个新时代的开篇,也许是新旧开,也许是生死的分水岭,或者是未来一个发展新的起点,在回望过程中,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随着新时代的变化,这是一个汽车产业史未来的分水岭和起步点,或者一个变革点。
再一个,这个新时代我觉得真正是一个互联网思维的时代,这个互联网冲击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小领域,或者是汽车产业,是在技术传播、在营销、在消费者认知,这是全域里面的思维。
还有一个新时代,触媒习惯,和消费者对于车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和诉求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原来我们的单一造车的理念、产品定义、投放市场,和消费者现在对于自动化方面的时代需求的过程中,已经反向可以影响厂家做一个产品定义了,新时代各种链路已经被重置了。
新汽车呢,原来是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但是现在随着小米、华为,原来是蔚小理弯道超车,小米、华为进场之后,对于整个汽车新的竞争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这个新竞争者对我们原来所有的理念,传统的策略方法,产品推介的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这个新汽车,新的汽车入局者变了。
新汽车融入了智能化、融入了数据、融入了大模型、融入了AI,我们对它的触达原来就是简单的售后,现在后端链路全部发生了扁平化,做了全链路整体的对接,所以新的入局者、新的智能化都会有变化。
腾讯新闻《远光灯》:刚才你也提到无智能不汽车,长城在这块的准备怎么样?
李瑞峰:长城公司在新能源领域里面,我们布局不是简简单单产品的布局,甚至我们的氢能。在新能源领域,不管是我们的电池领域,还是我们的技术储备,我们是有很好的保障的。
对于自动驾驶我们有毫末智行,毫末也是在城市自动驾驶,以及高速自动驾驶里面非常有显赫的成绩,其实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就单独成立了自动驾驶公司,但是在这个状态之下,我们仍然需要去进行变革。
所以这次在新蓝山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和头部的公司进行了合作,把城市SUV引入到我们车型里面来,既是我们有自持的毫末公司,但是我们也需要有竞争,鲶鱼效应,加快自主研发,倒逼我们的竞争,同时保证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这是我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