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新农人:从“云和师傅”到 “乡村经理人” 的转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婧 罗怡
图片
雷宗明朋友圈背景截图
身穿白色衬衫,胸戴红色奖章的雷宗明难抑喜悦地站在云和县文化馆门口,头顶的led屏滚动播放着2019年“云和封面”人物“最美系列”暨第三届云和县道德模范表彰发布会。点开“云和师傅”雷宗明的朋友圈,潮新闻记者发现了上述这样一张醒目的照片。在最近一次跟随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调研团队调研的过程中,潮新闻记者初识种植云和老雪梨的雷宗明。技术精湛,娓娓而谈这是潮新闻记者对他的初印象,参观完他位于苏坑村的家后,记者深觉站在眼前的绝非记者寻常观念里的“农民伯伯”,自建小楼隐匿的技术研发和课程培训室,让记者不明觉厉。
一个“天价”芒果的启发
讲起自己的创业故事,雷宗明说到这源于一个芒果。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不少一技之长的云和农民远赴外地,将自己的技能在外发扬传承,不仅赚到了钱,也叫响了“云和师傅”这个劳务品牌。
1999年,云和师傅雷宗明在外打拼,此刻的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略显激动:外地一个芒果就要五块钱!惊叹于当时芒果的物价,雷宗明想起了家乡也有自己的特色水果——云和雪梨,他当即决定大干一番。
图片
罗怡 摄
于是2000年他决定返乡种植云和老雪梨,但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问题,“云和的雪梨两块钱一斤都没人要”雷宗明说。哪里出现了问题?雷宗明选择再次踏上征程学习雪梨种植技术,浙江省市县三级,远至安徽、广东都有雷宗明的足迹。
开到家里的培训教室
学有所成的雷宗明再次回到家乡,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渐精湛,雷宗明雪梨的品质与产量都有了显著提升。2006年的时候雷宗明的雪梨卖到四块一斤,11年涨到八块, 14年开始卖到14块。自此雷宗明开始自己设计包装,一盒礼盒装雪梨可以卖到280元到300不等的价格。
看着雷宗明的雪梨种得风生水起,2018年苏坑村全村开始种植雪梨,雷宗明自豪地介绍到“我是当时的最美农民”。同年苏坑村与杭州农博会开展合作,雷宗明的雪梨产业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图片
罗怡 摄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的农户会种雪梨,种好雪梨呢?雷宗明的“云和师傅”称号有了新的内涵。近年来云和县在推动云和师傅“增技增职”的过程中实施了系列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建立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搭建产业教学示范基地、民间研究所、科技示范基地等合作型技能培训联供体,大力培育地方产业技能人才,响应计划号召的雷宗明索性将培训教室搬到了自己家中,越来越多的村民向雷宗明讨教技术学问,精进自己的种植技术。
焕发生机的小微产业园
乡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和雷宗明一样回到云和建设家乡的云和师傅越来越多,共同富裕起来的村庄也越来越多。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云和县出台《鼓励支持云和师傅返乡二次创业若干政策》,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落实创业创新一揽子帮扶措施,鼓励引导在外“云和师傅”通过建基地、结对子,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回乡创业。
图片
罗怡 摄
走进苏坑村雪梨小微产业园,一排排梨树映入眼帘长势喜人。雷宗明介绍,小微产业园的落地给苏坑村及周边村庄带来了采摘、管理等诸多就业岗位。身为“雪梨经理人”的他也需要兼顾研发、生产、营销多方面的知识。
2022年,云和雪梨种植面积达1.9万亩,年产优质商品梨6500吨,产值达1.96亿元。雪梨产业已成为云和农业的特色产业、明星产业。
在云和,类似雷宗明的“乡村经理人”已遍布云和县山间乡野,在他们的带领下,一个个云和师傅小微产业园建了起来,食用菌种植、木玩加工、民宿经营,一二三产业齐发力。云和更是“人和”,未来“云和师傅”还会在助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