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10句岁月诗:自然四季更迭,世间人生百态

图片
岁月如诗,它用悠长的韵律诉说着生命的历程。
我们悄然成长,学会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收获着丰富的人生经验。
岁月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成长和智慧,更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瞬间值得珍藏。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决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图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蒋捷以三幅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细腻描绘了人生在少年、壮年与老年三个阶段对雨声的不同感触,寓言般地展现了岁月流转中悲欢离合的生命体验。
词中的“听雨”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感知,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和生活境遇的写照。
少年时分,身处歌楼之上,红烛摇曳,罗帐低垂,听雨声犹如沉浸在一场梦幻般的青春盛宴,那是一种无忧无虑、恣意欢乐的时光;
而当步入壮年,客舟独坐,江面辽阔,云层低垂,断雁哀鸣于西风之中,此时的听雨已变为漂泊异乡、孤影自怜的象征,饱含着生活的沧桑与艰辛。
及至老年,僧庐之下,双鬓斑白,听雨的心境又变得淡然且沉静。
经历了世事变迁,悲欢离合,诗人面对阶前滴滴答答的秋雨,已然看透世态炎凉,不为所动,任由雨水点点滴滴直到天明,这种无声的坚守映射出历经风雨后的超脱与豁达。
在这首词里,蒋捷用深邃的艺术笔触跨越时空,将个人命运的波澜起伏融入到雨声的旋律之中,透露出人生的苍茫与孤独。
行走在广阔的人生原野上,渴望温暖却如雾中之花,看似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他以一种哲人的姿态凝视生命,将难以言表的悲欢离合沉淀为一份穿越时空的共鸣,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关于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与无奈。
图片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清」赵翼《野步》
寒冷的秋风仿佛是个急性子的老者,急匆匆地催促人们披上木棉裘衣,而诗人则悠然自得,手执拐杖,漫步于郊原,亲近自然,尽享这番寒意中的宁静与淡泊。
那“爱管闲事”的秋风,它不仅吹红了枫叶,装点了秋天的热烈与绚烂,更是以一种无言的方式,轻轻拂过人们的鬓角,将一头乌丝染上了岁月的痕迹,变为了银白。
这一“红”一“白”,不仅是季节更迭的具象写照,更是诗人对时光无情、生命易逝的深深感叹。
当岁月如秋风般在季节的缝隙间穿梭而过,斑驳的光影洒落大地,它们静默无声,却又承载着厚重无比的流年悲喜和人生百态。
每一个被秋风吹过的瞬间,都是岁月赠予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提醒我们在时光荏苒中珍惜当下,笑对人生。
图片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宋」苏轼《卜算子·感旧》
苏轼的以其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蜀客游江南、怀旧吴山的情景。
首句“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以蜀地旅人置身江南的视角起笔,道出了对吴中山水风光的深深眷恋与回味。
这不仅体现了地理距离带来的思念之情,更突显了文化上的共鸣——吴蜀两地自古以来就共享风流雅韵。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诗人进一步指出,吴蜀两地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貌有着悠久的共通性,似乎在暗示着无论身处何方,那股源自故乡的情感纽带始终未断。
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早日归返故土的愿望,蕴含了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深沉寄托。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将画面切换至西湖边,设想自己再次与旧友同坐在湖畔草地之上,这一情景充满了重逢的期盼与温馨的回忆。
他渴望回归熟悉的环境,再度体验那份与挚友共度时光的美好。
尾句“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借由劝慰他人且自省的方式,苏轼表达出岁月无情、人事变迁的感慨。
他提醒读者及自己,在把盏言欢时,不妨细细端详彼此的容貌,或许已非昔日模样,然而正是这份沧桑变化,才更加凸显了相聚时光的珍贵与短暂。
苏轼通过描绘个人的乡愁与友情,向我们展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时间流逝与岁月痕迹,以及人们对于故土、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图片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宋」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辛弃疾的以生动而感伤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诗人对春天深深眷恋却又无法挽留的画面。
首句“风前欲劝春光住”,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春风拂面的场景中,诗人面对即将消逝的春光,心中满是不舍与挽留之意,那春意盎然之处恰在城南的小径上,芳草萋萋,春色正浓。
接下来,“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这两句诗形象描绘了春景中的两种命运:一种是尚未凋谢于水面之畔的花朵,另一种则是已然化作飘零于泥土上的柳絮。
诗人通过对比,寓言般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自身难以逆流而行的命运。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此处,辛弃疾借镜自照,看到鬓发间斑白如星,感慨时光荏苒,岁月无情。
他深知自己并未辜负春天的美好,但春光却终究要离他而去,这是大自然固有的规律,也是人生的无奈写照。
最后,“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诗人以梦境和现实交织,表达了一种梦醒后物是人非、愁绪满怀的心境。
梨花在风雨中摇曳,成为承载无数哀思的象征,这种愁绪并非指向具体的某个人或事,而是对生活变迁、岁月流逝的普遍悲悯。
图片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二月已逝,三月悄然降临,年华渐老,面对春天的到来又能有几度欢愉呢?诗人的感慨之中饱含对生命短暂与季节更迭的深刻体悟。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这两句更是流露出杜甫坦然面对世事、洒脱生活的态度。
他劝诫世人不必过于挂念身外那无休止的烦扰琐事,而是应当珍惜眼前这有限的时光,尽情享受每一刻的惬意人生,举起手中的酒杯,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饮而尽。
这首诗犹如一杯陈年的佳酿,让人品味到岁月的醇厚和人生的苦乐交织。
诗人借由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映射人生的短促与无常,引导我们抛却世俗纷扰,专注于当下,以达观的态度去拥抱每一段有限而珍贵的生命历程。
图片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近现代」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王国维以深沉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历经沧桑后的重逢场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无常的感慨。
词中流露出的不是一般重逢的欢喜,而是交织着苦涩与无奈的心绪。
当词人饱览世事辛酸后回到熟悉的故地,眼前的百花凋零景象映射出内心的悲凉,曾经的繁花似锦如今已随风飘零,象征着往昔的美好时光不再。
回想起当年花下离别的静默无言,那绿窗春色依旧,但人事却已非昨日,唯有那满目疮痍的春天与黯淡无光的天色一同见证了岁月无情。
在孤灯之下,词人渴望倾诉积聚已久的相思之情,然而新欢短暂如一线微光,旧恨却千丝万缕般纠缠不休。
人间最令人感伤的是什么?莫过于镜中朱颜日渐消瘦衰老,犹如花朵告别枝头,无法挽留的青春年华和那些被光阴带走的美好事物。
王国维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借由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了生命历程中的哀惋与苍凉。
岁月流转于镜面之上,转瞬即逝,昔日的繁华盛世恍若梦境,醒来却发现一切早已沧海桑田,世间万物都在无声无息中改换了模样。
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内涵,引发读者对时光荏苒、人生易老的深深共鸣。
图片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
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
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元」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诗人以自问的形式,道出了生命的不可逆过程,青春易逝,容颜日渐衰老,白发悄然而增,这是每个生命都无法回避的生命规律。
桃李春风的美好时光已然远去,如同流水般无法挽留,仅剩夕阳下的桑榆余晖,映照着残年的生活。诗人以此景寓言,表达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晚年的深刻体验。
在这江南水乡之地,诗人自比为一片无牵无挂的闲云,悠然独立于尘世之外,虽然身处风景秀丽之地,却已无心沉浸于人间烟火。
他眷恋着那翠绿永恒的青山,不愿离去,但深知青山纵有情意,亦不能抵挡时间的流转,无法将人的足迹永远镌刻在山石之间。
这首词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万千,也是对人生豁达态度的写照。
几度夕阳下,青山依旧在,而人事如流星划过天际,虽留下短暂的绚烂花火,终究要归于夜空的寂静深邃。
这正是诗人对生命轮回、岁月沧桑的独特体悟,饱含诗意且富含哲理。
图片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宋」李觏《秋晚悲怀》
李觏以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更迭、人生渐老时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在寒冷日短的秋季傍晚,他被琐事缠身,百感交集,心绪更为低落。
晚秋之际,黄叶上增添了几分红色,那是霜降的痕迹,也是时光无情地烙印。
诗人瞩目于夕阳美景,感叹它虽灿烂却转瞬即逝,无法比拟朝阳初升的生机勃勃,这正是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短暂易逝的隐喻。
春水东流不复返,终将汇入浩渺的大海;小松挺立风霜之中,生命力顽强坚韧。
这两幅自然景象寓言了生命的流转和坚韧,也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转与个体命运的深刻思索。
最后,诗人借助古代道家壶公得道成仙的故事,想象自己若能随仙翁超脱尘世,便能探寻那无尽的年华。然而,这亦是对现实短暂人生的渴望超越,以及对长生久视的美好向往。
作者铺陈出晚秋的寂寥和岁月的无常,抒发了人们对于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陪伴的深深眷恋,渴望在时光荏苒中,不论四季如何轮回,沧桑如何变幻,都能守得住心中的那份温暖,从容度过每一个有情有爱的日子。
图片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身处异乡的客栈,诗人面对孤灯,难以入眠,内心涌动着无尽的凄然与哀愁。
这深沉的情感并非无端而起,而是源于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流逝的敏感感知。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共享团圆之乐,而诗人却独在天涯,思绪飘向千里之外的家乡。
此刻,家人或许也在仰望同一轮明月,挂念着他这个远行未归的人。想到这里,心头那份孤独感更加沉重。
明日新年伊始,岁月的车轮将无情地碾过又一年的光阴,诗人自知霜鬓又要增添几许白发,年华的老去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这份感慨既是对自己离家漂泊、老大无成的无奈,也是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的惋惜。
一份沉甸甸的乡愁,一份穿越时空的思念。
走过世间的沧桑变迁,无论人走到何处,心始终向着那个温暖的起点——故乡。
每至岁末年初,这份深深的依恋和对岁月的追忆便化作一首无声的歌,在每个游子的心头回响。
图片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
玉靥湿斜红。泪痕千万重。
伤春头竟白。来去春如客。
人瘦绿阴浓。日长帘影中。
——「宋」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吴文英的如一幅悠长而又惆怅的画卷,在细腻婉转中抒发了诗人对春去秋来、时光荏苒的深深感慨。
夜幕降临,细雨滴落在飘零的花瓣上,伴随着寒食节的落幕,诗人仿佛能听见岁月流转的叹息。
一夜风雨之后,若明日放晴,诗人欲前往城南郊野踏青赏春,感受那尚未消散的春意。
然而,清明时节,人们祭奠先人,满目所见皆是妇女们饱含哀思的面容,她们脸颊上的泪痕与红妆交织,写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悲痛。
词人不禁感叹,生命如同过客般在四季轮回中穿梭,春光虽美却无法挽留,这无常的变化竟使得自己也因伤春而愁白了头。
浓密的绿树阴下,诗人的身影日渐清瘦,阳光斜照进帘幕之间,映照出漫长的光影,仿佛时间在此刻变得格外悠长且深沉。
这首词宛如一首流淌着情感的音符,将人们对美好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无奈以及对过往回忆的深深眷恋刻画得淋漓尽致。
尽管岁月无情,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变化与生活细节,找到了片刻宁静,体味到即使时光匆匆,也能在静坐观照间,感受到时光的另一种悠然姿态。
图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更多文章资讯可以关注我们:荔枝姑娘诗词赋(微信公众号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