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赞过的谷山砚,如今你也能拥有! | 山水洲城记

沿着金星路一路向北,岳麓、望城两区交界处的山丘是无法忽视的风景,这就是谷山。谷山是长沙内城区第一高峰,主峰谷王峰海拔362米,比岳麓山整整高了60米。不过相比于家喻户晓的岳麓山,谷山是一座几乎没有太多“存在感”的山。
但谷山果真没有故事吗?谷山砚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雷运华,引经据典地告诉我:“谷山上有灵谷,深邃莫测,名梓木洞;其下有龙潭,盛产青纹花石,可制砚……”谷山有砚已千年,深得大书法家米芾的喜爱,可能是迄今为止国内存量最完整的砚石原石场,或许雷锋用过的石笔、石纸就是这里捡的。
虽然因上等石料采掘殆尽,谷山砚“湘人知之颇少”,但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以雷运华、陈宇佳为代表的长沙有志青年主动站出来,立志把谷山砚雕刻技艺和文化保护好、传承好、转化好、发展好。
谷山,又叫云母山,它的苍翠身形如展翅向东北飞翔的凤凰。云凝成雨水,流成溪谷。在方圆近20平方公里的山群,千万年来五座大山峰间至少流出了10条以上溪谷,出名的有青石沟、金甲冲、金星谷等。这里树种繁多,植被丰富,雨天云遮雾绕,晴日水秀山明,如此美景让人心驰神往。壁上挂灯、烈马回头、罗汉肚、风门坳、刀背脊、仙人坡、一字涧、青龙嘴、黄狮岭、金鳅井、白虎排、观阵台、将军坳等景点,光听名字就让人遐想连篇。
仁者乐山,古今皆是,谷山便深得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唐代第一诗僧齐己,曾作《寄谷山长老》《游谷山寺》。“游遍名山寻遍祖”的齐己,一生见过无数名山大川。谷山能入其法眼,且数度留下“文字知音”,足以证明谷山在历史文化上的深度和高度。
除了诗,谷山文化史册上更为浓墨重彩的篇章还得推谷山砚。古籍资料多有记载。
图片
宋代书法家米芾《砚史》记载:“潭州谷山砚,淡青、纹如乱丝、扣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米芾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书法家,史载其每日临池不辍,“一日不书,便觉思涩”。米芾一辈子应该用过很多种砚池,谷山砚能得其钟爱,足以证明品质上佳。
清代唐秉钧也在《文房肆考图说》卷三中记载:“长沙府绿石砚。又名洮石。多是慕石之表。或长沙府山谷中石也。”清代曾兴仁在《砚考》中又提到,谷山砚“品在洮河绿、郴州绿、绿端之上,清道光后取制砚者,多宝重之。”
2018年,谷山砚雕刻技艺被列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恢复制作。
小小一方谷山砚,何以得到那么多文墨大家的青睐呢?一是石料品质好,二是石雕工艺佳。
谷山石料质地优良、硬度适中、颜色淡青。石色分为冬青、乌青、潭绿三种,以前两色居多。石纹如丝、坚密柔腻,有牛毛、水波、火焰、桂斑、金线、薯羮、乌青、金星、松花等品类。质地温润如玉,呵气之间即可研墨。研出之墨汁细滑,如油般在砚中生光发亮,随笔旋转流畅,书写流畅且护毫。
从宋代开始,山中便设有采石场做砚台。相关遗址共有六七处,主要集中在“下有龙潭”的青石沟两岸的悬崖绝壁上。
砚石属于页岩,岩层中可制砚的部分一般只有几米厚,开采起来很麻烦,浪费也多。所以采石场虽荒废多年,沿沟仍能见到遗弃的石材。雷运华告诉我:“谷山可能是迄今为止国内存量最完整的砚石原石场。”
图片
特别一提的是,谷山砚石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还可以做成石笔、石纸等书写工具。这一免费的“文具”曾伴多少寒门学子成长成才。湖南雷锋纪念馆里还摆放着少年雷锋读书时用过的类似文物。雷锋曾在谷山周边的学校求学多年,或许他用过的石笔、石纸就是在青石沟里捡的。
有了石料,还要有工艺。望城历来就是湖湘石雕工艺重镇,2023年丁字湾麻石雕刻被公示为第六批省级非遗推荐项目。与之同源的谷山砚雕刻工艺同样巧夺天工。雷运华说:“相比于全国其他的名砚,谷山砚庄重大方,雕刻风格较大气,雕刻的图案更显立体感。”
谷山砚曾经名气有多大?它与菊花砚、圭峰砚、龙牙砚被称为湘砚中的“四台甫砚”,都是闻名一时的名砚。
雷运华还分享了他在《三长物斋丛书》上看到的故事。清道光八年(1828年),安徽桐城阙翁岚,有一次看到工匠用一块绿石磨刀,光泽可爱,一打听这石头产自长沙谷山,于是把磨刀石买回了家,雕琢成了一方砚台。桐城人见了这砚台爱不释手,“竞相传播”谷山砚的盛名。
但曾经“竞相传播”的谷山砚,却因为上等石料的采掘殆尽,逐渐淹没于历史长河。怎样把“湘人知之颇少”的谷山砚,重新变得名声大噪?这是雷运华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深入挖掘谷山砚的历史文化、传承方式、雕刻技艺、石纹石品等独特内涵。
2010年,雷运华自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进入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雕刻工艺师,从此与石结缘。他从资料馆、档案室、图书馆入手,一步一步深入挖掘谷山砚的文献资料,决心坚守谷山砚的传承之路。
为了掌握好谷山砚,雷运华不停地在谷山周围转,一边寻找以前的石砚和适合雕刻的石材,一边寻访老师傅。
功夫不负有心人,雷运华找到了谷山砚雕刻技艺传承人邓德安,并拜其为师。邓德安的叔爷爷邓乾生是当地有名的石雕艺人,常雕刻谷山砚供私塾学子研墨用,到邓德安已是第三代。
2017年,雷运华与志同道合的陈宇佳共同成立长沙市谷石传承雕刻艺术有限公司,落户丁字湾工匠小群落。丁字湾工匠小群落由一座废弃的办公楼改造而成,按照古色古香的格调装修布置了“谷山砚”“石韵堂”“建院木雕”等展馆。
在雷运华的制砚工作室挂着一幅字画,上书《庄子·知北游》中四个大字:“道在瓦甓”。流传千年的谷山砚雕刻工艺,在年轻匠人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
图片
雷运华的同行人陈宇佳,是个1988年出生的望城伢子。陈宇佳家世代以石雕为业,他从小对石头就很有兴趣。
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毕业后,陈宇佳最开始从事设计工作。2010年,长沙在文物调查时发现了跨越千年的谷山砚采石场遗址。陈宇佳闻“石”而动,当即约上三五好友前往探访。这也让陈宇佳意外收集到了数方谷山砚。
“谷山砚绝不能在我这一代消失!”陈宇佳暗暗下定决心。
想要谷山砚重新为大家所了解并喜爱并不容易。首先遇到的难题,便是如何获得适合制砚的谷山石材。
谷山砚采石场遗址入选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后,想要从中再获取石材已不可能。陈宇佳和雷运华常四处寻访石材。修桥铺路的石头,老屋地基的石头,做成水槛、水槽的石头,都成为他们的目标,甚至还在泡菜坛子上找到过上好的谷山砚石材。可以说谷山附近的十里八乡,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越走访,他们越感觉到抢救谷山砚的重要性。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砚台艺术也是非遗传承的关键所在。
陈宇佳构思好一块砚台作品后,便在工作台前对石头进行切割、雕塑、打磨,常常一坐就是近十个小时。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陈宇佳的砚台作品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常融入现代流行的图案,在融合时尚和传统手艺方面做了探索创新。“我们不仅根据当代人的审美特征,推出了受大众欢迎的产品,还引进了数码雕刻。实现谷山砚的批量生产同时,又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如今,陈宇佳带着自己的谷山砚手艺作品走向全国,他不仅在各地参加众多活动,还通过网络宣传,让更多人感受谷山砚的魅力,“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传承非遗的队伍中来。”
陈宇佳数年前辞职返乡在望城区铜官街道书堂山村打造了一处谷山砚艺术小院。“书堂山村是远近闻名的楷圣欧阳询故里,有着湖南首个国学主题文旅度假区书堂山国学小镇,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追寻书法真谛,谷山砚在此延续发展可谓相得益彰。”陈宇佳说。
在谷山砚上琢刻文字以及山水、花鸟、人物各式图案,刻写世事人心,描摩天地万物,是千年前潭州匠人们对砚文化了不起的贡献。文化,正是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突破。就在谷山主峰谷王峰下,谷山砚最典型的产地龙潭(今青山碧水水库)青石沟附近,有一所青山中心小学。现任校长正好是我本家,喻校长跟我介绍学校办学特色时特别提到了楹联和书法进校园等“国学”项目。当我看到那一副副镌刻在门楣之上或稚嫩或老道的“联精灵”时,突发其想对他说,是否还可以在校园里多摆放一些不同风格的谷山砚作品,让学子们从小接受本土文化传统教育,以更彰显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呢?小学现有学生千余人,他们就像千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日新月异的古城长沙成长,书写湖湘文化自信的时代篇章。
灵谷献砚磨翰墨,青山耸笔写华章。
我想,在雷运华、陈宇佳等青年的努力下,千年谷山,没有理由再寂寞。
作者简介:喻剑平, 1970年出生。笔名容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省诗歌学会理事。出版诗文集《昨夜落花》《城市屋檐》《醍醐之旅》《随遇而安》等四部。现为湘江新区(岳麓区)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