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黄灯:年轻人的安身立命是时代宏大叙事,跟每个人息息相关!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摄影 赵龙翱 白周峰 实习生 何奕楠
图片
黄灯(左二)在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现场领奖
脱下利落的白衣黑衫,换上知性长裙走红毯,登上河南艺术中心领奖台,自称“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的黄灯面带笑容,依然是直抵人心的接地气和亲切。
4月26日,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在第二十五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奖项颁奖环节,黄灯创作的《我的二本学生:漫长的家访》荣获年度纪实作品。接过奖杯和获奖证书,她的一番感言赢得热烈掌声并引发共鸣:家访,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年轻人的安身立命,不仅仅是跟他们和他们家庭相关的个人叙事,其实,是跟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
黄灯的文字,让很多人感受到“被看见的力量”,她心之所念,也被社会大众“看见”。花团锦簇的暮春时节,在郑东新区如意湖畔,非虚构作家黄灯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专访,畅聊她的学生她的书,以及她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思考。
图片
黄灯在郑州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专访
需要被看见的“二本学生”
黄灯形容自己像是一个桶,装满了学生们五味杂陈的人生。
她清楚地记得,那是2006年5月17日,当时在广东一所二本院校任教的她,看到天气不好,风很大,在公共写作课上让同学们写风。很快,一位女生把作文交上来,文中写到:阵阵凄厉的风声,不正是我此时内心的哀鸣吗?
原来,这个女生没有申请上奖学金,当时心情很不好。
同样是在写作课上,有学生流露迷茫:我们这群“工业废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这些刺眼、扎心的字眼,让黄灯深受触动,更希望在教书之余多关注学生的世界,包括他们的内心。
黄灯的花名册上,有4500多名学生。她根据讲台之上对学生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其中100多名学生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用文字的方式,勾勒出了原本在公众视野中面目模糊的二本学生群体——《我的二本学生》2020年出版后,几乎在一夜之间引爆了“二本学生”这个话题。
在书里,她写了数十个学生的故事,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寒之家或者普通的工薪家庭,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者一个下岗的父亲,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务农、养殖、屠宰、当建筑工人,或者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
这些学生,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深造后,却在该最具活力的年纪表现得暮气沉沉,缺乏反思能力和学习精神,容易变得空虚和迷茫。她说,“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的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书中,黄灯用最大篇幅讲述的是学生的就业情况。根据她的观察,这些二本学生在严酷的就业竞争中,有着清晰可见的天花板,毕业后大多留在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截至2023年,中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共有2820所,其中,普通高校1200多所,高等职业专科学校1500多所,而所谓的“双一流”高校只有不到150所,占比不到10%。黄灯的书让很多人意识到,二本学生占据了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需要“被看见”。
这本书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也暗藏一些争议,有人担心对二本学生“贴标签”,也有人认为,文凭贬值、学历“慕强”等问题客观存在,不能视而不见。
对黄灯而言,在书中她焦虑于学生的出路,那种提出了问题却给不出解决方案、爱莫能助的感觉,让她觉得“很不好”,能让这个群体“被看见”也备感欣慰。
探访学生们的“来时路”
“还应该了解学生背后的东西,就应该到最现场、最本源,就是孩子出发的地方,才能够看到更多。”从2017年开始,黄灯利用暑假等时间去学生家家访,到过夏天溽热的南方小镇,萧瑟苍茫的北方村庄,也去过西南边陲的高黎贡山……
到2022年,她去过了20多个学生的家,了解学生的成长底色和家庭近况,并用文字记录下走访时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于2024年初出版《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简称《去家访》),同样备受关注。
图片
黄灯在学生家中家访
黎章涛是黄灯家访的第一位学生。他大学毕业后,本可留在广州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回到云南腾冲老家,和父亲一起经营木工作坊。起初,母亲替他觉得不值,觉得大学白读了。后来,黎章涛引进了互联网销售模式,帮助家族企业完成转型,把生意做到全国多地,干得有声有色。
通过家访,她知道了学生罗早亮的妈妈卖豆腐为生,每天工作16个小时,儿子考上大学后,觉得扬眉吐气,也看到了在学校里看似文弱的罗早亮,在家干活是好手,从七岁开始学做饭,农活也样样能干,在红薯地,轻松把五六十斤红薯扔道板车上,在农家院,用俩小时把一只原本在地上跑的鸭子宰杀并拾掇干净,做成美味端到她面前……
“他的父母用劳动教育给孩子托底,给他们的生命注入底气。”家访让黄灯意识到家庭教育如根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与陪伴,就很了不起。
图片
黄灯在家访路上
她在书中写道:“每一个考入二本大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他们一路泥泞,闪闪发光地来到二本大学。”
家访,是治愈的旅途。看见学生的“来时路”,让黄灯此前的担忧得到了不少释放,心里踏实些。也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学生出路的看法,是不是太固化了?也开始怀疑,自己之前对于二本学生的理解,是否过于单一和悲观了?
“无论社会的缝隙怎样狭小,年轻的个体终究在不同的处境中,显示出了各自的主动性和力量感,并由此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她觉得,写完《去家访》,才让“二本学生”有了更完整的表达。
在郑州领奖后分享获奖感言时,黄灯说,在她眼中,“二本学生”不仅仅是指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彰示的是一种位置,一种处境,一个理解年轻人的入口,“通过几年的走访,我看到了很多被遮蔽掉的力量和年轻人强劲的生命力,也看到了一个个普通的家庭对年轻人的托举和期待。”
图片
黄灯发表获奖感言
“真正的内驱力来自于兴趣爱好”
1974年正月十五,黄灯出生于湖南汨罗一个普通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务农,因家乡有“三十的夜,十五的灯”的说法,被取名为黄灯。在家里排行老三的她,从小被送到外婆家,10岁才回到父亲身边。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没什么远大理想,整天就是玩,小伙伴就有几十个。”回忆童年,黄灯开心地说,那时候整天跟大自然打交道,跟很多人打交道,应该是真正的“早教”,那时候没有抑郁的孩子,都很快乐。
7岁多上学后,她按部就班地学习,成绩还不错,读书、写日记算是爱好。尤其是写日记,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写,一直持续至今,想到啥就手写下来,可长可短,自然而然,久而久之,不写的时候反倒会觉得少点啥。这种历练,让她对信息的敏感度很强,知道哪些东西是值得记的。
即便爱写,黄灯也没规划过自己要成为一名作家。“我40岁才开始写非虚构,很多人在这个年龄早就成名成家了。我只是觉得看到、想到很多东西,应该梳理一下,表达出来。”没想到,时隔几年,她的作品会“出圈儿”,自己也一不小心成了非虚构作家。
一路走来,黄灯觉得真正的内驱力来自于兴趣爱好。比如,她下岗后,原来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过不下去了,怎么办?“有兴趣爱好会给我一个出口,那我就重新去读书啊!”她进入二本院校任教后,做科研的路相当于堵死了,“我面前还有另一条路,我喜欢写作呀!”
这些年,她习惯性地想到什么就去做,懵懵懂懂做了,结果出人意料。在2016年春节前夕,她创作的第一篇非虚构文章《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刷屏,接下来,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去家访》备受关注,并获了奖。
黄灯说,自己也算是二本学生。她1992年考入家乡的岳阳大学(现改名为湖南理工学院)读书,199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一家纺织印染厂工作,没干几年就下岗了。幸运的是,她重拾在文学方面的兴趣爱好,紧张备考7个多月,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读研,又顺利进入中山大学读博士,后来成为广东一所二本院校的文学老师……
在很多人看来,她的成长之路很励志,黄灯本人并不觉得,“我其实是一个没有规划和安于现状的人,好在我有自己很喜欢的东西,没有放弃。”
从学生身上,黄灯也发现了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小莫2019年从毕业后,考过研,去过教培机构,兜兜转转,后来到广州一家科技杂志工作。他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文字打交道,即使成不了优秀作家,也愿意坚持写……
“兴趣爱好是需要大量散漫的时光才能发现的,如果时间被填得很满,很难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黄灯的儿子目前读高一,她坦言自己很少“鸡娃”,尽可能给孩子宽松的学习氛围,“他一直很喜欢汽车,我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果他以后选择这方面的专业或工作,我也会支持他。”
要在“内卷”中找到坚实的自我
作为“以文立心 与光同行”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分会场活动之一,4月26日,黄灯受邀走进校园开展文学讲座及书籍签售,与师生交流互动。
图片
黄灯在讲座现场
“读书是真的有用的!”她结合《去家访》中记录的学生故事,激励大学生要在“内卷”中找到坚实的自我。
台下的大学生郭子涵听了,心潮澎湃:“黄灯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个人奋斗的意义,沉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做事,我们会离梦想更近!”
“二本学生”有怎样的群体特征?有哪些闪光点?
接受记者专访时,黄灯脱口而出:二本学生大都来自普通家庭,他们对生活没有特别高的期待,大部分读大学的目的都是想找一份好工作,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虽然他们内心也会有很多困惑,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但是,他们也有立足社会的勇气和韧性。“我觉得,这些孩子都特别质朴,很接地气,很踏实,很务实,会从一些很小的事情做起。这些蛮宝贵的!”
图片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领导为黄灯颁发客座教授证书
黄灯也多次被迷茫的大学生请教同一个问题:对很多大学生而言,二本已经是天花板了,可现在面对考研、就业等问题,很多时候要求必须是硕士、博士,甚至还得是985、211名校毕业才行,该怎么办?
黄灯认为,这和职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有关,也和一些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图省事”有关,当应聘者太多,用学历来筛选就快很多,当然也会“误伤”很多人。
“我希望同学们意识到,学历对人的限制其实是有限度的,更应该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黄灯认为,务实的单位肯定希望招来的员工能做事、能力强,不会对学历太计较,更看重综合能力成长。
同时,她也在思考: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学历感到自卑?可能恰恰是因为,很多人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什么。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二本学生,我们经常会听到人生要有规划、有目标,更多时候反而感觉到迷茫,这两种状态真的会有两种结果不同的人生吗?”在郑州工商学院就读的荆寒菲发来问题,托记者请黄灯老师答疑解惑。
“一些人过于强调职场规划之类的,如果仅仅是作为一种技能或策略的话,我觉得跟个人的成长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密。”黄灯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时刻都在进行,比如,精神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却难以去考量,更不可能被规划。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类信息,就导致容易走向片面化。
图片
黄灯为读者签名
“当年轻人发出想躺平的信号,我们应该去反思”
在广州生活多年,黄灯一直在用心观察周围的普通人如何立足社会,包括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她注意到,很多没有读大学的人,比如卖汤的、卖肉的,只要肯干也过得挺好,也不少赚钱,“希望年轻人不要过于焦虑,不要觉得自己没什么远大理想就‘没用’,要相信只要习惯好、价值观正,又有学习干事的能力,就能在社会上立足。”
作为一名70后农村姑娘,黄灯通过读书和高等教育改变了命运。任教十几年来,她也感受到了强烈的“时空差”——
以她此前执教的二本院校为例,2006级的“80后”学生们基本不会为工作发愁,也不会有人担心在广州扎不下根来;2015级的“90后”学生们已经开始为offer焦虑,为广州飞起的房价担忧……
她还发现,身边特别张扬、个性十足的大学生在减少,“很多人比较温驯,特别乖,你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看到老师也很客气。”她觉得年轻人应该张扬甚至“狂”一些,哪怕有点幼稚,要有年轻人该有的自信和气势。
说起“内卷”“躺平”,黄灯感慨道,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读到大学,如果一直在高强度的学习中透支,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内肯定会感到疲劳,“当年轻人发出想躺平的信号,我们不应该拿出说教和批评的态度面对他们,恰恰相反,应该去反思:为什么他们这样了?”
“现在的社会也过于强调竞争了。”她认为一个人发展得好不好,不是和别人比较出来的,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长,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比有多少进步,才是立足之本。
通过家访,她得到最大的启示就是,年轻人的安身立命,不仅仅是跟他们及其家庭相关的个人叙事,也是跟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我只不过把我看到的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却获得了这么多人的认同和鼓励,我知道,这是你们在向我作品里面的人物致意,我谢谢大家!”黄灯也从中感受到力量。她说,还会继续和自己的学生们保持联系,关注这个群体,“说不定,等到他们人到中年或者为人父母后,我哪天又有新发现,觉得又有话要说了,就会继续书写关于他们的故事。”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