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痴情的军旅诗人,出生入死半生,却因为心爱的丫鬟枉送性命

古往今来,因诗废命的故事其实并不多,被载入进正史的事例,更是堪称绝无仅有。
因为一首诗歌,要了男女两条人命,而且这对男女还是恋人关系。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能有多大?
假如我再说一下这位男士的履历,诸位可能就更不敢相信此事件的真实性了。这位因诗歌遭横祸的男士,虽然称不上赳赳武夫,但也的确上过战场,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扛过枪”的。
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心思却细腻而敏感,为了一个侍女而痴狂,发誓永不婚娶,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人生注定是一个传奇。
图片
图片
这位唐代诗人姓乔,来自高门显族。他的家族因与皇家联姻而名声显赫,以及,他们家的家庭成员并非纨绔子弟,个个才华横溢,乃国家之栋梁。
诗人的父亲名乔师望,昔年,曾跟随唐太宗李世民打过仗,驱驰沙漠。因为赫赫战功,乔师望被授予刺史等职,又娶了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成为当朝堂堂驸马爷、李世民的大舅哥。
虽然有军功,但乔师望并非单纯的赳赳武夫,他和当时的名士,譬如“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关系甚好,卢照邻评价其文章曰:“雅爱清灵,不以繁词为贵。
文武兼备的乔师望,生有三子一女。女儿乔氏,以区区女子的身份,在《全唐诗》中留下了一首叫《咏破帘》的小诗。
已漏风声罢,绳持也不禁。
一从经落后,无复有贞心。
相信单从这首小诗,我们便可看出,乔家的家教有多么好。
乔师望的三个儿子分别是乔侃、乔备,以及乔知之。乔侃与乔备均为单名,且侃、备二字都是单人旁(“备”的繁体字是“備”),唯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乔知之与众不同。
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的,《旧唐书》里说,与他的两个兄弟相比,乔知之“尤称俊才,所作篇咏,时人多讽诵之。”
乔知之的履历,与其父颇为相似,他也有从军塞外的经历,以至于当女皇武则天主政时,曾经询问他边陲之事。
作为回应,乔知之上奏了一篇奏表,这篇奏表的题目叫《为乔补阙论突厥表》。题目中的“乔补阙”也就是乔知之,可见,这篇文章是别人代写的,此文的捉刀代笔之人同样大大有名,便是陈子昂。
图片
众所周知,陈子昂同样有过从军的经历,实际上,垂拱二年(686年)的那次北征,他便是跟随乔知之去的。作于此次北征中的《燕然军人画像铭》一文,陈子昂曾大力赞扬唐军的军容之盛。
耀天兵兮征荒服,绝云漠兮出元极。
白羽旆兮青云旗,箫鼓鸣兮士马悲。
愿左右兮浮屠道,备丹青兮妙天宝。
功既毕兮业既成,神之来兮福冥冥。
在该诗歌的序言部分,陈子昂又写道,他们的这次讨伐,女皇武则天“特敕左补阙乔知之摄侍御史护其军事”,也即是说,乔知之暂代侍御史,负责监管其军。
遥想当年,父亲乔师望曾经仗节秋方。乔知之的这次驰骋朔方、勒石燕然,正是为了追随父亲的脚步,光大乔氏的门楣。
图片
乔知之的军旅生涯,似乎持续了很久。他的军旅诗中,频繁出现“十年”这个词,当有意暗示自己戍边时间之久。比如,乔在《羸骏篇》中这样写道:
山川关塞十年征,汗血流离赴月营。
肌肤销远道,膂力尽长城。
长城日夕苦风霜,中有连年百战场。
以及,朋友沈佺期赠给他的诗中,亦有类似的表述: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虽然戍边日久,乔知之并未取得父亲那样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朝廷的奸佞之人赏罚不明。
譬如,陈子昂与他共同参与的那一次北征,唐军讨伐的对象是突厥的仆固,随着讨伐的顺利进行,仆固很快就被诛身死。但当论功行赏的时候,似乎没有乔知之什么事儿。
陈子昂替好友打抱不平,专门做了两首诗,其中之一曰: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整个朝廷被善于钻营的官僚把持,劳苦功高、满头白发的乔知之,却仍未被重用,因此,陈子昂才提出这一问题:白首究竟该为谁而雄?
除了这首诗,陈子昂还另外给乔知之写过三首,乔知之应该也回赠过他,但留存后世的,也只有一首。
图片
北征行将结束的时候,是年秋七月,陈子昂南归,乔知之为好友饯行,席间作《拟古赠陈子昂》一诗。在诗歌的末尾,乔知之颇悲伤地写道: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
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以及,通过这首诗歌,后人亦能推断出,乔知之当时大体的年龄。他在诗中有云:
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
可知,彼时乔知之当时已近知天命之年。但直到北征完全结束,他依旧驻守边塞,未返还中原。
五年之后,陈子昂追忆起还在边塞的好友,专门赋诗曰: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此诗作于北征过后的五年,而乔知之当时还在边关。彼时,武则天忙着更改正朔,未免频繁更改年号,那段时间的史书,在时间的记叙上也就显得比较混乱,他究竟何时回到长安,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好在回来之后,乔知之“打了一辈子仗,也该享受享受了”。
图片
乔知之勉强算一个武人,但他多情、敏感,且富有才思。他此生赋诗写文二十余卷,绝大部分都已失传,仅存诗十八首,正所谓“人若其诗,诗如其人”,乔知之的诗歌风格是雍容典雅,富含寄托,哀而不怒;诗歌题材则是以女性为主。
在乔知之的笔下,男人或许是贪恋美色的,但女子往往纯洁而忠贞、痴情且苦恋。譬如,有一首《铜雀妓》如此写道:
金阁惜分香,铅华不重妆。
空馀歌舞地,犹是为君王。
哀弦调已绝,艳曲不须长。
共看西陵暮,秋烟生白杨。
坦率地说,纵观整个唐诗序列,纯粹的爱情诗题材并不算多,乔知之用自己多情的笔墨,几乎以一己之力,对表现男女情爱方面的题材,作出了卓绝的工作。
图片
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被后世称作“姊妹篇”的两首情诗。
第一首情诗名曰《定情篇》。它首先是一首长篇的五言古诗,全诗洋洋洒洒五百余字;其次,虽然以“定情”为题目,但诗歌叙述的是男子的不定情。
诗中的女主人公,是美丽多情且可怜的。乔知之写道,刚刚新婚不久,丈夫便有遗弃她的想法,不再专情于她。
共君结新婚,岁寒心未卜。
相与游春园,各随情所逐。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艳姿,寒竹有贞叶。
此时妾比君,君心不如妾。
两人虽然就在彼此的身边,却好比陌路同行,是以,同样的景色,在两人眼中,却看出相反的感受。
诗歌的后半部分,乔知之尽数历代女子不幸的遭遇,诗人以女子之定情,讽刺、反衬男子之不专。“人间丈夫易,世路妇难为”,便是此诗的主题。
乔知之能够讽刺这些不专情的“人间丈夫”,可想而知,他本人必然不是这样的薄情郎。
历史就是这么搞笑,但正是由于自己的专情,乔知之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姊妹篇情诗中的第二篇叫《绿珠篇》,那是一首写给自己婢女的诗歌。话说,乔知之有个叫碧玉(不同的书有不同称谓,还有的作“窈娘”等名)的婢女,此女娇艳美丽,能舞蹈,善文章,乔知之特别宠爱她,以至于不再婚娶。
好巧不巧,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也看上了碧玉,便借口暂时借她去教自己的姬妾们梳妆,去了之后,碧玉被纳为妾,再也不准出门了。
图片
乔知之既感到愤怒,又十分在意这位侍女,于是,便作了一首《绿珠怨》,叫人偷偷寄给碧玉。乔知之在诗中最后写道: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
最后这一句,要了碧玉的命。为了表现自己“一代容颜为君尽”的忠贞,碧玉将此诗结于衣带之上,然后,投井而亡。
武承嗣打捞上碧玉的尸体,在裙带上得到此诗,大怒,借酷吏之手,罗织乔知之的罪名。最终,在南市斩杀了他。
我们永远不知道,得知碧玉自尽之后,乔知之是怎么样的感受,当初他是否是有意让碧玉自尽的。但他为了践行自己的痴情,最终搭上了整个家族的升沉荣辱、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样的牺牲,总是令人佩服的。
参考资料:
1,王珂:《初唐士人乔知之家世生平考辨》
2,李朝杰:《论初唐诗人乔知之的诗歌创作》
3,李朝杰、金景芝:《唐代诗人乔知之考论》
-作者-
老谈,always talk,老是夸夸其谈之人,除此外,别无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