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山东自动化内河港口:“智慧+”将创北方之“最” | 探“先”山东

千年运河,滔滔不息,沿线焕新颜。4月27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济宁龙拱港,这里是全国第一家实现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运行的内河港口,正在建设北方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内河港口。值得一提的是,龙拱港还设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内河水路运输海关监管场所,实现外贸集装箱在家门口报关“出海”,让内陆地区“家门口即是出海口”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图片
龙拱港 图源:济宁港航集团
全自动场桥、无人集卡、磁钉定位导航……在龙拱港,自动化、绿色化的设备随处可见,作为全国、全省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龙拱港打造了近零排放示范港,是全国第一家实现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运行的内河港口。
“目前我们总共规划了18个2000吨级的泊位,现在一期10个泊位已经建成投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万标箱。”济宁港航龙拱港党群工作部干事周博韬介绍。
据了解,龙拱港将海港理念引入内河港口,按照自动化、绿色化标准,投用自动化岸桥、全自动场桥和无人集卡,成功突破了磁钉定位导航限制,定位精度达2厘米以内,这样的“智慧”港口,不仅解放了人力,也进一步提升了效率。据介绍,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约30%。
“我们眼前的红色设备叫岸桥,以前需要操作人员在30米高的高空进行现场作业。”周博韬说,“现在我们通过5G建设,实现远程半自动化操控,操作人员在远程控制中心利用手柄就可以完成设备的远程操控。”
图片
4月28日,工作人员在远程控制中心操作港口设备。
在远程控制中心,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操控设备。周博韬告诉记者,这些工作人员此前都是港口的工人,通过技术培养实现了转型,员工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也进一步助推企业提升运营和管理水平。
据了解,龙拱港位于新兖铁路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采用“公转水”“铁转水”多式联运模式,与长江、瓦日铁路形成三横一纵“丰”字形物流通道。向西对接一带一路、向东连接青岛港和日照港、向南连接长江以及长三角地区,实现通江达海、辐射全国、联通欧亚。值得一提的是,龙拱港还设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内河水路运输海关监管场所,于2023年12月投入运行,出口货物可在港口实现装卸、申报、查验、放行一体化,进口货物也可直接运抵龙拱港后进行清关,真正实现了外贸集装箱在家门口报关“出海”。
然而,早在2020年,济宁港航集团接管龙拱港时,这里仅有3个传统散货泊位,以装卸煤炭、黄沙等散货运营,不仅效率低,环保压力也大。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济宁大力发展内河航运。2021年6月,龙拱港启动集装箱泊位建设,同步配套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和多式联运产业园。经过不断发展,其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全域国产化,解决了自动化港口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为内河港口自动化建设和海港设备国产化替代提供了“龙拱方案”。
图片
龙拱港 图源:济宁港航集团
截至目前,龙拱港集装箱运输的货物100余种,涉及焦炭、煤炭、化肥、砂、石粉、纸、糖蜜、硫酸铵、塑料颗粒等。2022年以来,龙拱港相继开通了济宁至武汉、重庆、长沙等航线21条,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8万标箱,为周边企业提供低成本物流运输服务。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将成为北方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内河港口。
记者:李震 摄影:李震 编辑:吕冰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