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丨2023年度广州市十大优秀人大代表联络站扫描 代表履职“小站点” 撬动民生“大幸福”

在广州,全市604个代表联络站深深扎根、蓬勃生长,成为市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联系、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履职“主阵地”,成为发挥代表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
2023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联络站全部编号赋码,打造“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品牌,72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全年“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万余条,推动解决问题2万余个。
4月24日,2023年度广州市十大优秀人大代表联络站脱颖而出。从指尖履职、周末随访、“码”上监督的制度创新,到社区微改造、增加幼儿学位、便民公交开通的民生实事,小小“代表联络站”不断完善着民主民意的表达渠道,日益丰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表示,要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动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
荔湾区逢源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代表“敲门夜访”听诉求
泮塘三约微改造重现“西关记忆”
在荔湾区逢源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代表们积极履职,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机制:定期驻站接待选民群众,开展“敲门夜访”“周末随访”倾听群众诉求;精心打造“木棉树下”代表谈心点、“逢源夜话”等让代表联系群众更密切。
2023年以来,人大逢源街道工委共组织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17次,接待选民群众10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问题37条,均已转交相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推动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街区“三线”杂乱影响市容市貌等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推进“代表进网格”,聘请人大代表做特约网格员。联络站还聘请56名专职网格员担任“特约民情联络员”,通过定期组织代表与网格员座谈沟通,将代表联系选民和基层社会治理进行融合,将人大代表和网格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泮塘三约位于泮塘路东侧,原本风貌破旧,人居环境脏乱差,导致区域业态低端。在进站代表沟通协调和督办下,泮塘三约纳入“西关记忆”微改造项目范围,以恢复传统街巷格局为切入点,对社区街巷、建筑、照明、三线、排水等进行整治,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白云区三元里街道梓元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365天代表全日制” 成为群众解忧的“幸福驿站”
梓元岗片区南邻广州火车站,聚集了繁华热闹的商业区和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
联络站主要覆盖梓元岗及周边7个社区和三元里经济联合社,通过“365天代表全日制”“零距离”等听民声、察民情自创品牌,以及简单易操作的“您扫码,我行动”接待群众网上系统和“三元里英雄传”小程序建言献策专栏,让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代表进网格,五长微治理”机制在联络站实行多年,2023年又推行民情联络员机制,83名民情联络员与人大代表形成“结对”关系,将倾听民意的触角向基层充分延伸。
联络站注重“提、交、督、办、评”等环节有机衔接、同步发力,把群众意见上报人大街道工委,交由街道相关部门办理,定期公布问题解决情况,开展接待群众意见建议回头看工作,形成管理闭环。先后推动了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噪声扰民、梓元岗路单向行驶商户出行不便等问题的解决,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金桂园小区“抄表到户移交”、增加临停公交站等民生实事的相继落地。
2023年,联络站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6件,均全部解决,确保了建议件件有人办、件件都办好,打造“幸福驿站”。
天河区冼村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一事一码”实现全时段监督
推进更换电梯等18项“民生微实事”
天河区冼村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主要覆盖8个社区,联系8.25万居民。2023年,共组织接待日活动13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3条,均已转交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如推动解决车辆乱停放、跑马地花园东门路段道路积水等问题,代表、群众对办理结果全部反馈满意。
联络站每月定期以线上、线下、夜间接待等方式听取社情民意,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走访、调研。
为拓展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源,公开选聘46名长期扎根社区一线、熟悉群众、热心公益的民情联络员,架起群众和代表之间的沟通桥梁。2023年,40多名民情联络员先后协助收集和推动解决了100余件民生热点难题。
试点开展“民生微实事”“码”上监督项目,每季度向代表反馈职能部门工作推进情况,并逐项生成二维码。人大代表、居民群众一扫码,就能查看项目进度和落实情况,随时“码”上监督。通过“一事一码”,实现对居民楼电梯更换、社区环境整治、社区便民市场建设等18项“民生微实事”推进情况的全时段跟踪监督和全流程闭环管理。
黄埔区联和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人大代表与民情联络员结对
便民公交线解决2.5万居民出行
黄埔区联和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创新打造了人大代表“联和济泰”工作平台,通过促进辖内企业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建立民情联络员工作机制,聘请民情联络员与人大代表“结对”,进一步拉近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中心联络站注重发挥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作用,全力推广“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如推动开设便民公交线解决居民出行不便、打通辖内断头路和瓶颈路、开通便民绿道消除居民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等。
其中,群众反映峰湖御境社区周边公共交通线路设置不完善,希望能开设便民公交线,解决地铁站至小区门口的接驳问题。
中心联络站多次组织区住建局交通处、区交投集团、联和街道城管办等部门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协调会。经过人大代表和各部门的全力推动,联和街便民02线落地开通,辐射周边2.5万多名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有效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南沙区横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开发“民生监督在线”小程序
收集371条建议推动民生实事落地
南沙区横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模式,开发“南沙横沥人大民生监督在线”小程序,设置“民生实事”“民生公益”“站点履职”三大应用模块,拓宽民主民意表达平台。
通过小程序,中心联络站可实时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实现线上点对点交办,代表通过小程序实时掌握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并实现在线督办。截至2023年12月,共收集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办理及民生公益方面意见建议371条,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联络站通过把群众请进来、让代表走出去“双向互动”的方式,推动了一些民生问题的解决。其中,横沥镇第二幼儿园(柳岸晓风园区)成功增加了49个学位,解决了幼儿就近入学的需求;优化辖区内公交站点布局,新增南沙10路(短线)公交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需求的问题;人居环境方面,2023年共成功解决排水渠排水不畅、灰尘堆积、树木枝叶过长等问题,同时收集到路灯维护、路面建设、沙井盖修复等17件意见和建议,已办结14条。
代表们还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联系群众、企业,收集群众诉求以及产业发展痛点,其中督促并跟进“四小园”、“口袋公园”、水乡漫步碧道等项目的建设,为老社区注入了新活力。
从化区太平镇高技术产业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开创“指尖履职”模式
打造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观察站
从化区太平镇高技术产业园片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启“指尖履职”模式,通过二维码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天候接待群众。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实现参与式基层治理,先后推动社区路灯更换、杂草修剪、路面破损修复等民生微小事的解决。
针对片区产业集聚、企业众多的特点,2023年10月,联络站创设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观察站,专门安排有企业背景的代表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灵活形式联系其他民营企业,形成联系服务清单,捕捉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2023年收集企业意见建议13条,已收到相关职能部门回复11条。其中代表和企业提出关于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交通内循环线、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凝聚企业合力等建议意见,相继得到政府部门采纳。目前从化大道工程(一期)全线贯通,8号仓奥莱小镇进驻太平镇,为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活力。
此外,联络站将辖区内208家企业分为四个网格,并把所属的17位人大代表均分至网格,每月接待日邀请企业负责人或职工进站,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征求员工意见建议。进站代表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关于推进产业互补培育产业链主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予以办理。
增城区派潭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助推派潭“村晚”落地见效
维修管护360盏农村路灯
增城区派潭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自2019年12月成立以来,坚持建、管、用并重,围绕“阵地建设、代表履职、意见办理、监督问效”全方位发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构建起“1+1+7+32”的人大工作架构(即1个中心联络站、1个宪法主题广场、7个片区联络站以及32个联络点),主要覆盖38个村居。
中心联络站创新探索“进站接待+上门走访”、“线上+线下”联系群众、“联络站(点)+乡村振兴”等模式,进一步拓宽意见收集渠道。引导选民群众扫码与人大代表交流、反映问题,意见建议形成“登记—交办—跟踪—反馈—评价”全链条闭环管理,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推派潭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民办实事好事,如推动派潭河整治实施,保障沿岸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助推派潭“村晚”落地见效,已举办了15场;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问题,完成约360盏农村路灯维修管护等,受到群众高度认可和好评;发动86名市、区、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一粥一乐”公益活动,共筹集善款约210万元。
花都区炭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解决二十年历史遗留入户难题
打造24小时智慧图书馆
花都区炭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主要覆盖29个村居,联系服务人口约6.9万人。2023年,共组织接待日活动22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7条,均已现场答复或转交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例如推动解决二十年历史遗留入户难题,为类似安置区办证提供了经验范本;打造24小时智慧图书馆等民生实事项目等。
中心联络站始终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开展机制创新,大力宣传、推广联络站二维码,围绕日常管理、代表活动、为民服务三个方面,聚焦“三化”建设,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建立代表述职评议工作机制,把代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表现作为述职重要内容,进站代表向选民群众报告履职情况后,选民将对区、镇人大代表进行评议,切实强化进站代表履职管理。
充分运用人大刚性监督手段,开展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监督”专题询问等活动,有效解决惠农利农政策落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两违”查控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真正做到群众到联络站来“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管、管了有效果”。
番禺区东环街道东环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建立“代表、政府、企业”联动机制
走访重点企业、项目单位180多家
2023年,番禺区东环街道东环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共组织接待日活动15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条,均已现场答复或转交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结。
例如针对园区旁莲花大道(番禺大道至新光快速段)交通设施不完善、夜间照明不足问题,进站代表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沟通协调建设单位成功加装减速带、防护栏、全面更新交通标识、安装87盏标准路灯,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联络站打造“人大代表+产业园区联盟”工作品牌,覆盖天安科技园内2900家企业,3.2万产业人才,建立“代表、政府、企业”三方联动机制,致力于畅通园区企业和人大代表、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每个园区由3~4名人大代表固定联系,并配备园区联络员和街道联络员各1名,协助代表开展企业调研、走访企业员工活动,2023年共走访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单位180多家。
代表根据园区包干负责制,挂点联系企业,推动243家企业注册亲商服务平台,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反馈的问题14个,帮助38家企业提交紧缺急需人才入户申请,成功协助23名紧缺急需人才办理入户手续,盘活园区内闲置用地作为临时停车场,切实推进解决园区企业停车难问题等。
北京街道北京路商圈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代表“面对面”倾听商家“心声”
为“夜经济”提出高质量建议
北京街道北京路商圈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北京路步行街商圈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用好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和资源禀赋,联络服务商圈内行业商会10个,辐射核心商务楼宇31栋,组织人大代表“零距离、面对面”倾听企业、商家“心声”,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推动解决了一批企业、商户、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协助代表在北京路府学西街“夜经济”商业氛围提升、帮扶地区农产品展销点设置、高第街业态优化和环境整治等问题上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以小站点激活商圈大潜能。
2023年,联络站共组织接待日活动22次,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6条,均已现场答复或转交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推动解决如修复破损路面等问题,推动建成北京街再生资源综合处理中心等。
此外,联络站解锁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民生实事“码上办”;用好线下服务阵地,做到联系群众“面对面”。例如,市人大代表在进站履职中了解到,李白巷公共厕所旁的下水道排水有问题,随即联系专业人员前往现场了解情况,之后安排施工人员对该处下水道进行改造,解决这个困扰周边居民的难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贾政 通讯员:刘玲玲、马敏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